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知识需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构建立体时间概念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17王玲
王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接收渠道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兴趣点也更为多样,这是难得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学习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培养和加以保护的可贵品质.在2020年广泛开展的线上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为教学探索提供的时间、平台和渠道的支持,在二年级“认识时、分、秒”的教学中开展了分层次、多渠道、深拓展的教学实践,为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时间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网络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创新
一、针对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变化,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的认识与思考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伴随学生知识需求和智力发展的变化和特点,开展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职责.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现在的低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信息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和过去也有所不同.如,在“认识时、分、秒”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教师情境导入新课后,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时就有学生提问.
学生甲:老师,为什么要看这样的时钟呢?看电子表不是更容易吗?我们家客厅就挂着一个电子日历,看时间可方便了.
学生乙:老师,我爸爸的手表上有好多针,与老师的不一样.
学生丙:妈妈说我弹钢琴用的节拍器也可以计时,可是我在上面看不到时间呀?
……
这些是对时间的表现形式感兴趣,并有一些知识储备的学生.还有的学生会提问.
学生A:宾馆里挂着好多钟表,爸爸说,虽然指针指的数字都不一样,但都表示现在的时间.老师,那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B:一分钟到底有多长?为什么每次我的感觉都不一样呢?
学生C:小动物是靠什么知道时间的呢?
……
这些是对有关时间的概念和认知感兴趣,并有一些想法的学生.还有的学生会继续提问:为什么钟面上要分成12个大格、60个小格?心跳一次多长时间?
……这些学生则表示出对于人自身能感受时间有了一定的好奇心.
学生身上的这种变化是十分值得欣喜的.因为他们知识面的拓展,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质疑、思考是难得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学习品质,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培养和加以保护的可贵品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接受和需求的特点,并开展一些教学拓展活动.2020年大规模開展的线上教学也为笔者的相关教学探索提供了时间、平台和渠道的支持,所以在二年级“认识时、分、秒”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展了分层次、多渠道、深拓展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二、“认识时、分、秒”单元线上教学的准备与实施情况
(一)教学准备
为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并充分利用好网上教学可以分类指导和及时互动的优点,在教学活动实施前,笔者开展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摸查、学生兴趣点分析和查找教学辅助资料三项准备工作.在这一课开讲前两天,笔者将自己针对本课内容设计的网络调查问卷发送给学生,并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问卷有三个问题,分别调查学生对钟表的认识程度、对时间的概念和在时间方面的兴趣点.(问卷内容如下)
1.下面这些钟面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时间?你能认识几个呢?
2.请在家长的帮助下回答以下问题:
(1)你一般在什么时间起床: .
(2)今天的午饭你用了多长时间: .
(3)你每天大约用多长时间做作业: .
3.你最想知道关于时间的哪些知识: .(请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
经过统计,97名学生中,能够全部读出钟面表示的时间的大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都有基本的时间概念,个别学生时间感很强,有8名学生第2个问题给出了时间段.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大约分为三类:一是对计时工具及原理感兴趣(占52%);二是对时间的感受感兴趣(占43%),三是对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占27%);有的学生在三个方面都感兴趣.对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得出,学生在基本课程内容上有需要,但重在打牢基础和深化认识.除此之外,学生在立体时间概念的建立方面需求明显、迫切,主要兴趣点表现在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表达方式和人类对时间的感受和应用上.
因此,笔者根据分析的结果将97名学生分为6组,除全部进行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外,第1,2,3组补充了计时工具和计时原理的相关知识,第4,5组补充了时间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相关知识,第6组补充了自身感受时间的相关知识.每项补充内容笔者都进行了视频和文字的资料准备,还有一些内容的网络链接和搜索方法介绍.
(二)教学实施过程
1.网课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全面、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完成学生对基本时间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认识钟表、判断时间等实用技能.然后,笔者根据课前的学情分析,让学生分组形成相应的网上学习群,在不同的学习群中,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补充一些视频资料、文字资料、游戏活动等内容.如,在第1,2,3组的针对性教学中,笔者补充了沙漏、日晷、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知识,并截取了各种计时工具的录像给学生播放.在第4,5组的针对性教学中,笔者补充了动物、车辆、飞机等物体的速度比较,食物烹饪与时间关系等知识.在“认识秒”的教学中,当学生体会到1秒的时间很短时,笔者及时告诉他们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里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
飞机每秒约飞行250米
普通火车 每秒约行30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卫星每秒约飞行7900米
同时播放视频“动物运动会—速度的竞赛”.对于第6组的针对性教学,笔者则补充了时间与人体生物钟等方面的内容和相关视频.
2.分组安排课外学习和交流活动.
根据每一组学生的需求,笔者分别布置了不同的课外学习任务.如在第1,2,3组中,笔者要求每人选择一种能够计时的工具,通过在网络和书籍中查找资料,了解这种计时工具的原理、应用的领域;在第4,5组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学习、了解一个关于时间的知识;对于第6组,笔者则要求学生每人介绍一种不借助任何实物工具来大体判断时间的方法,如利用自己的呼吸、心跳等.所有同学都要做好向全体同学介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准备.笔者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总体掌握情况进行分析,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形成教学效果.
笔者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总结学生延伸学习的内容.将学生在交流中了解的不全面、不具体的知识加以补充,对错误和偏差认识加以引导、纠正,并为学生梳理出知识框架,帮助他们对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学习的不断深化、细化奠定基础.二是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突出的人和事,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勤于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最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和按时学习的良好习惯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这种短时间的实践和检验,笔者认为此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三个明显的效果:
一是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习分组建立在课前对学生兴趣点的了解之上,所以学生对于掌握好课内知识、探索课外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进行交流和讲授的同学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对自己選择的某个领域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在教学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3,而其中能够自主探索并回答问题的约占1[]5.经过教师引导、互动交流等教学实践活动后,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学习品质亦明显提升.在本课结束后,经统计,能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并主动提出问题的人数约占总数的2[]3,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自主找到答案并与其他同学分享的占到了1[]3.
三是形成了教学相长、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推荐,有部分同学在课内交流环节由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贴合大家的兴趣点等原因,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好评,也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其他同学参与到对知识的探寻和交流中,形成了全员积极参与、人人争当“小老师”的良好氛围.有的学生准备充分、思维开阔,所讲授的内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角度对笔者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以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反思
笔者通过实践教学认识到,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应更好地把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规律.线上教学使家长更容易观察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学习能力,更直接地把握学生能力生成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就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也使得沟通更为有效.同时,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也能及时、广泛地了解不同家庭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优缺点,通过及时的沟通与指导,逐步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是要注意发挥课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为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个性化需要,给学生补充大量富有吸引力并具有科学性的知识,在这一方面的开放教育为笔者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三是应更好地突出统一教学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特点.教师抓住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和规律,广泛地开展个性化辅导,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堂特殊的课,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奠定他们的数学思维基础,以及下一步学习的持续提升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