APP下载

对焦社会需求探究学术方法

2020-03-18赵彦昌李浩楠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赵彦昌 李浩楠

摘 要 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至关重要,从国家层面转向社会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周林兴《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一书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深刻作用,系统论述了“面向社会的信息资源规划”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通过对现状的调查,进一步探究了信息资源规划的评价体系、问责体系和实现机制。

关键词 档案信息资源 面向社会 资源规划

Abstract The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 is crucial, and it is a kind of new thought to turn from the nation to society. Zhou Linxings "Research on Society-oriente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 analyzes the profound effect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rom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society-orient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 and its basic theor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he book further explor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Keywor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ciety-oriented; resources planning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为档案信息的大范围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档案事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上海大学周兴林教授《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凡7章28万字)一书应时而问世。周林兴教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可谓档案学界转益多师的典范,为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该书正是作者潜心多年的研究成果,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结题书稿。该书见解独到,鞭辟入里,在众多的档案信息资源研究论著之中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受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惯性的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一直坚持着“为国家”的价值取向,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标准体系建设略显失衡,而周林兴教授则在书中对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一、归纳理论基础,分析内在含义

1.信息及信息资源。周林兴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与物质、能源共同成为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已成为共识,信息资源的类型不但多种多样,而且信息资源是软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它对于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深刻的作用。所以,加强对信息资源社会价值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资源可以从广义的角度和狭义的角度进行划分,而档案信息资源正是狭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作为记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普通民众过去历史的重要资源,对社会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与公众个人记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因时而异。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对档案信息资源类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与完善。

3.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规划。该书指出,档案信息资源存在明显的价值空间。它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具体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记忆的源泉,是储存全社会记忆的记忆库。二,档案信息资源是科学化管理的基础。科学化的管理,不应只是对当前事物的管理,更应伴有一定的预测性,而档案信息资源恰好为这种预测性提供了可靠的大数据支撑。三,档案信息资源是科学研究的依托。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为科研工作提供了一次文献资源和知识型信息,具有其他信息资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价值。四,档案信息资源是根植心灵的沃土。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特殊形式具有记录特殊族群记忆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可以有效地培养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必须要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规划问题。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目的是要让档案信息資源以社会为中心考虑如何规划,并且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便民性原则、中心性原则。只有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建设,才能预防各类信息孤岛的出现,并且进一步将档案馆的社会公益性属性释放,使档案系统真正面向社会、走近群众。另外,书中还总结了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各种类型,深层次、多方面、全角度地挖掘了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各类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多方面意义。并且以此为依托,推出了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应然价值取向,即基于信息权利全面保护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记忆全面保存的价值取向、基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取向、基于自身理想全面实现的价值取向以及基于社会责任自觉承担的价值取向,为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提供了价值观引导。

4.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基础。该书所指出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基础主要分为四大类,即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社会记忆理论、来源原则理论。该书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论述它们对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所能起到的指导作用。

二、吸收中外档案体系精华

现今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该书中已经提到了国外学者认识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规划,应该更多关注一些与普通百姓、妇女组织等相关的信息资源收集,而不是单纯的政府文件。从路径上来看,国外的做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工作,而不是以利益为导向。当前,已有不少国家认识到了面向社会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值得学习借鉴。借助公民社会理论,以及中国档案界一直以来坚持的来源原则等理论基础,有利于形成全新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观念,既避免了国家档案信息资源这个所有权意义上的局限性,使档案事业真正融入广大社会群众,又能发挥国家管理统筹的优势,使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继续保留并发扬下去。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新的宏观管理、分类指导、依法治档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并认为是档案不仅只是全体成员社会经验的总和,更是为全体成员在未来决策中提供数据的源泉。

三、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

该书具有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的指导倾向,并且提供了完善的调查数据作为支撑。总体来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的服务对象过于单一、来源渠道过于单一。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以及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需求呼声,档案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型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为政府机关服务,必须使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真正面向社会,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及发展,做到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书中调查数据显示,档案馆馆藏一般由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电子文件档案、网页档案等构成,其中文书档案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最多,民生档案占比较少。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受教育程度较高,涉及面广,具有代表性。此次调查还说明,对档案的利用还集中在档案行业,或者是相关行业内部,普通民众对档案的接触少,在国内档案的社会影响力较低,普通群众对档案的认知度不够;档案本身的社会价值取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档案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规范功能、社会引导功能、社会驱动功能等。

四、提出了实现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体系的可行性方案

1.构建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评价与问责体系。构建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评价与问责体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建设一个好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评价与问责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档案管理机构管理观念与管理思想的更新,实现档案管理机构信息服务效率的提升,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做到真正面向社会,为人民服务,推进档案管理机构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更加公平合理公正,有更强的应急管理能力,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需要。并且提出,在进行问责时,要注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追究“有过”,又追究“无为”,既追求“保管好”,又追求“利用好”。

2.培养档案工作人员和社会群众的档案认知与情怀。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境,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除了构建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评价与问责体系之外,当务之急,还要培养档案人员的价值情怀以及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需求情节,使档案成为社会公众日常化的信息来源。当然应该看到,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并不像其他工作一样能立竿见影,它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行业行为,并且不断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推动档案开放利用政策的完善,使档案利用程序更加简单便捷。

3.构建多层次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实现机制。书中第七章从多个维度论述了构建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实现机制:在管理形式上,构建流程化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在管理规范上,构建合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制度体系;在资源建设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在服务机制上,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在管理机制上,构建科學的档案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在法律法规上,构建服务权利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

总体而言,周林兴教授的《面向社会的档案新资源规划研究》,以理论为角度,以实践为依托,系统阐述了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现状和价值取向,从各方面具体准确地剖析了我国当前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利用现状,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组织、开放和开发过程中贯彻了面向社会、为民服务的理念,提出了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体系,为后续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很容易使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且博采众长、立意新颖,是当前众多档案信息资源研究论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资源
加强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方法
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内驱力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探析
再谈档案馆与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浅谈档案咨询机构专题服务创新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