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

2020-03-18赵运龙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联军教官档案馆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在烽火硝烟的战争环境中,在广袤的原始森林深处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这所由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倡导创办的军事学校,在成立的两年里共培养了250余名活跃在东北抗日第一线的优秀指战员,成就了“南有黄埔、西有抗大、北有军校”的传奇美名。在辽宁省档案馆的馆藏中,我们发现了一份《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1]1(以下简称《简章草案》)。通过对这份《简章草案》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这所红色摇篮的峥嵘岁月。

1.《简章草案》内容概述。《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由校长赵尚志、副校长李华堂和代教育长候启刚共同签署发布。《简章草案》共分“名称”“宗旨”“组织”“教官人选”“教育课程”“次班”“授课时间”“毕业后待遇”“经费”“简章修缮”等十个部分,外加“招生简章”和“入学试题”两个附件。《简章草案》发布时间为1936年9月10日。

2.从《简章草案》中的“名称”看学校的名称演变。《简章草案》“名称”中对校名表述为:“本校系孕育于数年来东北武装民族革命战争中,而其产母则为东北抗日联军,故定名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从中可知官方校名最终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但最初的校名为“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官学校”。该名称见于1936年1月25日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决议》中:“为了教育和养成大批军政干部,在政府之下,设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官学校。”[2]421这个名称是赵尚志在会议上提议的,而这时东北各抗日武装还没有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随着《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在1936年2月20日的发表,东北各抗日武装部队逐步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也随之正式更名为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并见诸于《简章草案》中。

3.从《简章草案》中的“宗旨”看学校建立的背景。《简章草案》中“宗旨”项在最后一句对建校宗旨进行了表述:“本校决定以适合于伟大动荡时代之新的政治知识军事战斗技术为创造大批军政干部,以形成有系统之政治领导与军事领导为宗旨。”简言之就是要培养一批军政干部,以利于政治军事上的统一领导。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政治上,1935年以来,国民党对日的错误政策导致东北民族武装抗日局面呈现“非常散漫的状态”;二是军事上,东北民众纷纷加入抗日作战,“战斗虽极英勇”,但技战术“则甚薄弱”;三是军政干部上,大范围的对日作战与“一般进步军政干部实不敷用”的矛盾非常突出,也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问题。政治军事人才匮乏问题在1935年9月20日中共吉东特委给五军穆棱派遣队党团工委的信(第二号)中也有所印证:“干部的缺乏这是在东北党整个严重的现象。因此我们非下最大决心来培养干部不可。”[3]118所以,在东北“民族革命战争急剧开展中”的危机下,建立军校,培养政治军事人才已然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4.从《简章草案》中的“组织”和“教官人选”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形制。学校的“校务委员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校长、副校长及教育长由其推选产生并对其负责,下设“政治教员委员会”“军事教育委员会”和“总务委员会”,分别负责政治教育工作、军事教育工作和其他各种工作。各委员会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等级有序。另外在同一年,学校又颁布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学生委员会简章》和《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各种纪律详则草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从上可见,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建校体例正规、办学严谨、形式规范。

军校的教官设政治教官和军事教官,拟分别聘请国内外著名政治理论家和实际行动家为政治教官,聘请国内外著名军事专家和实际军事行动家为军事教官。可见在教官人选上,无论是政治教官还是军事教官都注重聘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专长人才,不偏一面。即先进的政治军事理论要传授,战争实践操作也要教授。

