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难点及对策——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2020-03-16赵鹏程李文龙王思佳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

赵鹏程 李文龙 王思佳 代 琴

浅谈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难点及对策——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赵鹏程 李文龙 王思佳 代 琴

[中国政法大学]

在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中,修缮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的关注点都在饮食、公寓和物业管理等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修缮工程的重要性。作为高校后勤的专业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日常修缮工程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从而科学合理地使用修缮资金,延长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本文从实际出发,就高校修缮工程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高校后勤; 修缮工程; 对策

一、高校修缮工程特点及现状

(一)高校修缮工程的特点

1.施工周期短

高校修缮工程的施工需配合学校日程安排,尽量减少施工给在校师生正常学习与生活带来影响。寒暑期等假期在校人员少、各设施使用率低,是修缮工程特别是大型修缮工程开展的黄金时期。但假期总体时间有限,且多个项目集中安排在同一阶段,往往造成各项目施工周期压缩、工期紧迫等问题。

2.施工项目零散

高校修缮工程项目较为零散,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种类涵盖多个领域。既包含宿舍楼、办公楼、教室和实验室等不同功能区域的改造,又包含电力、燃气、水暖和装修等各领域的施工。根据师生的不同需求,如何针对零散项目有的放矢地进行维修改造是高校修缮工程的一大难点。

3.紧急维修情况较多

不同于新建施工项目,修缮项目往往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涉及很多应急维修或抢险等紧急情况,需要迅速出击,尽快抢修,且由于抢修施工造成的二次维修较多,使修缮工程呈现出紧急维修情况多和比例高的特点。因此高效、高质量地开展紧急施工,是高校修缮管理团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单项资金投入较低

高校修缮工程的单项资金投入较低是困扰许多高校维修改造工作的又一大难题。一般来说,修缮工程经费主要依靠上级单位拨款和校方自筹,除年度维修改造计划的专项资金外,应对突发紧急维修项目的机动经费有限,致使单项工程的资金不足,工程开展起来捉襟见肘。如若从源头上丰富经费来源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将使高校修缮工作的开展如虎添翼。

(二)高校修缮工程的现状

1.每年项目数量较多

近年来,高校修缮工程总体上存在项目数量多、逐年递增的特点;项目分布多呈现“全年均有分布,寒暑期高强度集中”的状态。以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法大”)近三年修缮工程为例,法大后勤处2017年20余项、2018年30余项、2019年50余项大小修缮工程,项目数量多且大幅增加。

2.总投资额较大

以北京地区为例,高校每年修缮工程的总支出额普遍在2000万至4000万元之间不等。以法大为例,2017年修缮工程支出额约2000万元,2018年约为3200万元,2019年约为3500万元。各高校修缮项目数量之大是导致此类经费较其他经费相比数额偏大的原因。

3.项目管理人员相比其他人员忙碌

目前,各高校承担修缮工程的管理团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后勤处下设的修缮工程科,另一类是基建处统一负责新建工程项目和修缮工程项目。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面临着人少、活多的忙碌状态。以法大为例,后勤处下设工程技术科专门负责校内修缮工程的管理工作,该科室有5名工作人员,近几年修缮工程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平均每人每年需负责10余项大小项目,基本处于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

二、高校修缮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滞后

如今,高校基本建设已经日趋完善,大量的新校区已建成,老校区的改造建设也已形成规模。伴随着大量新建筑的投入,修缮维修项目的规模及内容也有了很大变化,从简单的维护维修正向楼宇内外装修整体改造、楼宇智能化改造和市政管线整体更新等大型修缮项目转变。目前,各高校关于修缮工程的管理制度大多是2010年以前制定的,其中管理内容及专业已无法覆盖现有施工项目。此外,各高校修缮工程制度呈现单一化,涵盖项目从前期立项至竣工维保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细化程度不足。

(二)项目论证不到位

各高校普遍存在修缮工程立项审批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缺少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工作,往往是“哪里坏了修哪里”,未能很好的对校园建筑或管线进行合理规划。如此开展的修缮工作经常出现重复破坏,存在隐患排除不及时和资源浪费等情况。

(三)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大部分高校后勤团队人员缺口较大,特别是修缮工程技术人员缺编严重,专业性缺口明显,无法满足日渐增加的修缮项目数量及现代化专业需求。此外,由于各高校修缮工程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需一人管理多项工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存在项目管理不够细化等问题。以法大为例,目前法大后勤保障处工程技术科共有事业编制3人,非事业编制2人,每年负责学校修缮类大小项目百余项。

(四)项目资料归档不及时

由于修缮项目中零散维修工程较多,施工周期短,施工队伍管理水平往往较低,且各高校修缮工程管理的重点是施工过程管理,造成项目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往往项目竣工后不能及时对项目资料进行归档,甚至存在部分项目资料缺失的情况,对日后修缮工程资料查询造成不利影响。

(五)项目安排缺乏科学性

由于高校修缮项目的特殊性,其大部分项目只能在特定时间内执行,比如每年的学生公寓及小区的防水项目,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安排在暑期进行,而北京地区七八月份正是雨季,往往在防水施工时造成用户二次损失,学生及老师意见较大。

