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长度 广度
2020-03-18刘薇施雨丹
刘薇 施雨丹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集会演讲上特别回顾了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带有不同的身份、文化和信仰以及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来到新加坡这片土地。慢慢地,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人们融合交织在一起,成为新加坡人,并建立了今天的新加坡。”[1]李总理指出了新加坡鲜明的社会特点即移民性,这使得新加坡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形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兼顾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与革新,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
一、挖掘深度:国家至上,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稳步发展
新加坡作为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种族成分多样的移民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将移民转化为公民,培养移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正如李光耀所说,“重视对新加坡人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是建设好国家的关键”[2]。但是新加坡各族人民没有共同语言、文化、宗教、生活习惯和历史记忆,形塑国家认同是一项“无中生有”的艰巨任务。[3]没有光荣的过去,只能面向未来。为了培养“新加坡人”,建立超越种族的国家认同,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都致力于将国家至上的意识深植于民众内心,努力挖掘国家认同教育的深度,塑造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国民气质和国家精神。所谓“深度”是指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主要采用“制度认同”与“文化认同”两种方式推进,并实现了崇尚实用的“制度认同”向持久稳定的“文化认同”的转换。这一转换显示出新加坡政府对于国家认同建构方式更深的认识和挖掘,确保了国家认同教育的稳步发展。
(一)崇尚实用,强化制度认同
就一般意义而言,国家认同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族群认同”“制度认同”与“文化认同”。[4]对于刚独立的新加坡来说,种族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不能通过“族群认同”的方式建国。新加坡作为一个“人为的”[5]新兴国家,缺乏一种国民之间天然凝聚在一起的历史传统和自然偏好,这决定了其初期不能采用“文化认同”的方式。因此,建国初期,新加坡采用“以制度认同为主,文化认同为辅”的模式,以期快速实现国家的自立与发展。这种模式主要借助外在力量推动国家认同的构建,新加坡政府一直强调面临的重重困境——“新加坡是一个生存在充满妒意的邻国夹缝中和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的小国,犹如一叶扁舟航行在惊涛骇浪的大洋上,处境极为危险,稍有不慎,便会船沉人亡”[6]。通过加强国情与生存教育的方式,让民众意识到自身的前途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是一体的,使全体民众都心系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其中双语政策是“制度认同”的典型代表。“一个新兴国家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统一人民的语言”[7]。考虑到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意义,新加坡从1968年起,中小学的理科课程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公民道德教育、历史等学科则用母语教授。双语政策的实施既满足了新加坡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也给各种族的母语学习留下了空间,给予各种族教育自由发展的机会。双语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协调了各种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各种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有效地增进了民众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感。
(二)博采众长,转向文化认同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和自私、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日渐冲击着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加坡,人情观念、群体意识、国家意识日益淡薄。[8]实用主义导向下的“制度认同”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以文化认同为主,制度认同为辅”的新型国家认同模式应运而生。不同于建国初期各种族之间没有共有的过去,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新加坡不同种族之间产生了共同的记忆——新加坡的腾飞。巨大的成就以及由此激发的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得新加坡政府有机会、有条件提出适合于全体国民的共同价值观。1991年新加坡国会颁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项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9]《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的精华,具有普适性、宽容性、非排他性。此后,新加坡政府根据共同价值观制定了适合各年龄阶段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国家认同教育。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纲领——《理想的教育成果》,对各个阶段需要达到的国家认同教育目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小学毕业生要了解并热爱新加坡”“中学毕业生要相信新加坡并懂得为促进新加坡的发展而努力”“初级学院毕业生要为新加坡而自豪并以全球化视野理解新加坡与世界的關系”。[10]将共同价值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此构建国民对国家更深层次的认同感,培养出为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做出贡献的新加坡公民。基于共同价值观构建的“文化认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同,使得新加坡的国家凝聚力获得了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提高。由“制度认同”转向“文化认同”的过程,实现了国家认同构建方式的纵深发展,显示出新加坡政府对国家认同教育更为深刻的认知,推动了国家认同教育更为稳定的发展。
二、延伸长度:顺时施宜,确保国家认同教育与时俱进
所谓“长度”是指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与国家发展共命运,与时代需求共并进。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中,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教育主要体现为:建国初期的“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国家意识”,20世纪70年代的“坚守东方价值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面向未来,塑造国家认同素养”。因时制宜地革新国家认同教育,使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长远的发展,这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另一大特色。
