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探讨及路径研究

2020-03-17杨君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8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健康心理

杨君明

[摘           要]  中职班主任的职责,除了在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在道德素质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之外,还需要依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对中职学生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其能够用更为积极的心态、更为客观的理论来面对学习、生活以及各类价值判断,从而为中职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路径。

[关    键   词]  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184-02

受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以及个性爱好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每一位中职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这种特殊性,通过及时与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诉求和烦恼,然后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生活和学习,从而为促进中职學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其中重要的就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在心理疏导和身心教育方面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其未来的生活幸福指数和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基于此,中职教师通过有效的、分层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小疙瘩,让中职学生逐渐摆脱焦虑、负面和孤独的情绪,从而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这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有效选择

当前,部分学生走进中职学校的原因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能进入理想的高中,所以退而求其次学习一门技术。部分学生会将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铭记于心,继而产生一些负面甚至自卑、孤独的心理,不仅不愿意主动再次投入学习中,甚至不会与人交往,情绪越来越不健康。基于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聊天,可以总结当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烦恼,并通过娱乐活动或者是个别疏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放下心结,融入群体中,养成乐观的心态,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1]。

二、当前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自卑感严重,无法克制自我情绪

部分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这些学生往往害怕不被老师重视或者是被家长指责,因此会存在一些自卑的情绪。或者是部分学生本身对职业学校存在社会性心理偏见,认为未来就业机会渺茫,找不到好工作等,也会出现一定的自卑情绪。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引导下,个别学生逐渐难以克制自己的焦虑,变得越来越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相处,甚至在内心深处存在一些偏激的想法,长此以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缺乏学习的动力

以往的心理调查数据显示,个别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中职院校,主要是因为不爱学习,想靠一门手艺走入社会。这些学生大多成绩不理想,而且缺乏学习自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经常出现懒散的情况,逃课的现象屡禁不止。再加上受一些社会心理的影响,部分家长也认为送孩子到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对孩子的管教也存在不足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三)敏感多疑

受家庭环境和网络化环境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在内心深处存在敏感多疑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教师或家长违背自己的意愿,便会变得不开心。而且这些学生往往对其他人的关注较少,所以也不会处理人际间的矛盾,独来独往的占大多数。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身边没有懂自己的人,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不了解自己,因此也慢慢地关上了心门,不愿意敞开心扉,所以变得越来越孤独。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言行和举止方面粗俗不堪,不懂得尊重和和善的道义,在某些程度上缺乏管教。

三、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忽视导致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

长久以来,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虽然设置了班主任,但是其主要职责依然以抓学习为重点,间歇地管一管纪律,没有认识到当下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甚至还有地区部分中职班主任教师以打压式教学为主要模式,一味地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突出学生之间竞争的矛盾。很多学生在这种高压之下,不仅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烦恼反而变得越来越多,不仅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心理矛盾的解决也具有不利的影响[2]。

(二)班主任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导致教学方法选择失当

全面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虽然部分地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和指导,但是依然有部分院校的教师存在经验不足以及能力不过关的情况。这就导致部分中职班主任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班级管理尤其是在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经验上的不足。例如,一些班主任教师虽然意识到部分学生有自卑的情绪,但是却选择在班级同学众目睽睽下直接开导自卑的学生;或者是忽视了青春期部分学生对异性存在的恐慌心理,在布置心理疏导小组的时候依然将男女同学组合在一起。这种存在偏差的心理疏导方式,不仅不会让学生排解烦恼和抑郁,反而会导致部分学生越来越敏感自卑,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可想而知。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于片面导致浪费时间和资源

部分中职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当前学生心理存在的个别问题,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以及日常工作的负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仅关注学生学习压力的疏导,没有从情绪管理的角度对学生开展分层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一来,教师每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都选择固有的一套模式,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压制,而且教育结果也并不一定理想,甚至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教师的升学压力疏导下反而加剧了,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四、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

当前受社会各种因素以及家庭氛围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存在早熟的心理,无论是在异性交往方面还是在情绪压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基于此,中职学校和班主任教师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尤其班主任教师要通过翻阅最近的资料、研究所管理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寻找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规律,并予以正确的引导[3]。

例如,有的学生无论课堂课下,都不愿意直视别人的眼睛,而且一到发言的时候就会惶恐不安和脸红。根据经验,班主任可以判断这些学生应该是内心深处具有自卑的情绪,但是针对每一位自卑的学生,还是需要进行针对性探访,如私下找其他同学了解,意识到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学习不好,有的是因为家长的打压,有的是因为对自己的外表或身材不满意,甚至有的是因为习惯使然。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教师都要进行统计并加以重视,通过针对性的疏导方式来帮助这些学生重拾信心。如针对学困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长期受家长打压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则要着重地与这些家长进行交流,使其能够意识到孩子心理压力的来源并加以反省和改进;针对对自己外表不满意而产生自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多用鼓励的方式来强化其自信心;针对一些从小养成自卑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则可以与班委联合制订多样化的班级活动,为这些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机会,使其能够融入班集体中,强化其自信的情绪。

(二)强化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班主任教师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主心骨,不仅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要强化要求,在与学生沟通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要多加留意。基于此,班主任教师要主动地寻找所管理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时下在青少年间流行的物品,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年轻的心态,以表率的作用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例如,班主任教师要多多注意自己保持积极的微笑,无论课上课下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都要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的进步要予以表扬,对犯错的学生也需要在纠正的情况下予以鼓励。比如在开展运动会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就可以亲自上阵为学生做一个表率,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长跑比赛,动员班级士气,以强化学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4]。

(三)采取有效方式,设置分门别类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所处立场不同,也会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矛盾各异。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过于片面或过于集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或者是分层的心理疏导。例如,在男女分类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正处于青春躁动时期的女同学,对其进行自我保护和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正确地看待并有效应对身体或心理发生的各种变化。而针对一些在行为上无法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学生,教师也不能进行强制教育,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和一些品行优良的学生组成互帮小组,在潜移默化中纠正他们的问题。至于一些在心理上存在偏激的学生,教师则要主动地一一关心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在温暖的语言和鼓励下敞开心扉,逐渐地倾吐烦恼、融入集体中,从而逐渐化解内心抑郁,拥抱美好的未来。

五、结语

中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仅要管理学生的成绩和纪律,更需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样性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要求班主任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强化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采取有效方式,设置分门别类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婧.试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8(5):67.

[2]陳中棋.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68-169.

[3]信忠义.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建设[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3(2):18-22.

[4]支玲.班主任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24):191.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心理小测试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