(六)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施工过程是修缮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既要保证工期又要保证质量,而甲方代表及监理公司不可能时刻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这就导致很多风险性大的工程容易出现事故。

三、针对高校修缮工程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修缮工程管理制度

现今高校对各部门的制度建设都在进行整理细化,后勤部门对修缮工程的管理制度也需与时俱进,修缮内容需涵盖各施工专业,特别是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对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将修缮项目划分为项目前期立项、项目招标工作、施工过程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资料归档和项目维保等各个环节,对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指导,以确保修缮工程在执行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

2.完善施工单位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是修缮工程优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完善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制度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法大建立了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及评价制度,每年年底对所有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打分,打分结果报学校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此结果将作为来年招标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法大还设立了工程采购库,零散维修项目可从该库中遴选施工单位负责,有效应对高校修缮工程项目零散和紧急维修情况多的特点,从而保质、高效地完成修缮工作。

3.提高管理制度执行能力

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前提下,后勤修缮工程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修缮工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中的各项规定,确保修缮工程在各个环节中均处于可控状态,从而保障修缮工程安全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项目论证体系

高校在修缮项目立项阶段可以成立项目论证专家组或论证管理团队,广泛听取校内各部门的意见,从学校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经过科学化、合理化和专业化论证,最终拟定相应的修缮工程项目年度计划,保证实施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时效性。此外,由于各高校希望进行的修缮项目会多于最终实施的项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修缮工程项目库,为每年确定实施的修缮项目提供基础数据,并根据项目实施及立项情况定期对库内项目进行更新。2019年,法大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修缮工程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包含纪检监察处、宣传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后勤保障处、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等职能单位。定期对后勤处负责的修缮工程进行可行性及必要性的科学论证,确保最重要、可实现的修缮工程优先立项,并对项目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化安排,将施工对校内师生学习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加强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1.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高校修缮工程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人员的专业化结构亦不齐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专业人员招聘难和现有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各高校一方面需要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鼓励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中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制度提升队伍建设水平,适当放宽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聘条件,并采取灵活的招聘模式,弥补管理团队专业人员不足的短板,适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拓宽提升空间,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流失。近年来,法大为保障施工项目顺利进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首先,积极争取校内政策。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会给予工程科事业编制专业技术岗1名,非事业编制校聘人员若干名。其次,从两校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借调专业人员作为甲方代表,协助管理部分施工项目。目前,每年从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借调5名人员,每人平均负责2到3个项目,从项目的立项、施工到最后的竣工结算全过程负责,由后勤处从学校争取专项费用作为其人员的相应补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为保证专业化水平,每年通过招标,选定专业的设计,造价咨询和监理公司;为保证效率,公司由以前3家,增加到9家,全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展开。

2.拓展项目管理团队

随着工程管理市场化的逐渐成熟,高校也在尝试修缮工程管理外包模式,目前已有高校在新建项目中使用工程项目代建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修缮工程,由于目前高校体制限制,其管理不能全部外包,但可将专业性较强或较为复杂的项目进行外包托管,以此提高修缮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加强项目资料管理及归档工作

现在,法大后勤处极其重视项目档案整理、收集及归档工作。一是在制度中明确档案归档的工作要求,协调学校档案馆,由其做专业指导,并接收后勤处全部工程相关资料,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制度要求。二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资料收集工作,以避免资料丢失。三是建立档案管理台账,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和归档工作,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便于资料的查阅。

(五)科学谋划项目施工

鉴于新形式下高校修缮项目的特点,应调整以往惯性思维,提前谋划,科学应对,比如上文所提及的防水项目,几乎每次教代会及学代会都有代表提出,而按照以往思维模式,解释说明后,对方也能理解,但问题仍未解决。按照以往惯例,项目启动是每年春季开学时做本年度所有工程项目的设计及造价,然后将清单报到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等待招标,一般这个过程需要2个月时间,而招标过程还需要1个月时间,直到六月底招标结束,确定厂家入场施工,这样就必然遭遇雨季施工。为改变以往修缮项目的管理模式,从2017年起,法大本着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从项目立项阶段入手,调整思维,调整工程项目的设计及造价时间段,把这个阶段提前至上一个学期的寒假期间,设计及造价公司利用较长的高校寒假期间进行相应工作,待至春季开学时,招标清单已经制作完毕,我们把诸如防水项目等工程提前报至标办招标,这样就可以保证在雨季之前完成施工。

(六)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首先,明确甲方代表权利权限及责任,所有工程洽商必须经过甲方代表签字认同后方可生效,未经同意前不得施工,洽商金额超过甲方代表权限的按程序报批后方可施工。其次,后勤保障处质量监督科对所有工程每天进行常规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处领导及甲方代表。三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由处里协调相关中心派专人配合工作,如一号学生公寓外立面墙砖更换工程,由于楼体较高,危险系数较大,在施工期间,由处里协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派专人每天驻守在工地周边进出口,提醒指导师生安全绕行。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子午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扶贫村里施工忙
工程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工程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