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演进与新时代的发展逻辑*
2020-03-16李永山
李永山
(合肥工业大学 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00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就能解决各种矛盾或引导社会现实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面临着数量、质量、结构、培养、发展、待遇、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矛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了新中国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图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演化的历史进程,认真总结其演进发展的主要规律,深刻把握队伍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对于深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的演进历程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制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与组织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存在和伴随着队伍数量与工作需求量之间的矛盾、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与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两大主要矛盾是其他矛盾产生和激化的根源,又表现为其他矛盾并通过其他矛盾运动来解决,从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政策脉络。
(一)初创时期(1950-1960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承担着改造旧教育的任务,又肩负着创建新教育的重任。[1]1950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在这一重要指示的指导下,高等学校普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机构,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51年11月30日,政务院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该《报告》建议:“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在高校推行政治辅导员制度。[2]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3]根据上述文件精神,1953年4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向中央高等教育部、中央人事部呈送了关于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请示报告并得到批准。清华大学挑选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担任辅导员,这一制度的实施成为我国高校现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的开端。[4]
从1951年到1956年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初步建立的阶段。1950—195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党团干部完成。建国初期,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保家卫国而开展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运动,高校动员和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这也使得学生党团干部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负担过重,以致影响了他们的业务学习。[5]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仿照前苏联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将招生录取人数由1951年的5.2万人增加到6.64万人,同时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三个方面突出矛盾:一是学生骨干思想政治工作负担过重与业务学习的矛盾;二是党团政工干部有限数量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一些学校从外面调进的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多数难以适应学生工作特点的矛盾。[6]在上述矛盾中,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抓住从外面调进政工干部难以适应学生工作特点这一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生“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这一制度的创立,一方面解决了辅导员要了解学生并能够适应学生工作特点的这一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又解决了这支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同时,还使大多数学生干部减轻了工作负担。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其他高校起到了示范作用。
1958—1960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延长学制,使在校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辅导员配备数量急剧增长,导致辅导员选拔标准降低和质量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辅导员自身的学习。“双肩挑”学生政治辅导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1961年,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与团委书记谈话时强调“今后考虑政治辅导员以教师担任为主,四年级以下坚决不抽调”。[7]之后,清华大学针对政治辅导员选拔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整顿。[8]政治辅导员由学生兼任扩大到教师兼任,“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二)基本形成(1961-1965年)
1956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问题,我党开展了开门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教育事业“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班级政治工作干部经验不足、“量少质差”,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大力加强政治工作的需要,成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
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由时任高等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主持起草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又称“高教六十条”)。该条例规定:“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1962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高教六十条”可以在全国高校中试行。此后,全国高校认真贯彻此条例精神,根据本校实际,积极选留优秀毕业生担任政治辅导员,这支队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6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建议平均每一百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政工干部,在二、三年内配齐班级的专职政工干部,干部主要从高校优秀毕业生中选留解决。实践表明,在高等学校这样配备政工干部,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不仅这支队伍本身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而且也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9]1965年8月20日,高等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草案)》,对政治辅导员的身份、选拔条件、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10]这一时期,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已全面渗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方针下,讲政治被视为政治辅导员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辅导员工作的“政治化”不仅使广大辅导员不自觉地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而且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此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11]
(三)曲折发展(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运动漩涡中的政治辅导员处境艰难,工作机制不断变化,角色也不断调整,其工作随着学校党委、团委等组织的瘫痪也陷入停顿,甚至受到批判。[12]“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批判“四人帮”的“假、大、空”和纠正“左”的错误思想以后,“有的人误以为辅导员是‘极左’路线的产物”,[13]把政工干部说成是“整人的干部”,提出取消政治辅导员。有些高校调人担任政工干部特别是担任政治辅导员的时候,往往本人不通,老师劝阻,同学拦挡,家属不满。[14]贯彻执行“左”的指导思想,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不仅败坏了政治工作的声誉,也败坏了政治辅导员的声誉。粉碎“四人帮”之后,选人难成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
(四)恢复重建(1978-198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4月22日—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思想政治教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转入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的的正常轨道。[15]1978年10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要求“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政治辅导员既要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16]随着这一条例的贯彻落实,“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开始恢复,有效缓解了这支队伍数量不足和人员难选的矛盾。而新选拔的政治辅导员多数是青年教师,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业务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有的怕业务荒废影响教学质量,有的考虑自己教师职称的晋升,把工作侧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而不是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17]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普遍存在人数少,思想、文化水平不整齐,不安心工作和后继乏人等问题,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18]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共青团中央1980年4月29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于指出,各校可根据情况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以利于积累经验,改进工作。这个《意见》同时对政治辅导员的来源、选拔条件、工作要求、学习培训、身份待遇、职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1981—1983年,全国高考分别录取了28万、32万和39万考生,按照教育部提出的120:1的生师比,各高校从优秀毕业生中补充了一大批专职人员,政治辅导员队伍逐步由兼职为主发展为以专职为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践线、组织路线,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1980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与会同志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19]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力量的推动下,大连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率先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进课堂的探索,收到良好效果。[20]1982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这门课程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讲授。由业务课教师兼职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发展为政治辅导员兼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而政治辅导员由于所学专业不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和文化知识水平不一,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也不同,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为这个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最尖锐的矛盾。[21]
