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2020-03-17王亚冲
王亚冲
【摘 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们生存的关键。可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环保观念的相对滞后,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研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具有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先是阐述农村污染的现状,掌握农村污染的程度。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针对农村的污染问题,了解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不当之处。再次,保护农村的环境,在治理方面我们的政府应该做出哪些有力的措施,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最后,在政府做到了应该做的,保护好了我们的环境,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政府针对农村经济转向工业化的预估不足
农村近几年的经济来源是依赖于农业转向工业的发展。但是粗放化的农村经济转向工业化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政府因对这些落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预估不足,造成了农村环境较大的污染。[1]十八大以来,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地方政府的审批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可是针对那些有可能会污染环境的企业,在数量质量上要有控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投资设厂的企业。地方政府在审批农村投资企业的时候,没有详细地考察相关企业,急于想让企业落户,以此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带动GDP的提升,正因为这样,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浑水摸鱼,偷偷潜入到农村这块“世外桃源”之地。高质量的审批手段至关重要,控制污染也不应该只在污染之后,更要在源头上治理。因为政府在审批上没有把好关,守好门,让污染企业趁虚而入,成为漏网之鱼。
(二)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不足
一方面农村环境保护监督法律体系不完善。想要农业利益有个大的提升,政府需要作出一些政策保护农村环境。政府要求各个部门共同合作,是因为保护环境是受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措施不到位。农村环境污染,不光有農民的责任还有政府的部分责任。因为政府是管理者,对农村环境的保护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我国近几年来有着对农村环境管理自主处理的探究,但是取得成果并不是很大,许多的实践并没有实际运用只是简单地停留在理论方面。有关政府并没有做好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没有注重在制定村镇建设规划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没有强调在强化环境保护内容方面的约束作用。[2]应该建立起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三)基层政府针对农村保护环境的文化建设宣传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一部分,农村的人口素质比较偏低,这是我国不可回避的现状。农民环保意识的不高,政府保护环境不负责,做一些表面功夫仍然没有任何效果。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保护都会受到农村人们素质的限制。现代化的农业操作,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村人们的高素质。但是现在的农村人们环保意识过差,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相对应的文化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的宣传工作还是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并且基层政府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先进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政府工作人员疏于对农民环保意识培养,没有起到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顺应时代的改变,政府应做出相对应的决策,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农村环保意识的文化建设。[3]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基层政府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
法律法规有时也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农村环境的措施。我国近几年来颁布施行了许多关于农村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但是还不够全面,有些法律难以实行,这就造成了法律的不完善。我国要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任务,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性。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在农村的生态环保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九大报告中也曾指出,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各种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强化农村土地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要建设美丽中国,必先建设美丽乡村。而要建设美丽乡村,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和引导。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体现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清新山水的持续发展理念。需要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真正成为维护群众利益,保护祖国绿色家园的重要手段。
(二)基层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污染问题的有效控制并增强投入力度
加强控制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污染,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对农村环保投入。国家要更重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还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发达国家对环保投入的比例非常大,通过种种研究证明了,想要管理农村环境恶化问题,就是需要在环保上加大投入,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需要更加的重视。[4]想要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环境的优良,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人们要重视环保产业发展,能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速度,资源还可以长时间的使用下去。美好和谐的双赢局面,是每个人所共同期待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指导工作。[5]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像国情观、政绩观和法制观。各级政府需要有正确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认识,这样才能拥有一个高水平的生活。
三、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意义
(一)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农民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根基问题,政府为人民所服务。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与当地环境不可分离,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一直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对农村环境问题更是不可忽略。只有提前的预防才能做好准备,处于不受被动的局面。所以,国家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必定离不开农村的建设问题,想要营造优美的农村环境,就要抓住农业产业结构整理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遇。要让农村人民都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对以后的小康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监督、设立专门机构等方法,可以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有一个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只要我们大家全心合力,共同为了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一定能建造一个绿水青山的家园。属于我们大家的共同乐园,一个全新而美好的地球。
参考文献:;
[1]孙翠.农村“零赋税”时代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郑大玮.新农村环境治理典型案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段碧华.新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M].金盾出版社.2010
[4]韩珺.中国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5]李蓓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