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2020-03-17沈继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沈继春

【摘要】数感是人对数及数的运算的一种感受,对学生更为快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那么必然有助于深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进而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既要对数感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又要对培养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如此才能有效落实数感培养策略.因此,本文从情境引入,建立数感;连接生活,感受数感;实践训练,提升数感;合理类比,锻炼数感;合理反思,强化数感;有效评价,深化数感六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策略

引 言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和定位仍然不够准确,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更使学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攻克.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伴随着数感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这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就是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情境引入,建立数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那么一定会对学生初步建立数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数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要让学生了解、建立数感,教师就要做好前期的引入工作,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数”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中.教师借助情境引入能在极大程度上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数感,笔者非常重視对情境的创设,借此将学生引入对“数”的学习中.因此,笔者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再明确想要创设的情境氛围以及创设的方法.在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之后,笔者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小数,如0.1、0.5、6.9等,并询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些数?知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在给予大家充分的时间思考之后,笔者可以以自我推荐的形式邀请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在这一期间,有的学生指出这些数在笔芯上见过,也在超市见过,而大家的回答也迅速将学生拉入小数的情境中,从而为之后数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显然,小数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在固定情境中的显现,学生的注意力和了解程度都得到了增强,进而对小数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生积极性十足地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小数进行读写,并从实际情境出发让学生进行尝试和练习,进而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连接生活,感受数感

在熟悉的生活范围中,学生能更好地体验、领悟数学,这对学生感受数感的存在,并有效提升数感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数学问题转移到生活问题上,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能让学生的观察、推理、探究更加有“形”,并且能在理解“数”的基础上展开记忆和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能让小学生真正得到数感上的培养.

以“运算定律”的教学为例,考虑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感受数感,笔者决定将教学与生活相连接,以达到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目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化问题,再邀请两名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在这一期间,笔者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写有“苹果”“梨”的两张卡片向大家进行展示,分别向第一名学生分发3个苹果,向第二名学生分发4个梨,并要求其他学生进行记录.同时,笔者可以向第一名学生分发4个梨,向第二名学生分发3个苹果,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对两个人的总量进行比较,说一说在比较中发现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在“3+4=4+3”的式子中了解到两个数相加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可以借助去超市买东西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在三个数的加法计算中,先将前两个数相加或先将后两个数相加,最终的和都是不变的.通过较为简单的生活化信息的渗透,学生能对“数”的运算更加快速、有效,这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实践训练,提升数感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完成的,实践训练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一个数学知识可以衍变出多种不同的问题,而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数感的过程.为了实现数感培养效率的最大化,教师可以先结合教学内容和基本学情明确实践训练的内容,再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训练中,学生既能动手操作,又能对问题展开共同探究,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感的培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务必将实践训练落实其中,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在训练中发展数感.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为了提升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训练的落实.因此,在教学之前,笔者可以为学生准备诸多与其相关的训练内容,使学生明确训练的时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可以先带学生回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再向学生展示一张超市购物的小票,小票中涉及诸多物品的消费金额.在学生观察之后,笔者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保鲜膜和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钱?牙刷比牙膏贵多少元钱?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能有意识地根据小票内容列出加减算式.在这一期间,笔者可以利用竖式渗透加、减法的运算流程,指出需要注意的点,如列竖式时的小数点要对齐、小数末位的0可以省略等,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应要求学生根据小票提出问题,并自行解答.一段时间过后,笔者可以开展一场小型的讨论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展示,从而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对“数”的感知深度,促进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合理类比,锻炼数感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而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机械地应用记忆方法只会让知识越积越多,不仅会大大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让其以再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是一项必要的措施.当然,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本身也是培养良好数感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总体分为几个大的模块,同一模块的知识之间不仅有着递进的关系,很多时候其蕴含的内在数学道理也是共通的.因此,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将其与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固定的数学道理推导出新的知识,以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切实锻炼学生的良好数感.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除法为类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教师可以展现“2÷1”这一算式,让学生回答其表示的意义.因为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所以很容易得出这一算式表示的意义,即“将2分为1份”.当然,教师也可以多展示几个算式,如“4÷2”为“将4分为2份”;“9÷3”为“将9分为3份”;等等.在复习前置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本节相关知识,如在PPT上显示“1÷2”,让学生回答这一算式表示的意义.虽然学生有所疑惑,但还是会向“将1分为2份”的方向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借此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探究这一算式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根据与之前知识的联系,学生也能快速得出分子与分母各自表示的意义.这样一来,通过合理类比,教师能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感.

五、合理反思,强化数感

“学而不思则罔”,合理的质疑与反思是通往正确答案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现代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而小学生思维活跃,这也就导致虽然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有着较强的主动性,但在探究活动之后,学生很少充分地反思.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职能由知识的传授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而在探究活动之后,教师需要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一方面能让学生检验自身求得结果的正确与否,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质疑和反思的习惯,对学生长时间数感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积极构建质疑、反思的练习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简单应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物品.有些学生回答:“我养了三分之一只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直接否定学生,而向所有学生提出质疑:“你们认为这样表述对吗?”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到这一表述方法的错误,即活着的鸡是不可分的,是不能用分數表示的.同时,教师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还有什么类似这样的错误表述吗?”学生积极回答,很快就得出了“我养了二分之一只狗”“我们小组有三分之十人”等错误答案.而通过这一活动,教师不仅能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能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直接将一个错误拓展为一个种类,这对学生在生活中正确理解和应用分数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一来,通过合理反思,教师能帮助学生有效强化数感.

六、有效评价,深化数感

作为一项较为抽象的数学能力,数感的培养无疑需要学生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在现代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一系列方法都是立足于兴趣激发提出的.这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然而,从教学评价方面来说,其还是以教师为主,以考试为准.这与当代的教学方法相悖,甚至阻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几乎没有益处.在现代教学中,评价的方法要与教学的方法相适应.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那么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有效激趣,利用各种素材激发学生对数感的认识,还要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入针对学生数感的评价指标,以提高学生对数感的重视程度,切实深化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关于搭配的探究活动,如课本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搭配计算两位数中有多少个位与十位不相同的数,在学生完成这一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三位数中有多少个位、十位、百位不相同的数,甚至拓展到四位数.而在完成活动之后,教师可以以表格评价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卷面测验.在表格中,教师需要构建活动态度、合作效果、项目结果、方法创新等多个指标.同时,每个指标都要分为学生、小组长和教师三个评价栏目.其中,在所有指标中,创新性有赖于学生数感的发挥.这样一来,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师不仅能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自己,还能充分地对学生进行数感方面的评价.

结 语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恒心和毅力.同时,数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将抽象化为具体的过程,是带学生了解“数”的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课堂的灵活度,再辅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对小学生数感的有效培养,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南万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甘肃教育,2017(21):99.

[2]张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7(7):36.

[3]毛立生.探析在数的认识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25,117.

[4]杨虹,王璟芳.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辽宁教育,2017(21):95.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