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元”模式下旅游服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的分析

2020-03-17单晶晶储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8期
关键词:实训室校企实训

单晶晶 储慧

[摘           要]  对中职学校旅游服务类学生来说,校内实训基地的实用化对其专业技能的训练能够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从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政策出发,借助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方式和体系,利用中职校内实训室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训,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双元制;实训室;旅游服务;仿真模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014-02

近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逐渐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及“龙头”。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短缺,究其原因也是长期以来在学校的教育中重视理论多而实践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为了培养毕业即能就业的“成手”,同时减少企业的负担,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很好地掌握旅游专业的实践技能。

一、我国旅游服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研究

(一)国家政策研究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在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训及职场实践交互共融,可以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环境。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

该《方案》还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職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借助文化源动力,实现“文旅融合”,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文旅融合”是一种以传统旅游业为基础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旅游服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现状

我国中职学校旅游服务类专业是比较成熟型的大类专业,涵盖旅游服务、导游服务等细分专业。由于其特定的专业性质,除了课堂固守的专业理论课教程之外,必须配同可以实现相关实践操作的实训室,方可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有着提升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各个中职学校的实训室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区域特色、政府导向和学校支持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有的中职学校相对保守,认为实训室的作用不大,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决定因素都在课堂,在于专业课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所以不愿意在实训室的建设上花费过多,只是建设了简单的设备构成的实训教室。科技水平发展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殊不知这样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与时俱进的需求。有的技能水平也许在学校学会了,但是毕业进入社会之时,发现已经被淘汰了。

仿真模拟教学在当今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比较火热,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实战操作”,将枯燥的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学生活动,不但学生参与度会提高,而且教师通过对相关平台、软件硬件等设备的学习,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有些中职学校就会考虑到社会的发展、行业变化的速度,尽量跟上步伐,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建设校内实训室,甚至还聘请相关企业的精英管理者来学校实训室授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生在实训室受益,而且教师可以摒弃教材中的旧知识点,实时更新。在我国好多城市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旅游服务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较为成熟的学校选择了很多不同的软硬件设备,在整个国内都是比较前沿的:导游3D情景实训室,教室利用前后都投影的模式,学生通过站在教室后面的蓝布上进行某某景区的讲解,可以达到人物投射到教室前面的投影仪里面,展示出来的即是学生就在景区实景中进行讲解;模拟导游微格实训室,可以在学校里面设置多个小教室,每个小教室只需容纳一台电脑和一个学生即可,学生对着电脑进行导游词的讲解,同时讲解的音像就录制到了电脑里面,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查找不足并加以改正;有的学校甚至设置了旅行社的营业部,真正达到对外营业,为学校创收的同时可以使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实战,真正达到了校内理论课学习,到实训室技能操作练习,模拟导游讲解,最后进入营业部直接实战的过渡。当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即可马上进入旅游企业工作岗位,甚至不需要实习期即可胜任。这样的校内实训室才真正地实现了它的意义。

二、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专业理论课固然重要,但是专业实训课才是提升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结果的检验渠道。通过实训教室的实操,可以将理论课的内容付诸实践,尤其是可以提供仿真模拟教学的实训室,将学生带入仿真情境中。通过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旅游业需要更快速、实用性强的服务,及时将新技能、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当中,强化学生的实训工作。旅游服务类专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一)可以促进学生对职业角色的认识

中职校内的实训教室如果加以充分利用,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达到提升学生技能、解决不同问题的目的。即在实训教室教学中,根据现有的设施设备和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难度,设计一些在此项服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小组探究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分析该问题并解决。学生既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由陌生到熟悉,也为今后入职缩短了适应期。

(二)可以与社会有效衔接

聘请相关企业的精英或专家进入学校实训基地进行兼职授课,也可以通过校内选派相关专业课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至少一个月,通过实战工作的任职,了解和掌握当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适时地调整学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专业设置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的相关建议

对各中职学校来说,对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可以收获以下专业性建设。

(一)注重对校内已有实训基地进行建设与实践研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员工;企业与工作任务,实训教室与课程任务。创新实现“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在仿真的实训基地优化实训资源。

(二)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实用性

鼓励学校旅游服务类专业课教师尽量多地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后及时地在实训室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这样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旅行社实习流失率,保证学生稳定的就业率,体现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模式。

(三)学校聘请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全国优秀导游员等业内精英来学校授课,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从目前市场供给的产品看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旅游产品的需求,原因是文化旅游人才缺乏所致。因此,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培养更多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级旅游人才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要求校内专业课教师要利用没课的时间多听兼职教师的实训课程,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制订完善的实训教室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实训室的要求和质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研,我校旅游服务类专业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实验、实训与社会服务相融合的实践体系专业特色,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由于我校的旅游服務类专业各实训室基本涵盖了旅行社、酒店内部各个部门需求,因此旅游服务类专业的各个教师均可以按部门、按岗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借鉴德国“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等软硬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旅游服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小芬.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文化性融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6).

[2]李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标准”实践研究:以“导游实训教学方法创新”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04-107.

[3]叶宏.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研究: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为例[J].品牌,2015(4):260, 262.

[4]张莉.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考[J].管理观察,2010(33).

[5]焦金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4+2”两位一体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59-162.

[6]张丽荣.基于企业发展的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之路: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4(2):119-120.

[7]刘婷.高职通识教育《人际沟通技巧》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实训室校企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