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化”语境下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创新路径研究
2020-03-17刘华欣刘苹
刘华欣 刘苹
【摘 要】随着智能技术被不断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新闻传播的“智媒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作为由智能技术驱动的新闻传播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社会在提供更多传媒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职业要求。本文从“智媒化”语境出发,总结高校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模式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传媒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及转型路径。
【关键词】智媒化;传媒人才;职业化;创新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全媒体人才职业化培养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GJJG366。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出现了智能化趋向,“智媒化”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体发展形态。我国学者彭兰认为,Web2.0之后媒体变革的起点是移动互联网,更大的趋向是媒体智能化,即智媒化。[1]“智媒化”是指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立足于共享经济,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认知盈余,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自强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的新的媒体发展形态。作为由智能技术驱动的新闻传播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以专业媒体为主导的专业生产模式将逐步被多元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所取代,社会在提供更多传媒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职业要求。
本文从“智媒化”语境出发,思考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化改革转型路径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深刻认识新闻人才培养的困境,明确新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探索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前提,洞悉新闻职业发展新方向,兼顾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在传统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方式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才是正确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智媒化”语境下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智媒化”传媒发展背景
在技术浪潮的影响下,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作、VR交互体验、算法推荐等智能技术被应用于信息采集、内容生成、信息呈现和分发等新闻生产环节,人工智能引发了新闻生产的巨大变革。传感器技术变革信息采集方式,机器人写作改造新闻内容的生产环节,VR/AR技术再定义信息的呈现方式,智能算法推荐创新内容分发环节。这些变化预示着新闻报道的智能化趋势将彻底改变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和机制。
此外,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也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指出,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面对以“智媒化”为技术主导趋势、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传媒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出现了人才培养滞后、人才产需不对位等较为严峻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应全媒体时代、“智媒化”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是各高校新闻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智媒化”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的困境
唐山师范学院新闻专业骨干教师于2018年通过走访调研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新闻专业办学情况发现,传媒人才培养困境是各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共性困境,即便是在沿海经济发达、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也同样存在。造成新闻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材陈旧,师资结构不平衡
教材陈旧老化,书内知识与现实脱节,学生吸取不到必要的养分,无法满足就业要求或“智媒化”语境下新兴传媒公司的工作要求。教材更新过程繁琐,更迭速度过慢,成为高校师生共同面临的困境。学生从陈旧教材中汲取的知识被飞速发展的环境所淘汰,使众多学子在学习与实践中产生诸多困惑,进退两难。部分高校教师整体学历与职称偏低,自编教材动力不足,数量也较少。
同时,师资结构的矛盾突出。第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原有教师转型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转型的認识不足、准备不足,对教师队伍“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艰难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新进教师缺少行业实践和工作经历,业界实践经历不多。第二,具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行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第三,来自业界的兼职教师总量相对不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缺少整体设计,缺少具体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智媒化”新闻生产方式颠覆了原有教学经验
传媒智能化是智能技术与新闻业结合的产物,为新闻生产和内容创业提供了明确的未来指向。以“技术融合”为支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勃兴。在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业正经历新一轮的颠覆与重构,逐渐步入高效、集约、自动化的“智媒时代”。[2]“智媒化”语境下,媒体竞争压力空前,媒体竞争激烈且信息日益碎片化,媒体人融合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自动化新闻正是新闻生产智能化在现阶段的体现,其所引发的传媒变革不仅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新闻传播理念产生影响,而且对媒体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受众和社会舆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其原有传统媒体已成为新媒体新闻源主体。报纸、期刊、杂志市场份额下降,部分传统媒体人转型投身新媒体行业。新媒体出现并且迅速扩大影响力的时限越来越短。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迅速向个性化、多样化和信息泛滥化发展,互联网催生了微信订阅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将使得高校新闻专业原有传统媒体的教学经验被颠覆。
3、教学实践设施不足与校企合作意识淡薄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实践性课程较多,随着近些年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实验实践教学的要求显著提高。而媒体技术的快速更迭,使得部分高校在媒体实践教学设施更新方面跟进乏力。融媒体新闻中心实验室并没有在大部分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快速建设,甚至是专业排名全国前十的院校也并没有能够普及。而更多的院校甚至没有独立的专业实训室,教学设备明显不足,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量比较大,设备的流转导致损坏,缩短使用寿命,使教学设施缺乏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校内资源整合度不够,管理单位与教学单位部分地方脱节,导致实践类课程安排不顺畅。
