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整理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帮助
2020-03-17张颖
张颖
【摘 要】小学数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然而小学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错题整理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帮助有哪些,从而改变教学方案,让学生学会在作业和考试后进行错题整理。学生在进行错题整理时,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整理;查缺补漏;增加效率;提高成绩;培养习惯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以及之前课程的复习时,学生都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同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有方法有条理地学习小学数学,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笔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帮助。
一、帮助查缺补漏
小学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不认真的问题,当再次遇见同样的问题时,常常会再次出错。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缺陷,有针对地进行改正。学生在学习时很少会进行自我检测,所学的知识中有掌握不到位的地方,学生很难自己发现,导致在做题或是学习相关的新知识时,出现认知上的错误,这样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受阻。学生进行错题整理不能只敷衍于表面,应当条理清晰地做好记录,教师也要检查学生的错题整理笔记,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的漏洞,并加以改正。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批改后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小学学生在学习中会因为各种问题出错,比如粗心,混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进行错题整理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这节课的记忆,在做题中要细心计算。在复习时,教师让学生回看错题集,对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进行细致的讲解,前后多次学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在做题时保证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
二、增加复习效率
学生在小学时期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习方法,在复习时大多是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复习,对掌握较好的地方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对掌握不到位的地方复习不到位。看似很努力的复习,但是收效甚微。进行错题整理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错,在哪些地方出错较少,从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让复习效率大大增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使得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不能有针对地进行,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错题记录之后,就能对全体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教学中能提高带领学生复习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小学学生对图形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出错较多,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错题记录,让学生多看多想。在脑中构成一幅图画,这样才能熟练地掌握图形的运动与变换。学生在小学时对事物的了解非常浅显,对轴对称图形、旋转图形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间进行实验等方法只能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知识,但对图形的认知能力还是不足。教师引导学生记录错题时应当写出图形的变换方法,学生在回看时能清楚地理解自己出错的地方,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次遇见图形运动问题时就能轻松解决。
三、提高学习成绩
当学生不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做题时就会多次错在同一个地方,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压,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记录错题的意义是不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不要让学生对错题集有抗拒心理,在学生积极性较低的时候加以鼓励与劝导,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彻底地改正。教师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后,检查学生的错题记录,然后对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的纠错考试,再加以评讲和分析,学生就能掌握这部分知识,从而在考试中提高自己的成绩。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这节课时,教师要多看学生的错题记录,了解学生是因为什么而出错。小学学生在做题时容易粗心,也可能是对分数除法的方法掌握不全面,计算后忘记约分,导致在考试时失分。教师在查看学生的错题记录后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这方面还需加强的地方有哪些,在考试时应当使用什么方法来避免出错。学生在回看错题时也能明显发现自己在做题时的问题,再次进行测试时就会用心思考之前出错的原因,让考试成绩得到明显地提升。
四、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学生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学习体系,这时错题整理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体系。学生在学习时要预习、学习、复习,其中复习是最重要,但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复习是最有效的。不同的学生在记录错题后有着不同的想法,学生在复习时回看错题时会自然地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重难点和掌握不熟练的知识点。另外,学生记录错题之后,在同一个问题上出错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里错过,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当学生对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重点学习,对简单和掌握熟练的知识进行适当练习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的加法”这节课时,学生刚刚接触进位这个概念,在计算中容易忽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后,学生在计算时就会注意进位这个点,从而降低错误率。学生粗心的习惯会在错题整理中被慢慢地改正,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所有的课程都离不开细心。学生改正粗心这个问题,也是帮助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要在不因粗心而出错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学習。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后,学生就会自主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课程,在教师学生中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在小学期间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的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查错和纠错能力,让学生能事半功倍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够有针对地对课程进行编排,帮助学生学习,拿到更高的分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系,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韩忠军.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出错原因与解决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3)
[2]顾亚芳.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错题管理策略[J].华夏教师,2012(10)
(作者单位:德阳市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