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故事”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2020-03-17王嘉

新闻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纪录片

王嘉

【摘    要】以跨文化传播为目的的纪录片是一个优质的社会透视通道,如何在众多的题材中选择最佳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法,以期传播者意图的有效达成,是当下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影像传播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中外纪录片的比较,以“中国故事”为研究中心,从题材和内容层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

不同的文明体系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层面,在西方观众心目中,神秘的东方大国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答案的话题。纪录片不同于虚构文本,其影像具有真实感,更容易在西方观众心里留下确定的轮廓,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一、“中国故事”的内涵

“中国故事”的特殊之处在于故事的出处与范围。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故事均在此列。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此后几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工作者一直以此为目标,致力于对内、对外传播工作中国家形象的良好构建。

在常规的内涵解读中,“中国故事”包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广大中国人民奋斗圆梦、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共赢三个维度。围绕这三个方面,我国官方与民间已经制作出了很多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初步构建起了良好的纪录片发展生态。

《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这类纪录片影响力巨大,其中体现出的中国的发展变化令全体中国人为之自豪。《我在故宫修文物》《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融会了工匠精神、历史文化,使观众感受到中国历史博大的精神纵深。这些作品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对内宣传的层面,在维护舆论环境、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纪录片,很少直接以政治宣传为目的,但客观上所起到的宣扬本国价值观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当下的纪录片创作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选取一些更容易抵达人心的角度去讲中国故事,刻画一个饱满、生动的“故事中国”。

二、讲中国“好”故事

无论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当下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变的是平台、方式和效率,“内容为王”一直是传播的核心诉求。以往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形成一定文化张力的,多数是表现中国较为落后的一面。农村题材、偏远地区题材、边缘化人群题材等纪录片,讲的也是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故事,许多部纪录片(包括部分电影作品)聚合起来,形成了很难改变的刻板印象。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有责任将优质的中国传播出去。认识一个未知的国家、地区或民族,影像化的表达是最为深刻而直接的。作者放大哪里,观众就聚集在哪里。从受众体验来看,直截了当的宣传性传播,其对外传播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适得其反。现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纪录片中的中国之“好”故事的选择。

(一)环境之好

环境,也就是人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历史题材往往是纪录片类型中成本最高的,同时也是最有生命力的。BBC和探索发现频道的自然纪录片是其代表性的作品。从塑造国家形象的角度来说,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都是其国家气度宏大、文化品格高洁之侧影。

动辄几亿元的投资,非一般民间独立制片机构能承受。在我国,此类题材纪录片往往是由央视组织创作的。近年来的《地球脉动》《海洋》等恢宏巨制,展示的是西方文明视野中对传统的征服者心态的反思。这类纪录片在东西方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制作手段的精良,更在于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议题。

我国的自然题材纪录片在近年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河西走廊》《第三极》《航拍中国》等作品体现了当下纪录片创作者的努力与进步。从中国到世界,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能够连接的。在自然题材纪录片中,如何将对生存、生命的思考准确呈现出来,让不同文化族群的人看到中国的思考与智慧,这是纪录片创作者应共同致力的方向。

(二)人性之好

心理学中有一个“透镜模型”的概念,指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并作出思考、分析和判断,依据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是一套认知系统:透镜、线索和心理表征。大多数的事物在经过这个心理透镜之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形,但是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共通的,无论是哪种透镜,都不会将其扭曲。

讲述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起点。在中国乃至包括日本的东方国家,自然及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还未达到世界级的优质水准。但是东方国家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物本身的挖掘是非常细腻真诚的。2017年的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被评价为“一部美好到让人不怕老”的作品。两位老人徐徐展开的生活画卷让钢铁丛林中的都市人微笑着流泪。中国摄影家焦波多年前的一部《俺爹俺娘》,也有着一个相同的走向,二老中的一位先走了,剩下另一位独自活在世界上。但是爱的力量,让走的人和留的人,都不悲凉。

人性的故事容易引起共鸣,因为我们是这个星球上的同类。如果说自然观、历史观在东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人性的共鸣相对来说是能够更准确地得到解读的。在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元素里,存在着不小的误读空间。讲人性之美好,也要尽可能避免主题的偏移。虽然人性是复杂的,但艺术作品的目的并不是要有意去体现这种复杂,所有的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导向。人类对艺术有天然的敏感,艺术作品特别是影像作品,最容易在人心里留下痕迹。作品主题是积极的,带给人的思想行为、精神情绪就是积极的,反之亦然。

(三)状态之好

创新、学习、奋斗,这些词汇呈现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结果。将中国人的状态呈现出来,往往比结果更容易得到认同。

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在中國的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创新、创意无处不在。从小学生到中老年人,中国人保持着学习的状态,退休的大妈也熟练地使用电子支付工具,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奔走于各类提高班。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地区,如北京中关村一带,地铁里、餐厅里的人们戴着耳机学英语、上网课,黄金地段处处可见各类培训的广告……这些场景呈现出了中国的进步、中国人的进步,也向世界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发展、前进着的状态,让人们看到了青年的努力,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当下的传播环境中,直白的宣传已经不合时宜,只需要呈现一种有朝气、有希望的状态就足以说明问题。

(四)制度之好

讲述制度的故事,应该是最谨慎的。因为制度与意识形态相关联。与意识形态关联的内容,很容易被归类于政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当下中国已经越来越明确地显示出来。与其将制度作为内容的主体来表达,不如将其巧妙地隐含于不经意之间。

一个专门设置的“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就传播而言,信息本身的体量和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从认知—态度—行为的传播效果解读范式来讲,一些相同的本体在不同切入点的制作导向下,能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观感。因为事物的两面性总是客观存在的。

《摇摇晃晃的人间》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较多的关注,片子的主线之一即是主人公余秀华的离婚过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通过诗歌和社会,达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决定挑战传统礼俗,勇敢地与不幸福的婚姻告别。这样的故事并不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片子从刻板印象中的元素开始谈起,最终到达了一个突破刻板印象的结局——余秀华成功离婚了。这个故事表面上在讲一个女诗人的故事,实际上在讲一个关于自我意识觉醒的中国故事。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西方不奇怪,发生在中国便不一样。从这部片子里,观众认识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也认识到了一个文化、民生、法治同步发展的当代中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增长、市场的扩大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处于很好的状态。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对话可以产生别样的创意与理解,继而作用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任何时候的文化交流都需要载体,纪录片这种以真实故事结构的影像作品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纪录片创作者的创新体现在拍摄方式上,也体现在内容的精准选择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推动全球化进程,在适合的角度上去挖掘和呈现,去延展开一个立体的、有亲和力、有共鸣的中国形象,将我国的优质文化和制度优越性传播到各国各地区,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创新的议题。

参考文献:

[1]李岩.传播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新传,冷冶夫.角色与认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战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3]陈薇,常梦轩.“文化中国”的跨文化叙事与形象构建[J].电视研究,2019(03).

[4]沈悅,孙宝国.“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梦的多维构建与全球想象[J].云南社会科学,2019(02).

(作者:长治学院中文系新闻学教研室主任)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