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评论记者的“脚力”不能“短腿”

2020-03-17孟亚生

新闻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脚力党报

孟亚生

【摘    要】目前,不少党报十分注重增强评论记者的眼力、脑力、笔力,但轻视评论记者的调研、采访,使评论记者的“脚力”成了“四力”的“短腿”,导致评论记者撰写的评论作品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隔靴搔痒、缺乏实效性,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苍白无力、缺乏战斗性。本文分析了党报评论记者缺乏“脚力”的原因、表现,从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政策倾斜、破“潜”立“明”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评论记者“脚力”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党报;评论记者;脚力;深入一线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党报引领社会热点、发挥舆论导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评论明辨是非、激浊扬清、弘扬正气。党报评论记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报纸评论的质量。不少党报为了提高评论记者的水准,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由于轻视评论记者的“脚力”,导致评论作品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战斗性。

一、当前党报评论记者缺乏“脚力”的种种表现

(一)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调研

不少党报很重视评论记者的理论学习,注重用理论武装评论记者的思维。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时俱进,有目的地要求评论记者既要注重学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进展,又要注重读理论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研机析理上花精力;在学习方法上要求评论记者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及时跟进学、前后对照学、循环往复学,等等,做到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在学习组织管理上,强化对评论记者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考核、奖惩;在学习载体上,注重线上学与线下学结合、集体学与个人学结合、专家讲座与小组讨论结合,等等。

然而与重理论学习相比,一些黨报轻视评论记者的调研、采访。一些人认为,信息化时代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评论记者往往打打电话、发发微信、敲敲键盘,就能完成一篇评论,何必煞费苦心、车马劳顿调研、采访?一些报社认为,新闻采访是条口记者(包括机动记者、调查记者)的事,评论记者采访调研,会引起记者之间的冲突,增加记者管理难度。一些报社除了理论学习以及务虚会议让评论记者参与采访外,将评论记者大部分时间圈在办公室内,足不出户写稿。

(二)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

新闻记者采访的过程,其实就是新闻材料搜集的过程,新闻素材包括第一手素材 (现场采访笔记、录音、录像等)和第二手素材(简报、情况汇编、领导讲话等)。一些评论记者虽然重视采访、调研,可只重视搜集第二手材料,甚至一些评论记者将搜集到的第二手素材分成政策类、理论类、史料类、经验类等,涵盖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新闻报道、工作总结、重要理论文章以及最近热点话题等内容,觉得这些材料对写评论帮助很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不少评论记者轻视第一手素材的搜集,认为到现场采访、搜集的数字、材料,还要想法设法向有关权威部门去核实、佐证,且写评论文章时这些第一手素材因为缺少权威性,几乎用不上或用得很少,既费力,又不讨好。

(三)重“身入”,轻“心至”

一些评论记者虽注重调研,但爱走“常规线路”,只看“盆景”,不看“森林”,满足于“蜻蜓点水”“飞轮观花”。注重迈进群众的门槛,但忽视走进群众的心坎;注重下到田间地头,但忽视摸清基层治理脉搏。

还有一些评论记者采访、调研时,爱“栽花”,不“挑刺”,喜欢总结先进经验,注重表扬典型做法,但对基层存在的问题、矛盾避而不见。

由于一些评论记者重“身入”,轻“心至”,导致既听不到群众的真声音、真想法,也看不到基层的真情况、真问题,无法真正做到理性思考,无法对大量和零碎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综合,并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党报评论记者缺乏“脚力”的弊端

(一)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

新闻评论只有针对性地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言新事、发新声、述新理,才能为解决新困惑、新矛盾、新问题提供有益的路径,为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助力。

现实中许多具体社会现象,特别是涉及基层群众利益诉求的问题,如土地流转、粮食收购、农业贷款、宅基地划分、干群关系,等等,如果评论记者缺乏“脚力”,仅仅满足于“二手”材料,往往得不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写出的评论虽然轰轰烈烈,排比句一行行,象声词一串串,但内容空空洞洞,缺乏针对性,论出来的道理很难引起读者共鸣。

(二)隔靴搔痒,缺乏实效性

评论记者缺乏“脚力”,视野就会狭窄,跟着别人的节拍走,说出来的话、论出来的理自然有似曾相识之感,总是隔着一层,不能触及社会热点和痛点。如,评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真实根源、具体的表现形式说不清、道不明,即使谈,也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不痛不痒的评论,读者不买账,预期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

党报不少评论记者撰写的评论作品,事实来源皆是“据报载”。由于评论记者没有到达现场,没有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感受现场的事件、人物、环境,感受现场的色彩、声音、气氛,作品缺乏生动性,不能给读者真切的现场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梁启超曾说,好文章“最妙是寓批评于叙事之中。”好的新闻评论往往是让事实说话,并通过新闻评论语言传达思想观点。评论记者只有深入实际,经过艰苦细致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真实而又生动的新闻评论。从近几年获奖的新闻评论来看,它们之所以形象生动,入木三分,就在于作者采访深入、细致,捕捉到了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再经过观点提炼,情凝笔端,致使评论生动而不失实,感人而不虚构,逼真而不俗套。

(四)苍白无力,缺乏战斗性

战斗性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属性。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社论《致读者》一文提出:“党报必须是为着党的革命方针和路线而奋斗的战士!”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评论记者如果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演,局限于“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方式,其学问就容易陷入浅薄、苍白和虚无,其评论作品就容易产生“肌无力”,在实践中缺少生命力。如果评论记者的事实来源皆是“据报载”,一旦来源错了,评论的观点自然也就对不了。评论的观点不对,其战斗性就荡然无存,甚至变成“负能量”。

