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小班幼儿不适应行为的方法

2020-03-17朱燕晴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策

朱燕晴

摘  要:金秋九月,小班幼儿入园了,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比如,哭闹、烦躁、怕老师、不肯吃饭、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等等。如何让小班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逐步愉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每位小班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不适应行为;对策;良好性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49-01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如何做好小班这一阶段的情感教育,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每位小班老师一直探索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溯本求源,从幼儿入园不适应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一些外在表现开始探究,对症下药,给出对策,不断实施。

1.幼儿不适应行为形成的原因

(1)高层住宅的制约。以前的住宅多是墙门或街面住房,这给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和方便,给孩子创造了自由、锻炼、交往的空间。而现在的住房独门独户,每家只有一个宝贝,有专人看管,不仅住房条件限制了孩子的对外适应能力,而且大多数家长是越宝贝越不放手,幼儿整天在家的保护伞下生活,较少与外界接触。

(2)物质条件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幼儿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幼儿喜欢,家长就会不惜代价地满足。由此产生了幼儿的任性、挑剔等现象。

(3)家庭教育的误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所有家长的心愿。在幼儿刚刚学会讲话、走路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绝大多数家长只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乃至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教育。

2.幼儿不适应行为的主要表现

(1)在家没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有的幼儿入园前已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觉要陪,吃饭要喂,走路要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幼儿园里吃饭了,有的幼儿就不吃或嬉闹;有的幼儿和同伴玩耍时很霸道,抢别人的玩具,稍不顺心,动手就打伙伴;在自理能力方面,更是依赖大人,所以幼儿到了幼儿园就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2)缺乏交往的经验和适应能力。许多幼儿入园前基本上都是与祖辈和父母等相处,与其他成人和小朋友则缺乏广泛的交往,因而到了一个生疏的环境或一遇生人便不知所措、不能适应。入园后,由于和同伴的不够合群,满脑子就是奶奶、妈妈,所以就很不适应。

(3)幼儿和家长都“断不了奶”。幼儿刚来园时,总免不了要哭一下。有的家长流露出过分的不安,想方设法要多陪孩子一会;有的走了又回来看一眼;有的甚至孩子哭家长也陪着流泪。幼儿心理上“断不了奶”,是家长不肯放手的人为因素。

(4)幼儿出现害怕和抵触幼儿园。当幼儿在家淘气不听话时,有的家长就以:“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或者说:“你不听话,我就告诉老师。”威胁孩子,家长动不动就把老师搬出来,他们认为把老师搬出来镇孩子,久而久之幼儿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来园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抵触的情绪。

3.幼儿适应性行为培养的对策

(1)以情感渗透为动力,消除陌生感。影响幼儿愉快情绪的第一关就是陌生,为减少生疏感并缩小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开学前我们进行了家访。幼儿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见到陌生的老师就不会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家访不仅了解了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一些情况,要求幼儿入园前尽量和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接轨,共同为幼儿入园做好充分准备。

(2)以温馨环境为推手,陶冶良好情绪。小班的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要美观整洁,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创设“哭笑墙”,幼儿愉快来园就奖笑脸牌,可根据“哭笑墙”引导幼儿观察:“你们说笑脸好看还是哭脸好看?”幼儿会说:“笑脸好看。”“那我们就做笑脸娃娃吧。”还可以创设“评星墙”,一些幼儿愉快来园的、有礼貌的、吃饭好的、团结友爱的等等都有小红星奖励,有益的环境氛围对幼儿的良好情绪促进是极大的。

(3)以一日活动为主力,提升适应能力。在轻松愉快的一日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幼儿,尤其要多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比如,认识自己的毛巾、茶杯等用具,老师就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一朵花、一个五角星、一只兔子等图案贴在毛巾、茶杯的位置;排队走路就玩“开火车”的游戏,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火车“呜呜呜”地开。游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眷恋,轻松快乐的情绪洋溢着每一天。

(4)以家园配合为助力,增强幼儿信心。针对新入园幼儿的不适应行为,我们着重加强家园共育。一方面记录幼儿在园的情况,利用幼儿成长档案和家长双向交流;另一方面让家长看幼儿在园的视频,在家长会上共同探讨幼儿不适应行为的原因及对策;针对特殊幼儿老师还要多次家访,做好特殊幼儿的跟踪记录。事实说明通过一系列家园双方的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收效较快,幼儿的入园信心更足了。

总之,幼儿虽小,但幼儿的思想是丰富的,是有感情的,是有分辨力的。只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真心去呵護他们,他们的情绪由“哭哭啼啼”到“高高兴兴”转变是指日可待的。当你看到家长送幼儿来园时舒心的笑脸;当你看到幼儿背着小书包天真活泼的样子;当你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现在特别爱上幼儿园”时,会由衷地感叹: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参考文献

[1]朱幕菊,李季湄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江苏省出版社,2002.4

[2]韩梅.浅析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0

[3]张玉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初探 .中国期刊网,2011.6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