具体的校领导和教官人选,在1936年1月25日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决议》第6项决议“军政学校及训练班”中指明:“校长赵尚志,副校长李华堂,教育长张寿篯,政治主任教官侯启刚,初级军事教官牛耕野,常识教官冯治纲,教务委员李延禄、王德泰、周保中、谢文东、夏云杰、杨靖宇、宋德林、刘振东,本政治军官学校当无限制聘专门人才充学员需要。”上述这些人选都是当时东北乃至全国抗日战场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可见学校办学规格很高,师资力量很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事情,《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决议》中的这份学校教职人员名单和《简章草案》有出入的是教育长人选。《简章草案》中签发人有“代教育长侯启刚”,而非《决议》中的“教育长张寿篯”。这是因为赵尚志、李华堂和张寿篯(李兆麟的别名)在东北抗联中都身居要职,要么是各军军长、总指挥、副总指挥,要么就是总政治部主任,军务极其繁忙,所以学校的日常工作实际是由政治主任教官侯启刚代教育长之职来负责管理的。侯启刚当时也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军校这种由现役将领为教职员工的人员配置模式,也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最大化。因为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他们各自手下的官兵,都曾一起上阵浴血杀敌,彼此都很了解。

5.从《简章草案》中的“教育课程”“次班”“授课时间”和“毕业后待遇”看学校办学的目的。办学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迅速培养政治军事人才,一切为了抗日战场上的实战。所以,教育课程设有政治常识、政治经济社会学、革命的战略与战术、军事常识、游击战术等。特别是“实际游击战争科学”的教授就是为了实战,是非常契合当时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客观条件的。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后来1938年抗联发布实施的《军事教育大纲》中的相关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例如在《军事教育大纲》中“军事教育”的“要旨”中就要求“养成干部人员之作战指挥及统率的能力,尤在于适合于游击运动的斗争要求及其特长”[4]348。

再看“次班”分军官班和学生班。这样的班次设立相当于在军队中形成了人才的梯队建设,而且讓一起学习过的官和兵都能在实战中迅速相互理解战术意图,达到最佳作战效果。

“授课时间”分短期班和长期班,分别为三个月和六个月。虽然形式上分出了短长期班,但实际上可以说都是速成班。“毕业后待遇”除了极少数“成绩最优者,由学校负责送往先进国家留学”外,其他无论是军官学员还是学生学员都直接送往一线作战部队直接参战。这么安排就是为了尽快解决当时抗日战场上缺兵少将的问题,破解当时一线官兵政治军事素养较低的困局,迅速形成有系统有战术素养的战斗力,塑造一批能打仗、打胜仗的抗日中坚力量,尽快扭转不利的战争局势。

6.从《简章草案》附件“招生简章”中“入学资格”看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基本要求。“入学资格”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真正为抗日救国者”。这样的“入学资格”也与1939年发布的《参加抗日联军誓约》中的“参军资格”相一致,那就是必须要“忠实抗日救国到底”[5]1。这样的“入学”“参军”资格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参加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战,这就是参军求学的“初心”。

7.从《简章草案》附件“入学试题”看东北抗日武装对东北局势的认识。“入学试题”一共有六道,题目有:“一、‘满洲国所行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二、‘满洲国究竟是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三、日本会永远统治东北到底么?四、国民党为什么会卖国?五、东北青年的出路是什么?六、东北抗日联军有几个军?都在什么地方活动?”

这些试题涉及“满洲国”的性质、对日作战的信心、对国民党对日错误政策的认识和东北青年人的前程等问题。从其不难看出,求学者必须要对当前的东北政治军事局势有深刻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在原则问题上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正确的立场,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总之,从《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的解读中可以看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当年特殊时期东北抗联为迅速培養军事政治干部、建立抗联军政干部体系、增强军队战术素养、提高对敌作战能力所专门建立的一所非常时期的较正规军校。抗联部队连以上的干部基本都在这所学校接受过政治军事培训,他们也都在各自抗日队伍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档案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A].

[2]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等.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第45辑)[G].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总社,1990.

[3]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等.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第35辑)[G].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总社,1989.

[4]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等.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第51辑)[G].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总社,1990.

[5]辽宁省档案馆.参加抗日联军誓约[A].

作者简介:赵运龙,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联军教官档案馆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动物入学也军训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教官之吼
尴尬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
教官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