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跃超: 抹干眼泪磨出好日子

2020-03-18李宝华

新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兰夫妻俩养鸡

李宝华

打工难,创业难,残疾人创业难上加难。云南省罗平县罗雄街道幸多禄社区幸多禄村王跃超肢体四级残疾,曾开过家电维修店,外出打过工。近年来与爱妻周美兰在家养猪养鸡,磨出一条幸福路。以前沉默寡言的王跃超变得自信乐观而且越来越勤快,不少肢体健全的人还暗暗羡慕起他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在王跃超身上得到了诠释。

迎着阳光开启创业路

见到王跃超时,他正和妻子周美兰忙着提玉米面喂猪喂鸡。花公鸡赛着叫,王跃超满脸喜悦,如果他不走动,谁也不会认为他残疾。王跃超1980年6月11日出生在罗平县罗雄街道幸多禄社区幸多禄村一个农民家庭,1岁时因高烧导致右腿残疾。

父母几乎倾家荡产,也未能赶走王跃超身上无情的病魔。童年,父母引导他坚持练习生活自理,鼓励他努力读书。

王跃超家中有哥哥姐姐和弟弟,母亲天天吃药打针,一家人生活全靠父亲支撑。王跃超介绍:“1998年初中毕业时,陷入对生命的沉思,不禁叩问自己内心,人生路上多荆棘,右腿残疾的自己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是的,无论脚下踏着怎样的道路,无论肩上扛着怎样的压力,只要心里无畏无惧,充满阳光,就可以一路前行,闯出一条幸福路。”鉴于身体原因,想到辛苦操持家务的父亲和带病吃药打针的母亲,心中的柔软被触动了,不甘人后的王跃超抹着眼泪,决定放弃高中学业去学技术,希望日后能够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我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

王跃超1999年在姐夫窦有才的帮助下,到昆明振兴光电维修店学习家电维修。王跃超一个残疾人,才初中毕业,想要在家电维修行业取得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别人一个动作能完成的事,他就得反反复复做几遍甚至几十遍,对各种家电的电路图、电阻、电容、电子配件等牢牢记住,入心入脑。

王跃超没有被困难压倒,相比残疾缠身的痛苦,家电维修技术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只要生活有奔头,学起来就浑身是劲。只有初中文化的王跃超,靠着天生聪明、勤奋好学与喜爱,从一个家电维修门外汉,逐渐地成为一个家用电器维修能手。

创业劲十足的王跃超2000年回到罗平,贷款5000元购买家电维修工具和配件,在罗平县城石坝河地段以每年2600元租金租了一间13平方米的房屋,开起了罗平振华家电维修店,开启了创业路,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进村入户修电器喜结良缘

2000年王跃超开店初期,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因为人生地不熟,罗平振华家电维修店又是刚开的小门店,生意不太好。只有从亲戚和熟人开始拓展业务,亲朋好友知道王跃超会修理电器,电器坏了就送来给他修。

王跃超不仅技术过硬,收费还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罗平振华家电维修店业务一天比一天多,修理电器,大大小小,不计其数。

2003年后,房租每年从2600元涨到3200元,亲戚朋友送家电来维修,很多人家电修好几个月甚至几年不送钱来,由于是亲戚和熟人,放不下情面上门要钱,亲戚朋友欠王跃超的电器维修费有2万多元。

王跃超由于残疾不便,有时感觉还挺吃力的,有时业务繁多,加之亲戚朋友欠维修钱时间跨度大,几年也没有赚到钱,时有打退堂鼓之念。

无奈之下,王跃超2004年不得不关闭了苦心经营4年的罗平振华家电维修店,把电器配件搬回幸多禄老家。他把心一横,用12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起早贪黑骑着电动三轮车进村入户修电器,让大家感动不已。

王跃超进村入户修电器依旧坚持低收费高质量服务,干的就是细致活,每到一个村,人气爆棚!大到冰箱、洗衣机等大物件,小到电视、电饭锅……有时到一个村天黑还有群众等着修,他就把电器收了拉回家修,三两天修好送上门。一位老大爷说,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及老人,特别是这些中年妇女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还要种地,收入并不高,平时家用电器坏了很难搬到城里修,家家户户闲置旧电器积压成堆。王跃超的到来真是帮了大忙,简直就是及时雨!

2007年初,大水井乡胡家凹村的一个村民打电话给王跃超,说家里电视坏了,请王跃超到家里修电视。王跃超赶到胡家凹村客户家把电视修好后,客户介绍了来自文山州丘北县的周美兰给他认识。周美兰说,刚刚认识王跃超时,感觉他思维活跃,做事踏实,比较靠谱。2007年腊月初八,在双方长辈、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27岁的王跃超与比自己小4岁的周美兰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王跃超与周美兰成了一家人。

婚后,王跃超用5600元买了一辆新的电动三轮车,每天拉着爱妻早出晚归修电器,妻子帮着下螺丝、紧螺丝、递配件,当好助手。生活有太多的磨难,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苦难的人生过得比蜜甜,但沒忘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每当有残疾人来修家电时,王跃超夫妇都只收取零部件的成本费,或者是免费义务修理。

幸多禄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敏昌介绍,提到王跃超与周美兰夫妇的为人处事,村子里的人没有不佩服的,一开始村里许多人还觉得他俩一个是外地人、一个是残疾人,日子肯定过不下去,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他们把日子过得比许多正常人还好。幸多禄居委会主任夏金明介绍,王跃超夫妇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让大家佩服,是幸多禄和周边村民的榜样!

