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校区规划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16宋静辉
宋静辉
高职院校新校区规划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宋静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以人为本,聚力品质提升,聚焦服务发展,高水平建设生态智慧型校园。文章简述了新校区规划建设的理念、构思、成果和亮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高职院校;新校区规划;建设;实践
一、项目概况
学校始建于195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以人为本,聚力品质提升,聚焦服务发展,高水平建设生态智慧型校园。目前已分批完成了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项目,图书馆获得2007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号实验实训楼、8号学生公寓等7个项目获得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
二、新校区规划理念
新校区总体规划以基地中的河流以及周边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特征为起点,抓住地域环境特色,体现职业教育与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一流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相适应,并与江南秀美形象相契合。
(一)现代化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把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挖掘学校服务机械行业核心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秉承严谨治学、崇尚实践的校训精神,落脚于“研究先行、实干创新,致力于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无锡职院办学特色。
适应职业教育社会化开放化的要求。通过省市共建、市场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等模式,将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为一体,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设计中将继续教育、体育设施等相关建筑设施置于校区边缘,交通便捷,利于开放。
顺应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产业(特色)引导培育等要求,将新校区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既要适度超前、便捷智能,又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化
根据科学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逐步提升、完善网络化基础设施和框架,综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探索智慧校园建设和新模式下教学、实训、科研及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化、立体化和现代化。
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探讨信息时代下师生网络化需求对各类建筑的布局、功能设置的要求,突破院系、学科、专业及不同类型实训室的束缚,统筹协调各类建筑的配置,实现整个校区建筑的有机组网、协同运行。
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筑的造型、立面和外部空间在校园中的定位,体现出网络化特点,适用于新时代师生交流互动、碰撞激发、数据有序流动以及校园数字化管理。
(三)园林化
根据无锡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结合处于江南水乡、临近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以山水与园林为抓手,形成学校特色。园林布局盈动活泼不生硬,点缀校园其间,融入校园。
结合城市规划设计,精心构思,吸取传统园林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相结合,充分考虑与建筑单体的有机结合,整体布局又各有侧重,错落有致又各具特色,古典与现代并重。
校园园林中良好的空间组织顺序能够明显改善整体环境。[1]通过园林化设计,调节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培育出适合学校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积淀。
(四)生态化
生态化要做到“模式成本适当,其自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它可以不断与环境、与气候自适应式进化”。[2]要以生态环境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合理保留原有地貌和生态系统,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交融结合。
充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落实节地、节水、节电各项措施,统筹协调建筑能耗和使用舒适之间的关系,并控制新技术的投入成本和可行性。
单体建筑建设、园林绿化设计和室外市政布置等引入生态意识,结合海绵城市技术,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系统。考虑生态校园的可持续推进,适当留白,弹性发展、扩展有余地。
三、新校区规划构思
结合上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规划理念要求,实现地域化,并找到合适的空间载体。落实校园发展定位对新校区建筑、环境、生态的要求,以山水园林为主线,打造空间尺度适当、天际线协调、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文化深厚的宜人校园环境。
(一)外方内弧,理性与浪漫共生的校园空间结构
整个校园以穿行于基地内的河道为主要线索,河流的空间指向同时成为建筑空间的指向。主环路曲直相接,周边呼应城市路网肌理,内部适当变异划分教学与生活空间。河道与主环路自然地在河流两岸划分了几个不同的教学区域。在河道的两岸,主环路以南,曲线的弧形板楼挂接着缘水退迭、富有韵律的实验实训组团;在河道的南岸,鱼脊柱状的教学组团指状空间向河道绿野开放。点、线、面的组合体现着清晰的规划机理,自然的河道空间与弧线穿行的绿地交叉渗透,宛若一曲抒情的乐章。
(二)点线结合,实用与功能融合的校园空间序列
校园南北向主景观大道和标志性建筑为文化礼仪空间轴线,东西向河流为生态景观空间主轴线,构成了校园的空间主序列。南北主轴以简洁、朴素的校大门为起点,结合校训墙、校前广场、主景观大道,以品字形的图文信息中心融入校园腹地。东西河道线连接实训区、图文信息区、教学区、生活区,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景观节点,隔岸遥相呼应,是师生休闲交流、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以此为主线,其他空间点缀分布,实现了空间的有序和谐,提升了校园品质。
(三)主次分明,原乡气息浓郁的园林生态空间
以校前区景观带、主景观大道、生态河道、假山园林为主体,提供校园尺度的宏观层面的园林生态空间坐标点。结合学校历史文化、行业特色、地方文化和建筑特点,设置各个特色园林和绿化景点,形成微观层面的生态空间。通过合理搭配物种比例,利用高固碳、低维护的乡土树种,营造多样化的植被景观,保护和增加物种的多样性。[2]整体设计校园的绿化品种、草坪布局和行人步道系统,形成特色鲜明又符合当地生态的绿地系统。
(四)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多层次交往空间
校园的主体是师生,校园的灵魂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观点碰撞和思想升华。根据校园的特点,采用教学区集中布局,围绕生长轴形成一个可扩展的共享空间,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生活区中间设置生活活动中心,提供休闲、创业、商业等服务,在生活中交流,学习中提升。疏密相间,在不同的区域集中布置与零星散布相结合;错落有致,不同形态的园林、水景、汀步、广场分布于校园中。
