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再建构”,践行“单元教学”

2020-03-17周澜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建构教材

周澜

摘  要:钟启泉教授指出,“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新旧教学的分水岭。笔者最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在构思二元一次方程起始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于是对教材进行优化,开展二元一次方程单元教学。本文记录该课的教学设计与精彩的课堂生成,提供研讨。

关键词:教材;建构;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188-01

1.“二元一次方程”教學设计

活动1:探究二元一次方程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列方程解应用题。

变式: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一次比赛中胜x场,负y场得到16分,你能得到怎样的关系式?

练习:

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教材编排目的性强,以球赛问题为背景呈现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定义二元一次方程,整体性较强。笔者借鉴苏教版教材的分步设计,让学生在预设的问题下感受二元次一次方程出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做铺垫。

3.教学反思

(1)以学生认知为依据,实现教材优化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改组,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越清晰,越容易提取,也就容易找到新知的固着点,新知若能从原结构中自然生长,则学习越轻松,自然,新的认知结构越牢固。基于这样的视角,二元一次方程组新课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基础上。教材中的球赛问题,学生已经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如何从一元自然过渡到二元,教材中弱化了这部分内容,直接引入另一个未知数y,呈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呈现缺乏连贯性,显得“生硬”。于是,笔者在教材的基础上,将问题进行变形,先寻找x和y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快速口答。根据方程的定义,已知这是一个方程,再次追问,学生会联系已经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生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通过问题更好地带入新知。

(2)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目标,实现教材优化

大部分教者在起始概念课采用反复变式练习,强化概念,让学生沦陷在题海中。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类比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采用单元教学,教学的后半部分也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笔者采用开放式教学,围绕整节课的“球赛问题”设定的方程组比较简易,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思维固势。学生的解法很多,顺着学生的思维,描述性地介绍“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既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又能顺利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从整体上让学生把握了本章节的知识脉络。

(3)以单元教学为方法,践行教材优化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李庾南实验学校。有幸接触李老师的以“三学”为导向的单元教学理论。单元教学是教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追求的是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是联系本章节1、2两小节设计的单元教学课。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的思维路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相较于原本教材中安排的第一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会显得更加丰富充实。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建构教材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