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探析

2020-03-18应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生存率

应朝辉

(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1)

肺癌常见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占80%[1],多发支气管上皮,临床常用治疗方式是切除病变肺叶,配合放化疗治疗。现阶段,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已取代传统开胸手术,能减小患者的创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同时,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也成为了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探讨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与常规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将2017年1~12月入院的30例患者设作对照组,接受常规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将2018年1~12月入院的30例患者设作观察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58.9±12.1)岁;病灶部位:9例在右上肺叶,5例在右中肺叶,4例在右下肺叶,7例在左上肺叶,5例在左下肺叶;观察组男22例,女7例;年龄46~72岁,平均(59.2±13.0)岁;病灶部位:8例在右上肺叶,6例在右中肺叶,4例在右下肺叶,6例在左上肺叶,6例在左下肺叶;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对象根据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检查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而且均为单发病灶,对腹部、头颅、骨密度等检查未见异常表现。排除了胸膜腔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肺门转移等脏器转移和不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由患侧后外侧取切口,根据癌灶大小确定切口长度,以拉钩将肋骨撑开,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对病变处肺叶进行切除,实施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由患侧腋中线7、8肋间取切口,根据穿刺套将腔镜插入,按癌灶部位取2个切口为操作孔,根据癌灶大小确定切口的大小,止血后将切口套管植入,以不破坏癌组织安全为原则开展手术操作,将病变肺叶切除,清理淋巴结。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一般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术后3年生存率[4]。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一般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指标比较(±s)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术后3年生存率: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肺炎,2例复张不良,1例伤口感染,0例脓胸,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肺炎,3例复张不良,2例伤口感染,3例脓胸,并发症发生率40%;观察组复发5例,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43.3%;观察组3年生存率83.3%高于对照组53.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n(%)]

3 讨 论

肺癌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主要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在发病早期多实施手术治疗。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此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操作灵活,而且术中手术视野暴露更充分,病灶展现更明显,可以更好的观察手术病灶区域,将病灶彻底清理干净,实施彻底的淋巴清扫术,防止癌症复发。而且,胸腔镜手术切口小于常规开腹手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5]。综上所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理想,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提高术后3年生存率,可以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生存率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