(五)专业化探索(1984-2003年)
198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83年的39万增长到48万,辅导员队伍也急需相应扩大。教育部经过调研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高等学校结束了过去那种群众运动不断的局面,建立了正常秩序。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教学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因此,再采取较多地设置专职人员的做法,将会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情况。[22]在1984年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要求把原来比较普遍实行的“专职为主”的队伍结构,逐步调整为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相结合的队伍结构,[23]并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考虑,着力培育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教授 。[24]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建设一支精干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从专职人员基本要求、来源和发展方向、培训、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1984-1990年,是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的一个阶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职称评审、正规培训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先后下发了《关于在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1984年4月)、《关于在6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84年6月)、《关于在高等学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班的意见》(1984年6月)、《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试行)》(1986年12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1987年9月)、《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1987年10月)、《关于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1989年2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正规培训的通知》(1990年1月)等一系列文件,使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通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开展正规培训,逐步形成了包括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和硕士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政治辅导员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改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开创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思政教师职务的先河,对于改善队伍结构和生活待遇、维护队伍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9年,国家作出了在高等学校实行大规模扩招的决定,高校在校生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辅导员队伍又普遍出现数量不够、思想不稳、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信心不足等方面的问题。[25]为此,2000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重申了专兼结合的原则,强调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养,并对专兼职高校辅导员的比例配备、任期、职务和待遇等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而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专职辅导员的配备人数按比例相应增加的还不够,个别高校甚至还在逐年减少,较少有人能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职业。[26]经过20年的探索,建设一支精干有力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专业化建设周期长与职业发展周期短之间的突出矛盾,成为建设一支精干有力队伍的主要制约因素。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走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之路,[27]被提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议事日程。
(六)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初期(2004-2016年)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从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前进动力。[28]
2006-2016年,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十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2006-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在全国成立了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班,招收优秀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优秀学生工作干部赴海外高校访学研修;设立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出版辅导员工作研究相关丛书;指导开展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大力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高校辅导员》期刊等平台;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经过10年建设,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人数从2006年的6.9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3.3万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架构已基本形成,培训和研修力度不断加强,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职业认同感进一步提升。整体来看,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步入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轨道。[29]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队伍整体“扁平”结构凸显,拔尖创新人才缺乏;[30]二是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过程缺乏延续性,[31]现有的各类培训体系已无法满足辅导员队伍日益增长和提高的需求;[32]三是日常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学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缺乏后劲;[33]四是政策设计系统化不够,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政策落实难到位。[34]上述问题的出现,集中暴露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知识的需求与外部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而这一矛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只有从整体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七)专业化职业化深化建设(2017年至今)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3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为切实加强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7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
2018年,教育部将“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调整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启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培育项目,遴选建设了40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和20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等。从单向推动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从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演进的基本规律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基本遵循两大规律。一是队伍规模一定要满足实际工作量的基本要求;二是队伍素质和能力一定要适应国家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需要。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政策制定者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成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演进的基本因素。
(一)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导致其队伍数量不足是主要矛盾演进的直接原因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必须有数量足够、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辅导员队伍作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总体上处于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变化之中。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和持续扩大,导致辅导员的配备数量不足,进而造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年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2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时,当年录取6.64万人;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时,当年招生人数159.68万人;2000年招生人数达到221万人。在校生人数的激增,高校不但面临宿舍、食堂、教室等学校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也面临巨大压力。因此,通过明确辅导员师生配备比例,扩大辅导员队伍规模,使队伍建设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相适应,成为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而随着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与业务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便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形势发展导致队伍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是主要矛盾演进的根本动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伴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始终,也成为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同,对辅导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在创建初期,主要表现为从外面调入的政治工作干部多数难以适应学生工作特点;在基本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一些“双肩挑”政治辅导员不能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需要;在恢复重建和专业化探索时期,主要表现为一些政治辅导员不能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课程化建设的形势需要;而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阶段,主要表现为一些辅导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群体问题复杂化的形势发展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建设好这支队伍,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
