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模式下的区域化消毒供应共享中心的建立与实施
2020-03-17邵亚莉张美红胡建英
邵亚莉 张美红 胡建英
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中心(RCSSD)是指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如中心卫生院门诊、诊所、县级医院等)的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进行集中接收、清洗、消毒、保养、灭菌、发放等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中指出:“鼓励符合要求并具备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根据浙医改办[2017]7号浙江省医改办关于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统一医疗卫生资源调配。医共体根据成员单位分布和功能定位,本着提升资源利用效益、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在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前提下,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医共体内所有床位、设备、号源等资源。医共体内实行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配送、后勤服务的“六统一”。健全和完善县域内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在保障本院消毒灭菌物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我院于2016年5月成立了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承担了3家中心卫生院和民营医院的器械消毒供应服务。为实现医共体资源共享、同质化管理的模式,2017年3月起对实施医共体下属的另12家分院实行器械集中供应。2018年已完成我区15家医共体分院无菌物品供应的实施工作,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方 法
1.1 前期准备工作
1.1.1 物品准备 对医共体下属分院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每家医院原有器械情况,对原有器械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原基础上增加基数,以便周转。增加各医疗机构标识牌(标识牌上印有各家医院的院名首字母)、配送箱、配送清单等。
1.1.2 建立统一的器械包 对医共体下属分院,各种手术器械包内容物基本与牵头医院相同,以尽量减少器械包的种类,方便器械包的配置、包装。所有包内配置的器械、无菌包包装材料、包内配置的敷料、包内外监测卡等均由本院CSSD提供。
1.1.3 签订协议 由医共体总院牵头协调各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集中消毒供应中心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职责,互相监督,确保安全实施。
1.1.4 成本核算 由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组成核算小组,对供应室物品进行全成本核算,包括耗材支出、清洗灭菌费用以及其他(人员经费、设备维护、设备折旧费等)项目费用,可复用的器械按使用次数进行折旧分摊。测算的价格以消毒供应中心进货价格为基准。测算后再制定价格,成本结算每个月消毒供应中心按物品交换单统计结算并将最后结果交由财务科。
1.2 制订运行方案
1.2.1 规范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 建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规范,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物品的质量追溯与召回制度、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建立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如器械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及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运送、发放各环节的质量标准等。
1.2.2 器械预处理 各医共体下属分院使用后的器械及时进行初步清洗或保湿处理,去除器械表面的血污及残留物,并将其放回原有的包装材料中,再用黄色的塑料袋进行二次包装后密闭存放于处置室的回收箱内。对特殊感染的器械用黄色的医疗垃圾袋进行双层密闭包扎,并在包装上注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采取单独存放。所有使用过的器械须做到不能有残留血渍、污渍以及残留物的要求。
1.2.3 运输与交接 在对物品运送前,物品应采取密闭式存放箱存放,并在回收箱、清洁箱贴上清晰的标识方可运送。运送人员是各医共体下属分院的指定人员,并且接受过手卫生、个人防护等消毒隔离方面的培训。对需要更换的物品,各医共体下属分院一般在每周二、周四送到总院,或根据各医共体下属分院对物品使用的频率,采取每月更换1~2次的频率,将需要更换的物品送到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由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接收人员与各医疗机构的配送人员根据物品交换单所填写的名称、数量、规格、布类以及质量等当面清点,并签字确认。总院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接收人员将有该医共体下属分院的标识牌跟随器械处理。在对无菌物品交接清点时,各医共体分院的运送人员洗手后再到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发放处领取上次已灭菌处理好的灭菌包。双方工作人员清点完毕且准确无误后在交换单上签字确认。对于包装材料,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包装材料,如一次性医用无纺布、一次性纸塑包装袋,避免包布流失并清点包布。
1.3 评价方法 在实施前,对医共体分院的无菌物品进行抽样检查,如手术器械包、清创包、换药包、人流包、拆线包、胸穿包、腹穿包等,检查内容包括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和灭菌质量。器械质量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包装质量:包装材料、方法及无菌包体积符合要求。灭菌质量: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灭菌参数正常,指示卡变色符合要求,无湿包。实施前后各抽取100包无菌物品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表1)
表1 医共体分院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共享中心前后无菌物品质量合格情况比较(包)
3 讨 论
3.1 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随着2009年消毒供应行业标准出台,很多二级以下医院、专科医院和诊所在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区域管理、设施、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均不符合国家消毒供应行业标准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通过对我地区范围内医院每年的质控检查和调查,内容包括建筑布局、基本配置以及质量管理等,大部分医共体分院均无规范的消毒供应室,一般只是1个10~20 m2的房间,区域划分不清,设备陈旧落后,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基本不符合要求等,供应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质量意识淡薄,故十分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消毒供应室,来保障各医共体分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而建立一个规范的消毒供应室,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人力,与此同时部分卫生院无菌物品使用量也不是太多,建设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投入资金昂贵,且每年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人力运营成本也较高[4],但基层医院消毒物品处理量不多,会造成设备使用率不高,导致浪费[5]。区域化集中管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以达到设备、技术资源共享,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依托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优化、整合资源,避免没有条件的各医疗机构重复投资起到十分重要作用[6],而且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无需额外增加设备,清洗包装灭菌能满负荷运转,减少了医院运营成本。消毒供应中心的区域集中化的实施,能将设施资源、专家资源、供应商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避免了设备的重复投资和闲置,在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和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7-8]。
3.2 同质化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降低了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成本,避免了乡镇卫生院因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不规范造成的医院感染[9],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管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达到设备、技术资源共享,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操作的安全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10]。从表1可以看到实施区域化消毒供应共享中心后,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及灭菌质量均有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共体牵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规范、安全、完善的消毒供应流程,同时医共体牵头医院集中了优质的设备以及专业的医护人员,并且医护人员具有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水平,不仅保障了所有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与包装的品质,为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3 提高供应室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共享中心,必然对消毒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在制度建设、质量控制、操作流程方面更加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人员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这将促进消毒供应专业不断进步,更好地促进消毒供应学科的发展。
综上所述,医共体医院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共享中心,既能使无菌物品达到同质化管理,又能保障有限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既降低了医院的医疗成本,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