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分析及研究
2020-03-18张彦红刘子菲
徐 姝 张彦红 刘子菲 腾 旭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二科,辽宁 沈阳 1100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我国老年患者中属于常见疾病,并且致死率较高,在诊断后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预后效果[1]。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础,相关临床试验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接受程度不同,服用药物后响应存在差异,抗血小板药物的特异性反应状态也被成为“高血小板反应性”,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特异状态,其可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惊醒PCI手术后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中的不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沈阳医学院复苏第二医院患者120例,患者入院后经心电图、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在两组患者给予GPIIb/IIIa受体阻滞剂治疗7天后采取空腹静脉血0.5 mL,利用PL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加入磷酸腺苷为诱导剂,对样本中的血小板数量进行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百分率(MAR%)超过55%为血小板抵抗组,反之为非抵抗组。非抵抗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39~72岁,平均年龄54.5岁,低密度脂蛋白平均3.62 mmol/L,术前平均血小板聚集率39.6%,抵抗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8~71岁,平均年龄56.3岁,低密度脂蛋白平均4.06 mmol/L,术前平均血小板聚集率40.5%。抵抗组和非抵抗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金项目:沈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委科研课题;沈阳医学院课题,20181016(项目名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相关因素分析)
1.2 排除条件:术后存在出血倾向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或功能紊乱,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在治疗1个月前未进行大型外科手术,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过低分子肝素、华法令、非甾体抗炎药等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患者存在严重感染、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等。
1.3 方法:在患者开展冠状动脉介入(PIC)手术前6 h给予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300 mg,初始剂量,次日改维持剂量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mg[4]。患者在入院后1~3 d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情况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维持治疗1年。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用后采集静脉血样本,利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比基线水平下降10%。
1.4 随访观察:术后通过入院记录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在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心肌梗死、再次住院、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进行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术后1年的随访中,抵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非致死心肌梗死率、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率、再次住院率等均高于非抵抗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于冠心病病的相关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致死率较高风险大。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释放、聚集等过程,阻滞冠状动脉内壁血栓的形成,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十分必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药物,能够直接抑制血小板表面结合,在临床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广泛,并且临床推荐治疗时间为一年[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术后1年的随访中,抵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非致死心肌梗死率、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率、再次住院率等均高于非抵抗组(P<0.05)。说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在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非抵抗患者比较明显升高,并且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率也升高,在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对氯吡格雷抵抗予以重视,必要时可更换药物或改变剂量,减少药物抵抗作用。综上所述,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临床治疗应给予重视,应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监测评估药物效果,减少药物抵抗情况,利于患者预后。
表1 抵抗组和非抵抗组随访12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