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角色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方法与模式探讨
2020-03-16王相友朱继英杨自栋
王相友,朱继英,杨自栋
(1.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2.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塔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1]。在此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是两大交互主体,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效果直接影响科研训练的成效,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关键[2-3]。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指导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4]。《自然》杂志在2005年给导师的建议中指出,在任何学科领域,是否有一个好导师将决定学生的研究生涯初期的成败。研究生阶段虽然只有短短几年,却是导师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研究、培养学术品质甚至是决定其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核心角色,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研究生的科学认知与价值取向[5]。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研究生不仅获得知识的传授,更是获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引[6-7]。随着生源与专业的多样化,师生间的角色互动对导师自身的学术视野、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及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师生角色互动对导师实施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以及创新培养模式都至关重要。
一、导师的学术视野与研究生科研兴趣的互动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学科分得很细,各个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越来越紧密,在学科交叉领域蕴含着大量创新问题,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和科研兴趣才能更好地落实基于内涵的创新培养。这就要求导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要不断开拓学术视野,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导师的学术视野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应该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导师只有具备了科研的客观性及敏锐性,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研究的前沿方向,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科学研究。导师自身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更要将相关科学精神和学术研究方法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熟悉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激发研究生的学术潜力,引导其明确并产生相应的科研兴趣,并通过专题交流、研讨、团队学习等,将导师自身对学科领域科研前沿的认知、审视科研问题的方法及试验研究中的科研实践方法有效传承,从而深度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导师的科学精神对研究生科研品质的影响
研究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汲取,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以及对现有知识的开拓创新,开展学术研究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8]。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苦、繁琐和枯燥的工作,不仅要求研究者怀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好奇心,还需要极大的耐心。研究生科研品质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的“言传”方式不同,更多的是通过导师在科研实践中的“身教”。导师平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严谨认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乐趣以及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耐心,能够深刻感染到学生,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科研态度和科研作风。
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重视并正确定位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与研究生进行平等交流,欣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鼓励其勇于交流探讨,坚持真理。在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初期,多数研究生对科研充满热情,虽然已有多年的知识储备,但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当付出与产出不对等时往往有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对研究方向产生迷茫,对科学研究失去信心,甚至为了急于求成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此时导师的言行对研究生的科研态度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导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当研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或出现失败时给予其充分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共同分析潜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克服困难,帮助研究生认识科学研究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脚踏实地、平稳地走上科研之路。
在教学和生活中,导师要以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和感染学生。导师可引导学生就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辩展开讨论,科学研究既要像《论语》中所强调的“君子忧道不忧贫”那样避免功利性,又要像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所倡导的学者要“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科研活动必须要义利并重、道功兼收,从而使研究生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启学术研究的光明大道。
三、导师的创新实践意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实践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和实践。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在专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的[9]。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创新性思维,也就不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要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首先要优化培养条件,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平台。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设计规划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软硬件需求,通过团队协作、学校支持等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补齐短板,解决实际问题。本单位没有条件开展的实验研究,要联系到有条件的学校或企事业单位去做,甚至到国外科研院所去做。其次,导师要积极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生创新思想,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然而,大多数研究生导师的成长经历都是从硕士到博士,然后到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这种从高校到高校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导师都受到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但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行业技术需求现状,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且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位资格的主要指标,导致多数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必定限制理论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系统科学研究训练,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0]。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部分导师对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校内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就可以解决;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践环节兴趣不浓,与校外导师沟通和交流不够,校外导师未能真正参与到培养全过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通过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来解决。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校企密切协同合作是有效解决实践环节薄弱问题的有效模式。研究生导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主动寻求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标准,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接地气”,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当地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源动力。
四、导师的培养理念对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研究生各有特点,个体差异明显,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经历和科研兴趣都不尽相同。导师能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个性发展,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直接决定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其对科学研究的情感,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
研究生在学业期间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科研活动,多数研究生会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并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同时完成自己的学业。因此,目前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学业指导关系,而逐渐演化为科研合作为主的师生关系[11]。然而,受我国传统尊师重教观念以及师徒式教学模式影响,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导师往往具有绝对的权威[12]。如果导师不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科研兴趣和和发展潜力,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或者自己科研项目的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强制分配科研任务,就会造成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面对导师布置的任务不敢或者不愿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为了培养创新型、个性化的研究生,导师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个新入学的研究生的业务基础、兴趣特长以及学习目标,形成针对每个学生特点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这样不仅可以为研究生开辟自由创新的空间,激发研究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热情,而且会提高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例如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读博士和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的不同学生,他们各自的培养方案肯定是不一样的。针对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为目标的研究生,要加强理论研究训练,以学科前沿作为研究方向;针对以就业为目标的研究生,要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在校期间,既要完成课程学习、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撰写,还要通过必要的科研训练与企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培养环节,才能真正达成培养目标。入学后第一学期,要加强沟通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研究生了解导师的学术专长、个性特长等,把导师的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同时帮助研究生树立三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每一阶段都要有目标,都要有与研究生身份相对应的目标;二是责任意识,课程学习很重要,科学研究很重要,企业实践很重要,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三是担当意识,要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补齐短板,承担自己的学习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导师的人文情怀对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指出导师应具有仁爱之心要,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更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研究生导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职责,要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过程,关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在关心帮助研究生的过程中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1]。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科研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自觉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此阶段研究生虽然已具备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但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在专业知识、科研经验和人生阅历等方面都明显不足。如果此时缺乏正确的指引,可能会因为对于开展科研创新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失去学习的目标和热情。研究生导师做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积极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及时了解每个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做好研究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目前,由于科学研究、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压力应对以及和谐发展,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研究生的压力来自于诸多方面。一是学习科研压力,当课题研究方向不明确、进展缓慢、不顺利、或者当身边的同学有了成果发表了文章,而自己却依旧没有头绪时,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二是生活压力,当自己大学或高中同学纷纷踏入社会,事业家庭也都有了起色,而自己毕业还遥遥无期、依旧单身一人,甚至还得向家里伸手要钱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就业压力,无论是研究生本人还是家长、亲戚、朋友对其就业都会报有较高的期望,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应该找一份体面的、薪金高的职业。当现实与自己的期望之间存在落差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培养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通过导师的人文情怀引导研究生研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人生大境界,那么研究生科研阶段遇到的生活、学习困难,就不但不是困扰因素反而会成为磨炼研究生成熟心智的天然原料。导师作为研究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时刻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要认真倾听研究生的各方面诉求,既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就业,也要关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当研究生遇到生活困难、学业压力时,导师要尽可能帮助和鼓励,不断提升研究生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通过构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良好互动角色关系,将导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展示给研究生,从而有效地指导他们的学习、科研、就业,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为他们将来承担更加重要的家庭、社会、职场和国家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