(五)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校园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的生态化。校园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人工营造更优美的园林山水生态环境。在规划道路中,采用外环线的方式,可使汽车不穿越中央生态带方便地到达各个建筑的组团,尽可能减少汽车噪声与废气对校园空气的污染。集中停车场则结合校园南北出入口设置,尽量减少对教学区的干扰。自行车尽可能地规划在建筑物的架空层和地下停车库。二是校园的自身发展余地。在环线以外考虑了学院的扩展用地。同时考虑到在可见的将来发展可能性,在主环道路上预先留有扩展的接口,南侧平行于高浪路的内环道路接口为教学区服务,河道以北用地西侧出入口提供宿舍区的扩展要求,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校园分期分批的建设。
四、新校区建设的成果和亮点
(一)突出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
一是校园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办学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树立与先进办学理念有机融合的科学规划建设理念。二是科学制订、滚动修订校园建设五年规划,每年按实际进行调整,服务学校发展主线,紧扣育人中心工作,优先建设功能缺失型项目及内涵发展型项目。三是秉持“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出人的视角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需要为中心。
(二)突出历史传承,完善功能定位
学校在规划新校区的同时,就统筹确定新老校区的功能定位。老校区中桥校区地处市中心,设施相对陈旧,学校规划将其建成集大学生创新创业、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集聚、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科技产业园。新校区地处太湖新城,规划将其建成教育教学、技术研发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校区。根据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自身经济能力,制定了分期建设的计划,实现了教育教学、行政办公单校区运行。同时,发挥学校物联网技术类专业优势,在项目建设中融入现代智能,建设智慧校园。基建处与信息化中心联合申报的《基于新一代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物联网解决方案》获得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创新奖。
(三)突出规范管理,建设绿色校园
一是注重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与程序,依法按规开展工程项目建设。二是注重项目的建设体系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对基建项目全过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三是积极响应省、市的绿色发展战略,项目设计时考虑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近期新建项目的建筑节能达到65%,并按绿色二星标识进行设计与运营。同时结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建成了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对各建筑的水、电、气进行实时动态跟踪与管理。学校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四)突出品质提升,服务文化育人
太湖校区毗邻太湖,与江南大学、太湖科教园相邻,区位优势明显。校园内各功能分区明晰,各区块各得其所;交通组织合理,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建设,实现了人车分流;校园内绿地系统结合“水”进行景观规划,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并向空间立体发展。结合办学特色,统筹机械工业文化园、无锡名人苑、吴文化园等文化建设项目,把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育相结合,建设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于一体的工科特色育人文化,创造优良育人环境。
(五)突出服务地方,坚持共享发展
完成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无锡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的各项建设任务。围绕建成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工匠培育中心、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国际合作中心、专业硕士培养基地,为无锡“千企技改”提供技术与培训服务的功能要求,不断完善方案,将该项目建成开放共享功能适用、彰显学校文化的标志性智能化建筑,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对外开放,支撑智能制造特色校建设。
五、总结
通过新校区建设,教学实训用房、图书馆、学生宿舍、后勤生活用房等基础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发展。重点建设适应学校重点学科或专业的发展、专业群发展、产学研和人才培养等急需的项目。学校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铺摊子盲目扩张,切实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改善学校的人文环境,带动学校及周边区域的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扩大了学校对所在区域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通过绿色设计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模式、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优先使用“四新”技术和产品,促进技术进步,建设一次性成本可能会略有增加,但是后期学校长期的运行成本减少,节约了水、电、气等能源,减少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提升建筑的室内环境和校园的室外环境,保证师生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基建规划的环境效益。
新校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有效助推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学校被列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年成为省内两所举办高职本科培养项目的高职院校之一,2016年成功申获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支持项目,2018年以较大优势进入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的行列,并在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前10名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1]李健峰.浅谈新时代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9):188-192.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201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席素亭.新时代高校生态校园规划的实践研究_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为例[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2-35.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