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中的航海史
2020-03-16梁二平
梁二平
《欢乐的醉汉》
文艺复兴时的画家,很少像后来摄影家拍人像那样一定要“笑一个”。他们甚至刻意不让人物在画中笑,如果笑,也只是《蒙娜丽莎》那种似笑非笑的“永恒的微笑”,大笑被认为是一种放荡与低贱的表现。可是,荷兰画家不相信也不遵从这种“传统”。荷兰画家的《欢乐的醉汉》,看上去已不像是肖像,而像一幅滑稽剧照了。荷兰是新教的世外桃源,世俗情态在这里被看作本真表现,也是人性的解放,自然成为人文主义画家表现的主题。
描绘这一经典笑脸的是位女画家,她叫茱蒂丝·莱斯特,创作这一作品的1629年,她刚刚20岁。有人认为她是荷兰画家公会注册的第一位女画家,至少她是荷兰画家中为数不多的女画家。作为啤酒制造商的孩子,莱斯特对酒鬼有比别人更深切的体会,她笔下的这个醉汉,满面笑容,高举酒罐,一饮见底。
大航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新世界给旧世界至少又增添了一种麻醉剂——烟草。画的焦点是那个举在空中的见底酒壶,但我要讲讲这幅画中的第二道具——烟草。画中的酒鬼也是一位烟鬼,他的酒桌上摆着全套的吸烟设备。莱斯特表现的“快乐”是烟与酒的双重快乐。
这位描绘快乐的女画家在1660年51岁时去世,留下的画作不多,这个“笑脸”算一个,现藏阿姆斯特丹的里日克博物馆。
《虚荣》
第一个见识烟草的是哥伦布,他在航海日志中记道:1492年11月5日,看到土著居民在焚烧一种有香味的草藥。这个日志是第一个关于烟草的书面记录。
不过,哥伦布并不是把烟草引入欧洲的人。据说,1558年葡萄牙水手将烟草种子带到欧洲,西班牙人率先种植,随后传遍欧洲。最初,烟草是被当作头痛的药材引进的,烟草确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荷兰的烟草是由当时统治这里的西班牙人带来的。整个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弗吉尼亚和马里兰烟草的欧洲最大交易集散地。
人们像酗酒一样吸烟成瘾。荷兰代尔夫特静物画家哈门·斯滕韦克1640年创作的《虚荣》,可以说是一幅早期的“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画。画家将两个烟斗与一个骷髅头放在同一画面中,表现烟草的诱惑与危害。
在千百年来批评嗜酒人为酒鬼之后,又多了一种鬼——烟鬼。这两样东西都令人兴奋,艺术家也乐于将人类这一“快乐”定格于画面中。
(摘自《世界名画中的大航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