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纬82度站岗
2020-03-17詹妮弗·金斯利丁颖
詹妮弗·金斯利 丁颖
夏天,夜晚非常暖和,人们可以光着膀子坐在外面。他们所在的地方叫“北站(Station Nord)”,是丹麦的军事和科学站。尽管此地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距离北极575英里,却仍给人一种度假的感觉。太阳环绕在上空,远处的发电机嗡嗡作响,偶尔传来两只格陵兰犬的叫声。
|“完美”的科学站 |
地球上很少有这样的地方,前脚你在房中醒来,悠闲地喝杯咖啡,后脚就得开门步入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乳白天空”(极地的一种大气光象)、极度寒冷、四处弥漫的大雾和长达数月的冬夜。
低温环境下,在冰川旁吃午饭是一件很匆忙的事,必须用热水解冻食物并快速吃掉。
北站主要用于日常科学研究。北极的变暖速度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快,对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人来说,这个基地有其独特的科研优势:它地理位置偏僻(接近北纬82度),位于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内,而且有飞机跑道,便于抵达。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对全球造成极大影响: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运转的巨大冷源之一,随着气温上升,海上浮冰加速融化,这一冷源也濒临崩溃。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地方,他们可以从冰层、海洋和大气中收集数据、测量变化。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帮助他们预测地球即将发生的事情。
常驻士兵正在铲雪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客人。
夏季某个周六的游戏竞赛活动
| 常驻人员的“家”|
平日里,六位士兵负责北地的日常运转,这里就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家。
北地有二十几栋建筑,包括工棚、车间、发电机棚、厨房和社区中心。为了预防火灾,单一用途的建筑物四处可见。这里地缘辽阔,处处充满危险,但又景色独特。常驻人员负责清理跑道,打扫营房,给飞机加油,确保食物装上运输机,还要从附近的冰川湖取水回来。除此之外,還需检修设备。冬季,六个人加上两只狗要在这里独自生活好几个月。他们通过卫星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和短信,每人每个月都有电话津贴。
长久以来,北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如果你聚餐迟到了,你需要在某天为大家烤一个蛋糕。每周六晚上都有盛宴,一共三道菜。所有人都必须打领带或穿裙装出席,如果你像大多数新手一样初来乍到,没有带领带或裙装,你可以利用基地现有的设施,把你能找到的任何东西做成出席盛宴的服装,包括木头、电线、书籍或茶叶袋包装。厨房的墙上展示了许多以前穿过的成品。士兵马斯·亚当森说,周六会让自己觉得“回到了家人身边”。
春季到秋季,士兵们将接待多达60人的国际小组,这些小组由科学家、辅助工作者、飞行员、工程师和军事人员组成。每年夏天人多的时候,士兵都会挑一个周六组织一年一度的烤猪聚会和游戏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一场长矛比赛:两人一队,每队有一辆三轮小货车和一支木制长矛,选手们必须将长矛刺入吊绳上的圆环。随着比赛的进行,圆环一轮比一轮小,选手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这种质朴的游戏让大家凝聚到了一起。
| 重要且危险的工作 |
在北地,工作时间长,后勤工作也十分复杂。身处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人们时不时会遇到风险。
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托马斯·克鲁姆本驾驶着极地5号调查机——一架改装过的涡轮DC-3飞机——在距离冰面200英尺的高度飞行,同时在距离冰面仅50英尺的飞机电缆上拖着一个类似鱼雷的传感器,利用极光和电磁技术来计算卫星图难以测量的夏季海冰厚度。这项工作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克鲁姆本说:“有时,我想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观察下我研究的对象,可这真的太难了。”可想而知,研究人员为了弄清海冰的厚度和雪地反光的强度付出了多少努力。所有数据将被编入气候模型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中,这些程序通过方程式来预测持续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1. 德 国 科 学 家 托 马斯·克鲁姆本 ( 左 )、丹麦士兵马格努斯·林斯特龙正在统计数据,旁边躺着一只灰色的格陵兰犬。
2. 极地 5 号调查机
3. 氦气球测试
4. 手持 IceCube 探测器的研究助理诺拉·弗里德
其他研究人员会放飞探测氦气球,用来测量空气流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最底层的黑碳量;挖坑利用IceCube探测器计量海冰上的雪粒子的比表面积——因为雪的结构决定了它对大气变暖的作用大小;或者在格陵兰犬的陪伴下整晚盯着仪器提防北极熊出没。驻地犬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情。“它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常驻士兵杰斯帕·尤尔·汉森说。
他们不断收集的信息将有助于解答气候变化引发的问题:我们的星球将会发生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收集各地多年的数据才能得出。26岁的研究助理诺拉·弗里德说:“我不得不向我的孩子们解释,尽管我们知道北极冰层将全部融化,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为此感到难过。”
汉森在厨房外和格陵兰犬打招呼,研究员托拜厄斯·多思则在厨房内看着这一温馨画面。
在北地,每个人都团结一致、相互配合。乐观的汉森说:“在这里,你的劳动成果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及时回应,在老家可不会这样。”
[译自美国《国家地理》]
编辑: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