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2020-03-18荣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成功语言艺术民主

荣娟

【摘要】激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借助教师语言艺术的感染;营造民主氛围来消除恐惧;想象中进行美的熏陶;肯定后体验成功的快乐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兴趣;语言艺术;民主;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便会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而对于处于接受能力以及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兴趣的培养更是重要。那如何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借助教师语言艺术的感染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若一调到底,平平无奇,势必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若说话抑扬顿挫,语音富于变化的话就容易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我们在教学时应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调整音量、音调、语速,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全情投入到情景中,真切地感受文中的情感。例如在上《最后一课》时,我揣摩韩麦尔先生的情感,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去演绎韩麦尔先生的心情。讲到下课铃响了,我也顺势用着激动得有点发抖的声音说道“我的朋友们,我——我——”接着我哽住了。一种悲痛的气氛渲染起来了,在一步步的情感渗透中,学生的情感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文章。

二、营造民主氛围来消除恐惧

有些老师觉得,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就是对他尊严的挑战乃至蔑视。因此给予的不是鼓励,而是批评贬斥。只有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能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试问,只准老师讲,只能听老师的见解,拒绝学生的意见的话,上这样的老师的课,岂不是很压抑,活受罪?久而久之,本有较大热情的火焰恐怕在一次一次的上课中就慢慢地被扑灭了。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也有着较大的危害性。不管学生的答案对与否,我都会先给予肯定,然后再引导。我每次都会大力地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学生便在较好的氛围中养成跃跃欲试的好习惯,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上来了。

三、想象中进行美的熏陶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相信谁也不会拒绝美。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春》是一篇极为优美的散文,朱自清在文中描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花、草、树木、风、雨、鸟儿等等,给我们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授这一课时,我是重在引导学生想象,引导他们进入情景中去感受美。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他们享受到了语文带给他们美的享受,自然学习的兴趣便容易激发了。

四、肯定后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来达到的。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用鹰一般锐利的眼光去捕捉它。抓好了,有可能使之获得更大的进步。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心中自然会升起更大的欲望,“下次,我要更棒!”在这些心理的催化下,兴趣也由然而生了。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它对于促进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经验尚浅,未能较全面地总结。上面的只是本人的一点浅见,但不管怎样,我衷心地希望兴趣之花能绽放得更加的精彩!

猜你喜欢

成功语言艺术民主
中国式民主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视听语言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