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社会教学资源利用意识不强,闭门办学思想较为严重,对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思想把握不够,欠缺争取社会资源的内在动力等问题,校外办学资源开发较少。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没有建立起学校、企业、地方政府紧密、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校企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主要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在人才培养的有些环节,企业、行业参与的深度不够。
二、“智媒化”语境下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的创新路径
“智媒化”语境中新闻传播业的生态重构,将有可能导致其自身陷入“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反思新闻业“自我”迷失的技术逻辑,重新找回自我并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智能技术,是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3]在“智媒化”语境下,结合高校的现有资源,探索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的创新路径大致如下:
(一)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当前新闻环境变化较快,高校新闻专业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实践方式为企业培养新闻人才。校企合作既尊重新闻传播学的办学规律,也结合本校的目标和实际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探索,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看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强调新闻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加强合作,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完善校企、校地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办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唐山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与唐山劳动日报社、唐山电视台、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学校以社会媒体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媒体环境的毕业生,而不是培养只会读书,不会实践的毕业生。媒体单位挑选业务能力过硬的学生到媒体实习和工作,形成校企之间的人才良性培养机制。2018年9月,唐山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今日头条”合作,共同建立了新闻人才培育机制,激发本专业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截至2019年1月,已有200多位学生在“今日头条”平台学习,实践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二)“三位一体”打造特色专业
“找准特色,迎合行业用人需求。”[4]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以澄表示,“应该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注重符合某一单一媒介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融合媒介对发展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大势所趋。将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目标要求进行对接,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职业规划教学紧密结合,探索新闻专业职业化改革转型路径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不单是专业媒体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有大量需求,各行业都需要这类人才从事信息发布、形象宣传、技术推广、产品推介、整合营销等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新闻专业除了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外,还要充分依托和整合学院优势资源,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争取开设部分与未来新闻工作相关的专业。广播电视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基本能力的专门人才将大受欢迎。对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表示乐观。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不再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唯一出路。[5]许多大型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都需要新闻学专业人才来负责公共关系处理和对内对外宣传。此外,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写作、行政和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三)注重职业化活动与引进外聘教师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践行“开放式办学”的教学理念,积极让学生投入到职业化活动中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与校内外各主要媒体、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等传媒机构合作,共建媒体实习基地。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媒体实习基地一内一外,形成互补平台,为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案例教学保障和实习基地保证。
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新闻采访课程,可开展模拟新闻发布会活动,让学生分别饰演新闻发言人、记者,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抢提问、抢发稿、抢发布的流程,这对学生是一个非常全面的锻炼。
以赛代练,激活实践教学。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赛学互动,通过组织承办大型比赛和积极带领大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比赛,有针对性地调动大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在比赛中开拓学生视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比赛的过程中收获课堂以外的见识与能力。外聘教师,以讲座、授课等方式,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带来一线的职业培训。让学生接觸新闻业最前沿的职业信息,熟悉新闻业的业务流程,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
(四)跨专业合作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传媒工作岗位日趋分化,并向多元化、复合型转变。除了网站编辑岗位外,还出现媒介策划、新媒体运营、动画编辑、音乐剪辑、视觉传达设计、数据挖掘、微博微信编辑、危机公关等细分化的工种,适当地增设新媒体导论、新媒体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编剧等课程,应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上要利用跨专业的交叉互补,满足跨界融合发展需求,这样能使各专业之间的单项优势变为综合优势,形成取长补短和彼此促进的合力。
结语
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顺应媒体发展潮流,积极寻找自身教学存在的短板,深刻认识新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不断探索新闻人才职业化培养新路径。借助新闻采编渠道的多元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与传媒行业做好对接,力求培养出有素养、懂新闻、会写稿、能制作的采、写、编、评合一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注释:
[1]彭兰.智媒化时代:以人为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0-15(05).
[2]李曼玲.传媒智能化趋势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3]夏雨禾.“智媒化”语境中的新闻传播——对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关系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9(05).
[4]李华.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J].传媒论坛,2018(01).
[5]左达超.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J].传媒论坛,2018(15).
(作者:均为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