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浅议
2020-03-18钟淑雅
钟淑雅
[提要] 随着改革在我国民航业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机场进行属地化改革之后,我国机场企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本文从机场企业融资发展及特点出发,剖析当下机场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机场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与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场企业;融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30日
一、机场企业融资发展及特点
(一)机场企业融资的发展。当前,在我国新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机场企业的融资主要是以实现市场化为指引,向产权多元化的方向全方位发展。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此通知将国有机场企业重组、行政管理体系、机场管理体系等改革方向进行了明确,在此之后,我国机场企业很长一段时间均以此通知为指引,进行改革发展。2012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民航业的快速改革,机场企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实现了政企分离,也从中央直属转变成了属地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管理在机场企业中不断深入,机场企业融资自主权日益增加。然而机场企业融资自主权的增加并未使得机场企业融资结构得到优化,当前阶段虽然以往机场企业惯用的债券融资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除了首都机场、深圳机场、浦东机场等大型机场企业外,这一融资方式仍然是许多机场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利用外资比例仍较小且不稳定。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机场企业融资结构中,自筹资本的比重正在不断增长,日益占据主导。
(二)机场企业融资的特点。机场企业作为一个区域的门户性企业,它的发展对于当地的区域经济来说有着重要影响,其投建的机场在进行设计时是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发展的长期规划,并且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也是十分庞大。一般来说,机场企业新建或扩建一个机场,至少需要几亿元,更有甚者资金规模会达到上百亿。同时,由于机场企业在建设机场时运用的建设技术含量高,各种原材料需求多,因此建设周期一般需要五六年,对于所筹资金的偿还周期往往需要10年以上,从这一层面来看,机场企业的融资具有规模大、偿还周期长的特点。
在机场企业的融资中,机场项目往往是融资的项目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提供方在考虑提供资金时,除了考虑机场企业的资信、资产营运情况以及相关的担保外,也会将机场企业投建的项目建成后将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考虑进去。从这一层面来看,在融资机场企业过程中,资金提供方既会考虑机场企业的“过往”,也会考虑机场企业的“将来”,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二、机场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规模大、压力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选择飞机出行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从而致使我国民航业的业务呈爆发式的增长。然而目前来看我国机场企业旗下的诸多机场的服务容量已达上限或接近上限,诸多机场的基础设施没有更新,从而导致服务质量较为低下,尤其是一些大型机场,由于其接收的客流以及物流都更加庞大,所以其有限的服务上限就会压力倍增,极大地阻碍了自身发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由于机场企业属地政府通常将机场企业投建的机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渠道,因此往往会不计机场业务量以及获利能力,盲目的规划机场建设。加之我国机场企业投建的机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还是在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较之国际先进水准仍有差距,这就更加导致我国诸多机场的提升迫在眉睫,我国机场企业亟须资金来进行机场的投建与提升,这也就造成了目前我国机场企业融资需求规模极大,压力极重这一显著问题。
(二)内部融资能力不足。内部融资具有低成本、低风险以及选择性强的特点,企业内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留存收益、折旧基金等,从这一层面来看,机场企业的盈利水平就决定了其内部融资水平的高低。我国的机场企业其主要盈利来源是投建机场的航空运输业务,包括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然而由于国内对于航空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多数机场已经达到了服务上限,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机场企业往往将新增的运输设备分散至产能利用较低的中小机场,这样一来就使得机场企业的收入提升空间减少,影响机场企业的盈利。同时,由于我国的机场企业在投建机场设置的非民航性业务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较国际上非民航性业务对机场企业贡献比例极高的情况而言,有着很大差距,这就表明了我国机场企业的收入来源结构不够平衡,盈利点较为单一。种种情况下就使得机场企业收益不够,从而使得内部融资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外部融资较为单一。从外部融资的层面来看,机场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金融机构的信贷借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机场企业建设机场提高资本金投入的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着力构建“多样化”的融资机制。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机场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带有国有背景的资本,对于社会资金的进入存在多种限制,诸如PPP、BOT等国际上机场企业惯用的融资渠道,我国机场企业就很少使用。同时,虽然有少数机场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但是可转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是实际利率在股权和债权里面分拆,此时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与票面利率会有差异,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只承认票面部分据实扣除,并且由于使用可转债进行融资缺乏具体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因此机场企业选择可转债进行融资时会有所顾虑。因此,在种种条件作用下,我国机场企业的外部融资方式就显得较为单一。
三、机场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一)把握负债规模,缓解融资风险。负债融资是目前机场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然而过重的负债融资将会导致机场企业融资风险增加,压力过重。因此,机场企业需要对于自身负债的规模以及负债融资的需求时间要有个适当的把握。在进行负债融资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自我评估以及融资规划。对于投建的机场中,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项目寿命久、投入资金大等特点的项目,如跑道、滑行道等公共项目,机场企业不应首先选择债务融资,而是可以优先考虑从区域政府申请资金,在政府资金介入之后也要积极表达自身的诉求,争取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政策倾斜。如果发生亏损,还应当积极向区域政府汇报,尝试获取政府资金的补贴。因此,机场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债务融资带来的巨额资金,而是需要深思熟虑,控制负债规模,缓解自身融资风险。
(二)增强内源融资能力。机场企业要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做好经营各环节的协调和衔接工作,从而加速资产的周转速度。同时,合理调度内部的停滞资金、存量资金以及各种应收款项等,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减少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实现资金整体上的有效利用,减少资产在经营各环节的滞留时间,将死物变为活钱。同时,针对非民航性业务,如商铺、柜位及办公租赁、特许经营及广告位等,从国际机场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对于机场企业的盈利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拓展外源融资渠道。机场企业的投建与运营所需资金十分庞大,少则数十亿,多则上百亿,因此仅凭政府投入、负债融资和内部融资等形式是无法填补资金缺口的,还需将融资方式进一步发展。根据基础设施项目区分理论,机场不同功能区域的建设项目具有不同的性质特征和盈利能力,在具体的融资模式上,可以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对于一些公共性项目,机场企业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金,实施BOT或者PPP模式的融资。而对于一些经营性的项目,如机场内的商铺等,则可采用股份制的方式进行融资,如成立股份公司,吸引民间投资或者外资为投资主體,实行市场化、商业化经营,自负盈亏。
四、结语
机场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特征决定了机场企业需要着力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本文基于机场企业目前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风险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机场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与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连峰.机场投融资管理与对策建议[J].会计师,2019(17).
[2]贾亚丽,徐东方.基于PPP模式下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融资风险探究[J].时代经贸,2019(20).
[3]朱荣生.我国民用机场投融资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民航管理,2019(5).
[4]符平宏.我国机场投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