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3-17周蜜蜜
[摘 要]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探索全新的体育教育人才专业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适应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素质需求。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开展项目驱动的多能一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希望对推动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106-02
开展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改革,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体育专业教学模式。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高等院校改革的深入,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实践对体育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对当前我国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对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一专多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特点与局限性
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经过多年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体育界逐渐形成一专多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专多能”指的是掌握一项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了解相关其他运动项目的技能。在过去几十年的体育教育中,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这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特点是具备较强的专项体育技能,但是其他运动项目较弱,专业理论学习不足,长期以来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把专项技能训练作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其他运动的协同发展,不重视理论基础学习,这样就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运动技能较为单一,学科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体育人才培养质量。这与当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重视专项运动技能训练,而忽视其他学科知识教学有关。虽然近几年在不断修订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削减专项训练的课时,但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思想仍然影响当前人们的教学理念。在一些院校,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比较普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就应当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1.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改革的一个方向。让体育人才具备专业的扎实基础,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
2.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
由于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这就需要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开展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时,就要实现教学与训练并重,为我国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全能型体育专业人才。
3.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学科建设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而随着体育人才培养的分化,逐渐形成培养对口专业人才的局面。同时随着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交叉学科研究也日益成熟,大量的新型体育项目走入校园,培养多能一专型人才也成为体育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项目驱动的内涵
项目驱动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和预算内达到预期目的。驱动指的是在实施项目时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在项目驱动下,要根据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探究全新的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体育人才服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三)多能一专的内涵
多能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的教学思想,与传统的一专多能教学模式有所区别。它是在学生体育素养全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某一项或几项专项训练,这里提到的“多能”既包括各学科知识,又包括运动技能。
1.学科知识
根据教育部新课标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多能一专人才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基本要求,即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基础体育知识;能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基本的体育现象,对体育运动进行指导;能适当进行体育学科的拓展;此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
2.体育技能
在体育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全方面掌握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包括常见的运动项目;熟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滑冰、瑜伽等;能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专项。
三、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实施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教学就需要坚持创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1)要把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放到第一位,这是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2)要追求學生的全面发展,适应体育改革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要把培养全方面体育人才的意识贯穿到实践教学中。(3)要重视体育人才的全能性和多样性,避免过于单一化。(4)还需要纠正当前一些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过于重视运动专项技能的观念。学校是教学机构,并非专业的训练机构,不必要求教师在某项运动上具备较高的专项水平。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而开展一些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则是教育活动的补充。
(二)学科知识和运动技能协调发展
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时,尤其是在培育中小学体育教师时,不能做到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同步协调发展,也是制约体育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是培养多能一专体育人才的理念之一,这里提到的学科知识并不是狭义的体育学科知识,还包括与体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如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等,在体育运动中需要用到的基础学科知识,还要学習其他学科内容,如心理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外语等,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常规技能训练,降低专项要求
体育运动涉及方方面面,而体育教学工作涉及许多内容。在进行体育人才培养训练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运动技能,紧跟体育运动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体育素养。在技能训练方面要加强常规运动技能训练,各方面体育运动都要有所涉猎,要弱化专项技能训练,凸显人才的多能,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要适当调整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减少运动专项课程的课时,适当增加常规体育技能训练的学时。同时,要建立配套的评价机制,除了采用课程考试的评价方式之外,还要有多样化的专业比赛制度,通过比赛来促进训练,形成良性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覆盖学生所学的全部运动项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项目驱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人才培养体系。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健康为主的项目驱动训练原则,通过项目驱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2)突出专业素养原则,明确体育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3)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在项目启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二)驱动项目的选择
为了构建体育人才项目驱动体系,结合体育专业课程设计以下模块:职业规划、素质教育、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招聘考试模拟模块。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三种基本方式。
研究工具种类包括调查问卷与专家访谈提纲。问卷与访谈提纲严格依照依据性、合理性、科学性、可信性、可靠性的原则予以编制。
(四)驱动项目安排
1.职业规划大赛
目标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培养职业意识,对人生进行科学规划。在新生入学后,每年十月由专业负责人讲授职业规划课程,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完成任务后进行作品展示,对优秀的职业规划作品进行表彰。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目的要让学生心怀感恩,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在每年的十二月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开展感恩教育,采用集体观看教育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录制“我最爱的人”短视频,进行心存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
3.专业技能竞赛
专业技能竞赛安排在每年二月,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为主要目的,对象为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同时,建立体育专业技能大赛评委会,进行专业技能比赛。原则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至少一个项目,进行相关练习和汇报演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4.教学技能大赛
教学技能大赛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教训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体育教师后备人才。每年四月安排三年级学生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以个人为单位录制说课、讲课视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技能比赛,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
5.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为了推广全民体育健身,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安排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策划和推广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社会实践。由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6.招聘考试
通过模拟招聘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掌握应聘技巧。可以在每年六月份安排模拟招聘会,用类似招聘节目的形式,组织大四年级的学生参加比赛。评委教师由专业课程教师、一线的教学名师以及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组成。
五、总结
构建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奠定基础。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如经费投入过少、方案设计理想化、实施时间较短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要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宇丹.创新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8-19.
[2]朱祎娜.“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
[3]周红萍,苏家福,张娟,等.体育教育专业“四轮驱动协同育人”模式与机制探索[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1):91-94.
编辑 赵瑞峰
①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项目驱动多能一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QN2019011),基金项目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简介:周蜜蜜(1985—),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教育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