三、增强党报评论记者“脚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引导评论记者增强“脚力”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視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地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欲增强评论记者“脚力”,首先要引导评论记者提高认识,自觉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写出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解决思想问题的精品评论力作。党报评论记者调研、采访中,要带着问题走,减少盲目性;带着书本走,在调查实践中核验理论、发现理论、创新理论;带着工具走,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确保掌握的调查资料真实可信,获取的数据信息系统全面。

(二)建立机制,激发评论记者增强“脚力”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好的机制,能激发评论记者增强“脚力”的激情。

目前,党报增强评论记者“脚力”急需建立这样几个机制:

一是建立评论记者与条口记者的协调机制。评论记者增强“脚力”,就必须深入到工业战线、农业战线、教育战线等条口采访、调研,但通常评论记者又是没有条口的,势必会与条口记者发生冲突。因此,建立评论记者与条口记者的协调机制很有必要。评论记者可以独立调研、采访,也可以与条口记者分工协作,条口记者主要负责事件的报道,评论记者主要对事件做出评论,实现“共赢”。

二是建立评论记者的挂职机制。有计划地安排评论记者到基层挂职,是促进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开阔眼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脚力”的一条好途径。评论记者通过挂职,可以从冷静旁观转入亲身体验,对基层干群的苦乐感同身受,这样写出来的评论最接地气。

三是建立评论记者的正向评价机制。评论记者在深入基层增强“脚力”的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调查的全面性、客观性,可能十天甚至半个月才能“磨”出一篇有力度的评论,如果不以质量来评价,而只以数量来评价,势必影响评论记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此,报社应建立正向评价机制,对记者深入基层多作正向评价,对增强“脚力”取得的成绩,多加以肯定、褒扬,创设出和谐、愉快的评论写作气氛,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启发评论记者自我提升动力,深入实践。当然,建立正向评价机制并非一味地表扬、激励,相反,当评论记者偏离调研方向的时候,要及时帮助纠正,在调研效率不高的时候,要帮助他们提升效率,既“不隐恶”,也“不溢美”。

(三)政策倾斜,激励评论记者增强“脚力”

一是在版面、栏目设置上给予倾斜。“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近年来,许多党报在版面安排、栏目设置上,大力推动评论记者前往新闻现场,写出更加饱满、更有思想的评论。人民日报专门设置《评论》专版,每天刊登大量评论记者撰写的调研评论文章。此外,人民日报还推出《现场评论》栏目,从2018年7月20日开始,先后开设《现场评论·我在长江》《现场评论·我在进博会》《现场评论·党建引领治理》等专栏,刊登评论记者撰写的鲜活的评论。新华日报近年来,开设了《新华时论》《江东时评》《零点快评》《民生话题》《经济走笔》《漫说快评》等专栏,发表了评论记者撰写的一大批有评析深度与实践厚度的评论。

二是考核上给予倾斜。评论记者深入基层调研,与条口记者新闻采访不一样。条口记者新闻采访,只要将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就算完成任务。而评论记者不仅给受众传播观点信息,还要求在第一时间发表对这个事实的判断和评价。为了深刻地领悟和揭示事实的本质特征,有时候还需要评论记者长时间地走访、调研,并将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融为一体,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提高文章的理论和思辨素质。如果不在考核上倾斜,将评论记者增强“脚力”采写的评论文章与呆在办公室写的评论文章一样考核、将评论记者采写的富含思辨力的评论文章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文章一样计分,那将严重挫伤评论记者增强“脚力”的积极性。

三是在表彰奖励上倾斜。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对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目前,许多报社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记者进行表彰奖励,然而评论记者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并不多。一些报社领导误以为,评论是填补报纸版面空白的应景之作,评论记者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记者、与专跑领导机关的记者相比,扮演着“配角”的角色。评论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年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文章,产生的历史作用有目共睹。所以,要加大对评论记者尤其深入基层调研的评论记者的表彰奖励力度,既要有物质激励,更要有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激发评论记者的潜能,让其增强“脚力”成为常态。

(四)破“潜”立“明”,促进评论记者增强“脚力”

由于地方媒体受限于广告商、政府机关等各种力量,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党报只刊发那些离本地较远,又具有影射作用的评论,而评论记者直接评论本地新闻事件尤其是负面新闻事件的稿件大多无法发表。“本地媒体不评论本地事件”已成为一些报社的“潜规则”。

根据新闻接近性的价值评价标准,受众接受新闻信息受强度、对比差异、时新、趣味等因素影响外,求近心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定势。通常情况下,对离读者越近、关系越密切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就越为读者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如果党报多刊登对于本地新闻事件的新闻述评,必将能促进评论记者深入基层的动力。党报应勇于摒弃 “本地媒体不评论本地事件”的潜规则,建立“近距离评论”的明规则,促进评论记者增强“脚力”深入一线调查、采访,把握“时度效”,把关于本地无论是正面新闻题材还是负面新闻题材的评论做强、做足、做透,写出一篇篇针砭时弊,揭露丑恶,有血性和锋芒的评论文章来。

参考文献: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民国大师教作文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斯蒂芬.P.罗宾斯 .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姜赟 等.“现场评论·我在长江”创作谈[J].青年记者,2018(10).

[5]赵振宇.如何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J].今传媒,2007(10).

(作者: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记者)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脚力党报
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思考
地方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研究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不辱使命和担当
大型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试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传思想干部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