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03-17李秀纬
李秀纬
摘 要:民族的强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为了培养具备强健的体魄、活跃而充满创新思维的人才,为了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我国现在正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传统的体育教学,没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导致学习被动而无趣,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就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主体地位;创新思维;求知欲;兴趣;激励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去学,从而导致对体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不愿思考、不爱质疑、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怎么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达成目标。
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应从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友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的教育。体育教师必须认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放弃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断学习、钻研,充实和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体育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有情感的交流,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形成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产生探究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的技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课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样体现,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烈的情绪,并能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良好的教态、优美正确的动作示范和语言精练的讲解,来吸引学生。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跟学生做好朋友。通过设置情境,采用音乐、游戏、等教学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团结、进取的友好气氛,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分组练习、分组竞赛和教师也参与竞赛等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通过设置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内心倾向于学习过程,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增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方向发展。有利于联想、分析、推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3、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身体练习的主体
以往的体育教学注重“教法”的改革,忽视了“学法”的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更有效,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主要动力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佳途径,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确立学生在教学和练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取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有新意、有变化、有趣味;教师还可有意识地采取“放”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自主练习,如设点锻炼、兴趣锻炼、自由锻炼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体育技能技巧,离不开实践练习。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学”而教,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操练好得多。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发挥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改进学生练习的方法,使之摆脱“苦练”、“死练”的作法,提高练习效率。同时采用表扬、鼓励或激励来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意识等手段,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促使学生长期、自主地参加体育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上,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体育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追根求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创新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因此,体育教师就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下面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突出学生是教学、创新的主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育教学、运动技术训练都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思维,只有善于以学生为主体,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创新思维是提供新颖的、有價值的成果的思维,它提供的是新颖性和价值性。它具有对问题的敏感性、思维的灵活性、观念的新奇性等。为此,教师应创新教学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及时进行讲解和分析,明辩对错,激发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产生期待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采取相似联想法、对比联想法、关系联想法等教手段,来创设和谐、愉快的求学氛围,鼓励、激发学生去创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每节体育课都力求有所创新,使学生感觉到新颖、有趣。教学中通过分学习小组进行互帮、互学、互评、互议,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的语言激励、学生的正、反面示范、教师参与和学生进行跳远比赛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大脑的思维,激励学生不断创新。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创新中。
2、采用激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如果得到激励则能发挥出90%,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课的效率。教师的期盼与激励,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掌握运动技术、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疑激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良好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就会自觉地随着教师的引导,在学习中不断地探索,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以趣激欲,兴趣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在体育教学中把培养兴趣作为出发点,找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巧妙地加以利用。不断地变化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创造热情的目的;创设情境,以境激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每次上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从而培养迅速判断、及时的反应能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论激欲,无论学习还是练习,都要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利用对比、反问、类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现代化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的学习,想方设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法,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素质教育赋予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参考文獻
[1]桑特洛克(美).《教育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3年
[2]陆宝根.《关于落实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体育教学,2002年
[3]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学刊,2003年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