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盘共用系统在传统制造企业的最佳实践及可持续意义研究

2020-03-17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用运输供应链

□ 高 德

(厦门长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1 引言

托盘作为一种集装单元化的器具在现代物流运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零散的货物归集成体积、重量或规格相对统一的货物单元,提高了货物装卸搬运的作业效率以及运输载运设备和仓库的容积利用率,显著降低物流运输成本[1]。但是,托盘在实际使用中也碰到不少问题,例如,价格不菲、投资大;使用耗损高、维护难、成本高;托盘数量与业务需求波动难以有效匹配;因托盘所有权不同而导致使用时存在翻板操作,产生人力浪费和货物损伤等问题。为了解决自购托盘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托盘共用系统随之出现。

2 托盘共用系统概述

托盘共用系统(Pallet Exchange System)是指包含租赁、回收、维修和保养等服务功能的托盘管理系统[2]。托盘共用系统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英美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港口码头、公路和铁路货运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及各类大中型的批发交易市场附近设立物流托盘租赁和回收服务站点,并通过成立相应的国家或国际行业协会来负责托盘的协调与管理,例如欧盟设立了总部位于巴黎的欧盟托盘协会[2]。

我国在1965年也开始尝试托盘共用系统,通过对口交流法在北京广安门车站与上海东站之间来进行托盘联运;80年代交通部曾在上海与大连两港推行托盘联运试点。但由于托盘标准与质量、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等原因,这两次尝试均告失败[2]。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均意识到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比一直较美国等发达国家明显偏高(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3.3万亿元,占GDP的14.8%,美国占比为8.5%),托盘问题是制约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商务部相续出台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等多个支持性政策文件,大力提倡在国内普及标准托盘和推广托盘共用系统。现代托盘租赁方提供的常见托盘共用系统主要有交换制、租赁制或租赁交换混合制等不同模式[3];企业在使用托盘时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可选择带托运输租赁、托盘循环共用或静态租赁等不同模式[4]。

3 托盘共用系统在传统制造企业的最佳实践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大力推广下,近年来托盘共用系统在供应链物流领域已有不少成功的实践,特别是大型商贸连锁与快消品制造这两种零供双方领军企业中的运用。例如,沃尔玛、京东、卜蜂莲花、天猫超市、华润万家、永辉、SPAR超市和朝批等大型连锁商超已经与可口可乐、宝洁、屈臣氏、联合利华、康师傅、雀巢、蓝月亮、蒙牛、益海嘉里、威露士和中粮等快消品制造企业在托盘共用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取得显著绩效。但是,托盘共用系统在传统制造企业中的运用却由于规模效应等原因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期福建省H集团在其内部开展了托盘共用系统的运用尝试。

H集团是一家电器元件继电器细分行业中的传统电子制造业企业,在福建厦门及周边地区、四川中江、浙江宁波等地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十大生产厂区。H集团的零部件和产品由分布在不同厂区的企业进行供应和生产,因此全国各生产基地及厂区之间存在频繁地原材料、零部件及产成品等物料运输。因为零部件和产成品在运输数量上存在差异,厦门生产基地每周都会向四川和浙江基地回运一定数量的空托盘,如图所示。而且,在H集团的供应链中,不同尺寸、不同型号、不同材质、不同质量托盘混用的现象频发;而且缺乏有效回收周转,托盘一次性使用居多,浪费严重;由于自有托盘数量多,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压力大;而且经常出现业务波峰托盘不够用,波谷期大量闲置;经常在收发货时出现倒板操作,造成人力浪费,货物受损,流通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

2018年,H集团首次在企业内部引入托盘共用管理模式,导入由第三方企业负责的托盘共用系统,在不同地点进行租赁和回收托盘,快速实现托盘及包装箱的共享及周转,如图所示,从而达到优化资源利用,降低成本的目的。

图1 H集团供应链物流系统图

H集团在导入托盘共用系统的过程中,有些关键措施值得借鉴。第一,消除内部员工的抵触心理。在H集团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沟通下,让员工充分认识托盘共用系统所能带来的好处,有效打消了员工面对新兴事物,需要改变原有操作流程和习惯所产生的抵触情绪。第二,促进托盘使用的标准化。H集团原来以不同大小的托盘去适应不同产品的包装箱尺寸,导致托盘型号、尺寸多样化。通过数据分析,H集团将1200x1000mm通用托盘确定为标准托盘,修改相应包装设计程序,指导产品及包装箱的设计和再设计。第三,淘汰现存托盘。H集团以“停止新购、淘汰损耗”为原则,推进现存托盘的有序淘汰,并逐步提高共享托盘使用量。第四,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托盘共用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是H集团内部各企业主体愿意推动托盘共用系统的动力。H集团以“成本分摊、收益共享”为原则,以制度化明确各托盘流转关键节点上各企业主体的职责以及所对应的成本和收益,详细且合理分配托盘共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4 托盘共用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

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定义,即“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5]。有学者结合“三重底线”理论认为对供应链情景中的可持续性研究,是综合考虑供应链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后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是以实现维护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长期目标的能力[6]。

从经济效益层面上看,托盘共用系统的运用可有效地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搬运成本,提升供应链整体的供应服务能力和质量,提高供应时效,甚至是开辟企业“第三利益源泉”的一种手段。第一,采用托盘共用系统,促使托盘标准化程度提高,使托盘能在买卖双方企业间自由流通;第二,对购买一次性托盘的企业来说,转为租赁托盘,托盘租金和购买成本相比,可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第三,托盘共用系统有利于托盘联运(带板运输)一体化作业的实现,减少多次的托盘倒换和装卸费用;第四,采用托盘联运,可有效地减少人工搬运导致的货损和计数差错;第五,采用托盘联运,物流运输各环节中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大大减少搬运时间,增强供应能力[2]。

从社会责任层面上看,采用托盘共用系统可有效减少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据估计,托盘共用能有效减少使用总数量约三分之一[7]。因为产品包装和货架、叉车、集装箱与运输车辆等设施设备与托盘规格具有严格的匹配关系,所以托盘的标准化会进一步指导企业选用通用型货架、叉车和运输车辆,进而全面推进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2]。

从环境保护层面上看,据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联盟估计,2017年中国市场的托盘保有量达到12.63亿片,按年8%的递增速度推算,2019年底中国托盘保有量将达到14.7亿片,而且其中85%以上为木质托盘。如果按一棵成材大树生产6个标准托盘计算[1],仅2019年的托盘增量就需要消耗超过1500万棵大树。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能帮助我们净化环境的森林资源,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可见,使用托盘共用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托盘的回收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如果能降低塑料托盘和金属托盘等可循环托盘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占比,就能大幅度减少对木质托盘的需求,从而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采取托盘联运方式,还能提高效率和减少能源耗费。

综上所述,大力提倡托盘共用系统运用可提高托盘在企业之间、产供销职能之间的周转率,还可提高托盘联运和机械化作业程度,可减少无增值的倒盘次数和货损,提高供货时效和供应能力,从而减少社会物流总成本、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保护绿色环境资源,实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维度的均衡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共用运输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活该你单身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还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