放下心爱的手艺去打工

王跃超夫妇坚持入户维修电器4年,对很多客户只收取零部件的成本费或者是免费义务修理,很多客户欠费周期长,夫妻俩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多少失业、待业人员伤不起的痛,特别是对于残疾人来说,能走出家门找到一份工作谈何容易?2012年,王跃超夫妇有了两个儿子,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他们决定,两个儿子让父母带着,夫妻俩外出打工。

2012年,王跃超夫妇到浙江一个手饰加工厂工作,加工厂机器声“轰轰”响……大家分工有序,忙个不停。王跃超夫妇面对新的环境,只能从事艰苦而不挣钱的工作。王跃超因为残疾,总是担心老板会辞退自己,一直都是拼命地工作,1年来没有请过假,在厂里表现非常好。王跃超夫妇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面对很多同事和工友,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夫妻俩都感觉自信了许多。两个人每月能挣5000元,最让王跃超高兴的事就是,除掉房租和生活开支,到年底还有14 000多元积蓄,比在家修电器挣钱多,觉得特别开心!

2013年,经朋友介绍,王跃超夫妇又到昆明一家安装公司从事水电安装工作,王跃超每月工资2600元,周美兰每月工资2200元,厂里供吃供住,王跃超夫妇一年可结余2万多元钱。工友们对王跃超夫妇不错,他俩也十分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柴米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患难人生。王跃超夫妇在外打工,生活非常节俭,因为家里还有常年打针吃药的母亲和两个娃娃要靠他们的打工钱维持生活。生活的困难没有让夫妻俩放弃希望,反而更激发了他们改变现状、创造幸福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相互扶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着简单而甜蜜的生活。

喂猪养鸡磨出幸福路

因为要照顾家庭,夫妻俩在一段时间后从昆明回到了罗平。王跃超跟妻子商量,在家喂猪养鸡能赚钱。王跃超介绍,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读小学时就梦想着通过养猪养鸡挣钱。记得有一次,父母在地里收玉米,自己坐着牛车去拉玉米,一直算着如何养鸡,如何才能挣钱,牛车一颠簸,自己就翻在路边排水沟里,好长时间才从沟里挪出来爬上牛车。过去一直没有本钱,没有实现养猪养鸡赚钱梦想,现在利用打工挣的钱,利用自己家老房子养猪养鸡,既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又能在家挣钱,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周美兰表示支持丈夫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5年初,王跃超夫妇贷款3万元,加上打工积攒的4万元,开始养猪。猪场改造后,养猪30头,由于不懂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死了14头,当年亏损2万多元。2016年,王跃超夫妇买了一些养猪、养鸭、养鸡的书自学,又养起了30头猪、1300只鸡、500只鸭。按照鸡的防疫知识对鸭进行防疫,鸭子死了200多只,加之商品猪肉价格下跌,亏损了4万多元。

连年亏损让王跃超举步维艰,夜不能寐。2017年,王跃超找到了罗雄街道残联理事长王应昌,对他讲述了自己多年来从事电器维修、打工、养殖、种植的辛酸苦辣。精准扶贫帮穷不帮富、扶勤不扶懒,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王应昌详细调查了解了王跃超的生活状况,也佩服王跃超坚持养猪养鸡的这股子拼劲儿,帮他借到了20万元,用于改造猪圈、鸡舍,添置了磨面机、粉碎机。在王应昌的帮助和鼓励下,王跃超养起了38头猪、6000只鸡、1000只鸭。眼看着养猪养鸡养鸭开始走向正轨,但是由于当年猪鸡鸭市场低迷,猪鸡鸭到了出售的时间卖不出去,不仅消耗大量粮食还不再长,再次亏损5万多元。当年,王跃超夫妇看到小黄姜市场行情好,还种了10亩小黄姜,当年遇到干旱年,种小黄姜也亏了2万元。2017年王跃超夫妇养猪养鸭养鸡种姜共亏损7万多元,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罗雄街道驻幸多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赵粉花介绍,王跃超自强不息、身残志坚,从失败中振作,不断反思总结原因,他经历的困难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也许就会自暴自弃,从国家层面获取救助。但对于王跃超而言,他不想就此认命。同时,他也知道,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残疾人在街头乞讨,如果只依靠国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救助,可能可以维持生活,但是无法致富的。生活的困难没有让王跃超夫妻俩放弃希望,反而更激发了他们改变现状、创造幸福生活的勇气和决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跃超夫妇3年养猪养鸡养鸭共亏损13万元,但他们靠拼劲儿,一直坚持。2018年养殖35头猪、5000多只鸡,年底猪鸡价格上涨,王跃超夫妇赚了近10万元钱。

经过多年的摸索,夫妻俩终于通过养猪养鸡找到了致富门路。2019年至今,猪鸡市场行情转好,经常有老板上门收猪买鸡,猪鸡只愁饲养不愁销。王跃超家现在存栏36头猪,4500只鸡。他们有亏本和赚钱的经历,始终把诚信作为经营宗旨,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有人借钱给自己,有人帮助自己,这就是多年诚信做人的回报。疫情期间,村里人轮流值班防控疫情,王跃超因身体残疾不能参加防控,就主动捐款500元给村里防控疫情的人员买口罩、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村里筹集资金进行乡村振兴扩修进村道路,夫妻俩又主动捐资3060元。王跃超说,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在防控疫情關键时期、在村里公益活动中,自己努力尽一份力是应该的,只要肯想肯干就有收获,勤劳致富才是根本!

王跃超为梦坚守,激流勇进做大做强。谈到未来的发展,他信心十足。王跃超用一视同仁的营销策略和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以超低的利润、最佳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以做人求真、做事求实为价值观,用感恩的心换顾客的满意。

猜你喜欢

美兰夫妻俩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刘美兰:写出自己的诗行
第二次离婚
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