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2020-03-18戴春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后处理符合率异物

戴春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 400014)

小儿气道异物是临床中普遍发生的一类急危重症,若患儿未及时接受救治,则有可能发生缺氧窒息的情况[1]。因此,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诊断效果,本文选入了120例小儿气道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正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的观察样本为我院行异物取出术的120例患儿,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36例,女24里;年龄:下限5个月,上限10岁,平均值(1.38±0.42)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下限6个月,上限11岁,平均值(2.19±0.35)岁。将2组患儿的临床数据(性别、年龄等)进行差异性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X线(摄片和胸透)检查,采用PHILIPS Essenta RC进行胸透,GE Definium 8000完成摄片。根据患儿大小、体型选择不同的曝光条件:电压60~100kV、电流160~320mA、自动曝光。

研究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联合图像后处理技术:采用GE LightSpeed VCT进行扫描,患儿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气管入口平面至肋膈角水平。扫描参数:电压100/120KV、层厚5mm、螺距0.984:1、探测器宽度40mm、旋转时间0.6s/r、自动管点流调制技术。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6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CT仿真内镜(CTVE)、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

所有图像通过PACS传至工作站,均由一名医生写报告,再由一名高年资医生审核。

1.3 异物分型

Ⅰ型:异物位于气管入口至隆突之间。Ⅱ型:异物位于左、右主支气管。Ⅲ型:异物位于支气管叶段。

1.4 观察指标

比较和分析2组在Ⅰ型、Ⅱ型、Ⅲ型异物中的诊断符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版本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及处理,2组患儿的诊断符合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若呈现结果为P<0.05时,表明研究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66%(58/60),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5.00%(51/60),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表 对比2组患儿的诊断符合率 [n(%)]

3 讨论

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症状与异物停留时长、体积大小、卡顿部位有着紧密联系,常表现为呛咳、肺炎迁延不愈、甚至呼吸窘迫窒息等症状,如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者将危及生命。传统的气道异物检查方法主要为X线(摄片和胸透),它主要借助于纵膈向患侧摆动,心影反常增大,透光度差异等间接征象做出诊断。如无间接征象,则容易漏诊。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扫描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X线检查,它具有密度分辨率高、后处理技术强大等优势,容积扫描后即可获得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曲面的MPR图像,且图像层厚、角度任意可调,可直观显示异物大小、形态、位置等情况[2-3]。Ⅰ型气道异物患儿容易发生窒息现象,因此需及时通过手术进行救治,VR、CTVE及Min-IP能呈现出气道连续性中断、管腔呈结节状或闭塞等典型征象;此外肺气肿也是重要的影像学征象,这在Ⅱ型及Ⅲ型气道异物中比较常见,它是提示支气管阻塞的关键标志。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这说明,相较于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道异物诊断的应用上更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小儿气道异物诊断,高效、准确,有利于客观评定异物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类型等,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后处理符合率异物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排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满足汽油机车辆排放法规要求的污染物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