(三)定期轮换、定向分流导致其队伍高流动率是主要矛盾循环演进的制度性因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几乎都伴随着数量不够、思想不稳、知识结构不合理、骨干队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周期性出现,既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也受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导向的影响。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政治辅导员可以适当轮换。”[36]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求年纪较轻,这支队伍要有计划地更新;学校领导对这些同志在适当时候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逐个予以定向;他们的发展方向可以是党政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师、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师或业务课教师。[37]2000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4~5年;兼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2~4年。[38]由此可以看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2004年以前,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教育部的政策都是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定期分流。高流动率不仅造成辅导员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导致这支队伍缺乏专业积累,需要周期性重复建设。
(四)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是推进其队伍建设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思想基础
观念是决定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以及怎样建设这支队伍的最主要因素。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双肩挑”制度的设计是基于辅导员都有教学任务或本身是学生,不仅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而且对于兼职人员本身是个锻炼的思想认识。[39]设置专职辅导员是基于认识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应当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客观规律,因此,很需要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设立必要的专职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40]而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它特有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科学;在高等学校需要一些经过专门训练,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专职人员研究和掌握这门科学,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41]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政策的制定者深刻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地位与待遇不高、队伍稳定性不强,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密切联系。只有在专业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去规划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才能真正建设一支专门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42]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伴随着政策制定者对思想政治工作性质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队伍建设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进而推动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逻辑
当前,制约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职业群体的庞大规模与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二是队伍培训的大量实际需求与高质量系统化的培训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三是复杂、综合的实践工作对理论支撑的需求与学科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四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职业发展支持系统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而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是其他一切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解决上述矛盾,需要更新观念,抓住高层次人才开发这一关键,夯实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健全专业发展支撑体系,优化政策保障体系。
(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引领队伍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3]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述不仅对经济科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由注重学历提升和示范培训向高端引领、整体培养的战略转变,应成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辅导员高层次人才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辅导员工作学科化、专业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首先,要处理好高学历人才供给与职业功能领域专家型人才需求的关系,通过实施有目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人才供给与实践需求的有效对接;其次,要加强对专项博士毕业生的后续支持,通过设立择优资助项目,激励他们围绕辅导员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团队攻关,从而使这项计划更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最后,要注重发挥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作用,通过设计重大项目,引导他们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发从基础到高级的课程教材系列,逐步建立理论学习、能力训练、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激发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能力的内生动力,实现学习常态化,从根本上提升辅导员培训的实效,从而从整体上实现其专业素质的提升。[44]
(二)以辅导员职业功能为依据,强化辅导员工作的学科专业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45]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断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实践和理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46]专业化推进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特别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进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之间的分离日益凸显。[47]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教育部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启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48]对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功能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多个领域。而每个功能领域均需要在一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到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项最基础的重大任务。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确定的工作职责为主要依据,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一套融合相关学科知识、相对独立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而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聚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举措是要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和创新发展中心为基地,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团结和凝聚一批相关学科的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骨干,开展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这样方能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以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健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教学和科研组织是推动辅导员“从被动专业化到主动专业化”“从基础专业化到高等专业化”“从阶段性专业化到常态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49]当前,教育部建设了40个“培训研修中心”和20个“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这些专业平台应该承担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学科建设任务和人才培养职责,形成各有所长的学科建设布局和人才培养特色。而各地各高校也应健全辅导员工作常态专业化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通过培养课程(或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形成相应的专业团队,逐步构建行政组织保障日常工作运行和专业组织提供日常专业发展支撑的“双轨”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表明,以职称、职级为政策工具,固然对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稳定工作队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个体难以发挥持久的激励作用,特别是难以留住高层次优秀人才长期从事这一工作。专业平台的建设不仅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日常组织机构,也是培育职业文化、强化职业归属和专业认同的重要场所。以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健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方能推进队伍建设由政策待遇留人,向事业留人、终身发展的根本转变。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优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政策设计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并通过职称和职级的双重政策设计,解决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稳定问题,其根本目的还是建设好这支队伍,促进专职人员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为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教育部于2006年制定并于2017年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和细化了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的政策要求。教育部2014年下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强化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遵循职业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相匹配的政策导向。但许多高校在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时主要考察学术水平、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在确定相应级别的管理岗位等级时主要“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职业能力标准与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的政策设计并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和修订,并把职业能力的评价和要求融入到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的政策要求之中,不但有利于激发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