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证词:女人的背篓
2020-03-18杨冬胜张家界市永定区官坪中学教师
文/杨冬胜(张家界市永定区官坪中学教师)
唯将旧物表深情
背篓、钢笔、糖罐、邮票,在过去,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物件。
但有人将它们珍藏在记忆里,视如珍宝。
考古一件旧物,和它们曾经或者现在的主人对话,你会发现旧物里藏着的故事,读到人物的命运以及内心深沉的情感。
远年,背篓是背负在庸城(张家界古时为“古庸国”)乡村女人背上一生都不曾卸下的山货,从少年到暮年,如影随行。背篓里,有乡情,有民俗,有温暖,有责任。古老的村庄,女人读书少,与男人一样肩披日月,背着背篓,在山间、田野劳作。
她们有坚韧的臂膀。肩上的背篓,高而大,通常用楠竹做成,质地坚硬,坚固耐用。背篓里放了太多东西,竹子做的两根背带深深勒住肩膀。而她们,一声不吭,行进在羊肠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毫无怨言。
那背篓里的东西,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春夏时节,她们背种子,背化肥,背猪草。种子、化肥不显形,背猪草时,她们用棍子支住,码一个高高的尖,再绑结实。秋冬时节,她们背稻子,背南瓜,背玉米,背红薯,背柴禾。日子,在肩上,在家与山野的两点一线之间,周而复始。
乡间到处生长着坚韧,小幸福背在肩上,握在掌中。在乡间,没有庸城女人不能背的。她们既柔情似水,又坚忍不拔。年幼的孩童,都曾被母亲背在背篓里,进山砍柴,下河浆洗,孩子在背篓里摇晃。《小背篓》的歌曲,唱得轻松,其实,有深沉的爱与责任。
我的母亲也一样,她就这样背着背篓,参与繁重的农事。她有着坚强的意志。据父亲讲,在我的弟弟出生的前一天,她还背着一篓红薯,牵着年幼的我行走在阡陌之间。行文至此,往事泛上心头,我对母亲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一层。
背着背篓在山道上行走,也会发生意外。母亲年少时,有一次背着一捆柴,一个趔趄,没有站稳,连人带背篓滚下悬崖,摔得遍体鳞伤。幸好筋骨未折断,捡回了一条命。
在庸城,乡村男人习惯用箩筐,箩筐比背篓重,男人比女人付出得更多。而女人一生所背负的责任,往往是从出嫁开始的。通常,她们的嫁妆里有一只洗衣背篓,名义上是背衣服的,更多的是要背负一生的重任。
岁月流转,现在庸城乡村用背篓的女人少了,但日渐富庶的山村,离不开她们坚韧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