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病危内科呼吸衰竭

马 艳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部,辽宁 沈阳 11004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大力推行医疗制度改革。在临床上对于各科室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均存在一定风险[1]。呼吸内科属于常见的高风险临床科室,其收治患者病情重、且病情变化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2]。临床护理上,呼吸内科无论医师护士均有较大的工作量,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均为高负荷运转工作[3]。同时因护理人员所存在的法律意识薄弱,临床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一定的核对、无菌操作和三级护理管理制度,甚至存在技术不全面而大致医疗差错和(或)风险事件发生[4]。临床护理上,因护理是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者,日常护理上应加强其沟通,一旦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则是导致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5]。针对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从护理整体出发,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临床护理过程为基础,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实施早期识别、评价并有效处理,为更好的提高患者救治效果[6]。本研究则主要总结本院针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所有入组者入组前均签署入组同意书、与患者家属签署病危告知书,同时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年龄50~70岁,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排除标准:合并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对拟定应用药物过敏、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精神疾病、听力障碍、语言表达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62.5±1.5)岁,病危告知时间5~48 h,平均(21.6±2.4)h,呼吸衰竭时间6~48 h,平均(20.3±2.5)h;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平均(62.6±1.6)岁,病危告知时间5~48 h,平均(21.5±2.5)h,呼吸衰竭时间6~48 h,平均(20.4±2.4)h,两组性别、年龄、病危告知时间及呼吸衰竭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护理给与常规干预,如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首先重点在于早期识别并分析护理相关风险因素,通过召开护理相关风险因素,提高其识别度,采取座谈会形式,做好全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并针对高危因素或者既往曾发生过的护理相关风险事件及潜在风险进行护理识别与干预,有效总结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尤其针对呼吸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相关事件,如跌倒坠床、反流误吸、呼吸道梗阻、黏膜损伤以及院内医源性感染等。并针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随后应积极完善各项护理相关管理制度,可通过科室例会形式制定,并应结合本科室收治患者的特点、救治条件等,同时还需要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案,及时完善并加强相关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完善的三级护理责任制,明确护理相关风险事件的登记汇报制度,并做好交接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还应具有一定的监督管理制度,将工作能力与绩效考核相关联,并做好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尤其是责任护士的风险管理监督,切实落实相关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护理操作,定期考核,加强基本能力的提高及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从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情况,分析两组肺功能、心功能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救治成功情况。

1.4 评定标准: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情况均以医务部及护理部年度考核为标准;肺功能指标主要观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使用仪器为YLS9-PonyFX型便携式肺功能仪(北京中西远大公司);心功能主要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IE33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飞利浦公司生产)。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肺功能、心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及心功能指标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心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肺功能、心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s)

2.3 两组救治情况分析:观察组救治效果中,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3 两组救治情况分析[n(%)]

护理风险管理是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尤其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其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改善救治效果,促进护患和谐均有积极意义,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均能进行一定的干预与预防。有效的识别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进行早期评估与干预,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避免及消除护理风险有积极意义,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上意义重大。被认为是目前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促进护患和谐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针对呼吸内科手术的呼吸衰竭且实施病危告知患者,护理上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相对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发生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针对呼吸内科手术的呼吸衰竭且实施病危告知患者实施本研究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降低护理相关差错事件及与护理相关纠纷发生率。另外针对两组肺功能、心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及心功能指标LVEF%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证明针对呼吸内科手术的呼吸衰竭且实施病危告知患者实施本研究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其住院时间。最后统计两组救治情况发现,观察组救治效果中,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针对呼吸内科手术的呼吸衰竭且实施病危告知患者实施本研究的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临床救治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针对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衰竭病危患者,本研究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有效的识别及分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积极消除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应对能力。针对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则积极分析其可能原因,进而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改进,做好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工作,达到避免相关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采取本研究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并做好监督工作,起到有效的督促临床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的目的,敦促其更为严谨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更好的遵守护理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操作流程,达到避免及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综上所述:针对呼吸衰竭病危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病危内科呼吸衰竭
浅析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