(一)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国家认同意识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这要求人民具有承担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因此新加坡领导人在建国初期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共同迈进,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新加坡虽小,但大家立志要努力,建成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1]除了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加坡政府还要求全体民众树立国家意识,为新加坡而奋斗。国家意识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于祖国的认同和效忠的意识,它维系着民族的共同命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是新加坡人”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内涵——“我们不是马来人,不是中国人,不是印度人也不是西欧人,我们应当不管人种、语言、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差别,大家作为新加坡人团结起来。”[12]新加坡教育部在20世纪60年代颁布了《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以公民道德教育取代了伦理教育,与之前的伦理教育相比,增加了“爱国”和“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学生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国家凝聚力的形成。
(二)坚守东方价值,强化国家认同观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富裕繁荣的国家,与香港、台湾、韩国一同被人们誉为“亚洲四小龙”,可谓亚洲奇迹。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个人本位、利己主义和金钱崇拜等盛行,导致新加坡逐渐沦为“邯郸学步式的伪西方社会”[13],这种西化趋势对于新加坡政府多年苦心培植的国家意识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人民对新加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日益淡化。面对上述冲击,新加坡政府认为加强对青年一代的东方价值观教育非常必要,必须帮助学生重新确立对新加坡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捍卫东方价值观的“文化再生”运动,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进行新的诠释,使之成为新加坡的治国之纲。此外,1991年新加坡国会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也融合了儒家文化,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塑造国家认同感,使儒家的思想得到了切实落实。“如果新加坡没有它本身的东方价值观与传统,将没法在未来的严重危机考验中生存。”[14]坚守东方价值观既能抵御西方不良思想,同时又能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很好地达到了强化人民的归属意识、增强人民对新加坡国家认同感的目的。
(三)面向未来,培养国家认同素养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年轻一代的身份意识与归属感逐渐变弱。新加坡同样如此,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知识断裂,他们对新加坡的历史所知甚少,[15]这给新加坡中小学的国家认同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新加坡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National Education)计划”(以下简称“NE计划”)和“21世纪技能框架”(21 Century Competencies),培养中小学生与国家认同相关的情感、价值观和技能等,培养国家认同素养。其中,“NE计划”通过讲述“新加坡故事”,即国家历史、独特挑战、现实成就、民族和谐以及国家价值观等内容,培养中小学生的归属感、立足感、信念感和行动感。通过了解个人和国家身份、尊重差异实现归属感,通过了解新加坡的过去困境、当代现实和未来发展以培养立足感,通过塑造乐观的态度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保持信念感,通过学生集体使命和建设意识培养行动感。[16]为促进“NE计划”的有效实施,新加坡将其渗透于社会研究、品格与公民、历史等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中,[17]这些对于塑造新加坡的共同文化基因、推进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21世纪技能框架” [18](详见图1),该框架包括三个方面: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感能力以及21世纪能力,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关键,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责任感、政治、坚毅不屈、正直、关爱与和谐六个方面,这些价值观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追求的重要基础。[19]作为“21世纪技能框架”的核心,政府要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社会关爱和国家认同素养。总体而言,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长度”在不断地延伸,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更新态势,主动求变,以适应时势变化。这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其国家认同教育的一大特色。
三、拓展广度:协同推进,促进国家认同教育切实落地
所谓“广度”是指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覆盖广泛而全面,利用多种途径协同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与落实,主要体现为:设置正规课程,发挥学校教育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国家认同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一)设置正规课程,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新加坡政府为了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关于国家课题的讨论,在中小学开设《品格与公民道德教育》课程[20][21](详见表1,表2),课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由浅及深的爱国价值观教育,采用注重过程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如叙述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体验式学习法、价值澄清法等,[22]增强教学效果。中小学目标一致,相互衔接,逐步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除开设专门的品格与公民道德教育课程进行国家认同教育之外,还将国家认同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宗教知识等科目对学生进行间接的国家认同教育。同时十分重视隐性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者言传身教的方式和朋辈群体在同龄人中的影响等方式,传播爱国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内化国家认同信念
新加坡不仅通过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国家认同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内容,而且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国家认同的认知得到强化,内化为一种信念,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新加坡政府在中小学开展的课程辅助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ies,简称CCA)和社区服务计划(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简称CIP),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的归属感和献身精神。[23]其中,CCA中的制服团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纪律,向学生传递国家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以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CCA中的制服团体活动为例[24](详见表3)。这些实践活动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病,让学生能亲身经历国家的发展,体会到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在实践中树立起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学生学会履行社会义务,承担建设国家的责任,真正实现了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使学生在實践活动中受到感染和陶冶,以此内化学生的国家认同信念。
(三)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形成国家认同教育合力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将学校、家庭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的国家认同教育网络。首先,学校教育将国家认同教育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责任感。其次,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比如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中加入了“家庭时间”,通过亲子间的互动,家长将社会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达到强化国家认同的效果。再次,丰富社会教育形式,新加坡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敬老周、睦邻周、国家意识周、礼貌运动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切实地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的落实。正是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所以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效果显著。总而言之,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采用协同推进的方式,使其覆盖广泛而全面,推进国家认同教育“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成功实施是其国家长期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建设取得进步的重要保证之一。中国与新加坡同处亚洲,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新加坡在国家认同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国家认同教育给予更多的思考,不断得推陈出新,挖掘深度、延伸长度、拓展广度,让国家认同教育走得更深入、更稳定、更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Government of Singapore. National Day Rally 2019(English Speech)[EB/OL]. (2019-10-11).https://www.gov.sg/microsites/ndr2019/press-room/news/content/ndr2019-eng.
[2]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12-15.
[3]欧树军,王绍光.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5.
[4]张利国,郭立强.新加坡国家认同构建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理论导刊,2017(03):108-112.
[5]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M].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1998:3.
[6][13]韦红.新加坡精神[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25,166.
[7]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M].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11:8.
[8]夏家春.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9(03):32-35.
[9]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7.
[10]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Desired Outcomes of Education[EB/OL]. (2019-11-20).https://www.moe.gov.sg/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education/files/desired-outcomes-of-education.pdf.
[11]唐鹏.新加坡的公民道德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4.
[12]许心礼.新加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
[14]皇海涵.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色和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
[15]王凤梅,梅宗奇,刘海龙."国家教育":全球化时代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06):20-23+63.
[16]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Education[EB/OL].(2019-11-20).https://www.moe.gov.sg/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education/programmes/national-education/ne-review-2016-2017-booklet.pdf.
[17]高维,路璐.新加坡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20(04):80-85.
[18]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and Student Outcomes[EB/OL]. 2019-11-20).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education-system/21st-century-competencies.
(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19]联合早报.教育部全面检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设计[EB/OL].(2019-11-22). http://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191109-1003809.
[20]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2014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Primary) Syllabus (English)[EB/OL].(2019-11-22).https://www.moe.gov.sg/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education/syllabuses/character-citizenship-education/files/character-and-citizenship-education-(primary)-syllabus-(english).pdf.
[21]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econdary) Syllabus[EB/OL].(2019-11-24).https://www.moe.gov.sg/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education/syllabuses/character-citizenship-education/files/2014-character-and-citizenship-education-(secondary)-syllabus.pdf.
[22]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14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yllabus[EB/OL].(2019-11-20).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character-citizenship-education.
[23]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Overview of co-curricular activities[EB/OL].(2019-11-24).https://beta.moe.gov.sg/programmes/cca/overview/.
[24]廖隆瓏.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设置和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