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实践价值研究

2020-03-16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民主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习近平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1]。伟大五四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的知识青年奋力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五四精神俨然已经成为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食粮。

一、五四运动形成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错综复杂,主要分为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运动,国家各方面实力迅速提升,并实行对外扩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让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看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力量;“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被否决引起国内民众的愤慨和不满。国内方面,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背景等方面。

(一)国际政治格局动荡,各方势力纷纷兴起

首先,日本的迅速崛起是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的核心要素。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在政治、教育、工业、军事实力等方面快速提高,但是,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德国由于忙于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亚洲殖民地,因此,日本趁机强占德国在山东租借地的阴谋很快得逞,随后又占领了中国青岛。其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的重要原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反省学习西方革命道路屡遭失败的问题,试图寻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胜利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提倡反对帝国主义,采取和平共处的态度对待中国,先后发表两个对华宣言,并且废除了之前同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在华特权。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救亡图存带来了新的希望。社会主义俄国采取对华的一系列友好行为和措施,让中国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俄国,试图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救国的道路。最后,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中国对山东的主权等正当要求,但是请求被列强否决,还要把德国在山东的所有特殊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试图在这丧权辱国的“对德和约”上签字,当消息传到国内,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一致反对在和约上签字。

(二)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和思想文化初步发展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政治上处于北洋政府的封建反动统治时期,对内依旧实行专制,对外卖国求荣,导致社会各个阶级矛盾十分尖锐。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北洋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袁世凯迫于日本政府方面的压力,加之称帝心切,需要得到日本在背后的支持,于是废除了其中最无理的五条之后,答应了日本其他的无理要求,日本随即夺取了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殊权益。日本强占山东后,北洋政府为了能够收回中国对山东的主权,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试图以战胜国的身份和平收回对山东的主权。在经济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无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但是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苦并且被资产阶级无限的压迫和剥削。在军事方面,军阀迭起,分裂分治,各系军阀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军费支出,不得不加征税赋,导致人民的生活负担加重,痛苦不堪。在思想文化方面,1905年清政府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建立了一批新思想引导下的新式学校,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初步发展。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攻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特别是促进了中国知识青年思想的觉醒,为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新思潮的兴起,展现出新青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一)爱国精神

面对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事实,青年学生没有选择逃避,在民族危难之际,广大青年学生一腔热血,走上街头,面对政府的镇压和军警的逮捕,面对反动政府的威逼利诱,他们不畏强权势力,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和大无畏的精神品质,表现出一种誓死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愿望。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把斗争目标直接指向那些丧失良知、出卖国家利益的北洋军阀卖国贼,反对他们无耻地与帝国主义进行勾结。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民族意识高涨,他们没有再对帝国主义抱有任何幻想。“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让进步的优秀青年彻底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任何希望。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一周年讲演中说,“五四运动虽然是爱国救国运动,但与以前的爱国运动不同,五四运动有其独特的精神,这就是‘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2]这种独特的精神,显示出青年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直接投入到运动中去,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将祖国的未来扛在自己的肩上,展现了青年应有的民族担当和民族气魄,把对祖国深深的情感转化为探索实现中华民族独立道路的动力,比之前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救亡图存运动都要彻底,意义深刻。

爱国主义是融入进中华儿女血液的优良传统,五千年的历史,无不展现出爱国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青年学生借助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战歌。毛泽东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展现的爱国主义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说:“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3]可见五四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刻意义。五四运动彻底打破了国人对民族未来的淡漠以及对民族意识的浅薄,全国各地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组织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强烈响应,得到了很多仁人志士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带动很多的农民、妇女也加入运动中来,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民族危机意识和爱国情怀。爱国,源自于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限的热爱,激励着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进步而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二)进步精神

五四运动中,青年们展现出积极改革创新的进步精神是五四精神的灵魂,主要体现在思想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再次证明了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无论在哪里都没有发言权,都会被强国踩在脚下。

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的思想被深深地束缚,没有任何民主而言。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青年开始在思想层面寻找让人民从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办法。他们手举着条幅,行走在大街小巷,咆哮着,呼喊着,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冲破传统旧思想的阻碍。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杂志为战斗阵地,通过发表大量文章的形式,向中国社会各阶层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渴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唤起整个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领导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成员主要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努力探寻改变社会现状的模式,他们开始探索一条先进思想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并且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平民教育演讲团,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始了与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探索与创新路程。从运动开始打出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以看出青年新的政治觉醒,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具有之前任何一次救亡探索运动所不具有的彻底性。要实现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就需要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作为引领。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理论思想武器,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最后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作为革命的行动指南,武装头脑。这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民主精神

五四运动时期所倡导的民主,并非仅仅指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而是泛指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精神,促进了人们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各种新思潮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作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坛巨匠的胡适先生,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七年时间,深受美国社会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他提倡民主、自由和理性主义思想,认为真正的民主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实现自由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帮助很多有志青年从旧文学繁琐复杂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传统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教条主义的压制、束缚和蒙蔽,使广大青年树立了自由自主的良好人格品质,形成了尊重事实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具有民主意识和良好文化素养的新人。五四先锋对民主思想的宣传,对青年打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进行一系列的救亡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这是对民主和科学的形象称呼,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思想解放的鲜明旗帜。但迫于当时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没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社会舆论基础。

西方对科学的定义,是指能被证明的即为科学。与西方科学不同,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科学,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等采取科学的方法,更多的是提倡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精神。陈独秀非常重视民主和科学的重要性,把民主和科学比作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之轮,倡导人们努力打破封建社会落后、腐朽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古代社会讲求“三纲五常”,出现了一些迷信、落后的思想文化,导致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盲从,养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陷进一种思维惯性的怪圈。五四运动倡导的科学精神反对人们盲从,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和传统落后的观念,试图通过打破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式,推动社会进步。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科学思想还体现在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任何形式的唯心论以及天命学说,提倡社会进步。“科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它是照亮人类从愚昧和黑暗走向文明与光明的灯塔,是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本身进而改造世界和社会的动力源泉。”[4]保守的思想不能带动社会的发展,只有拥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才能把人民从黑暗和愚昧中解救出来,才能拥有不断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力量。

三、弘扬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实践意义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对广大青年依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将来社会的主人,是时代发展的主力,青年人坚持中国梦,为此付出,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青年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青年一代发展得好,祖国就有希望,国家就会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进步。当代青年应认真学习五四精神,内化为向上的动力,外化为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彰显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美德。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是当时历史环境下广大爱国青年自发形成的高尚精神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旨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五四运动时期,主要表现为为了祖国前途命运而救亡图存的大无畏精神;抗日战争时期,表现为全国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团结一心誓死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渴望和信心;新中国成立后,表现为改变落后国家的局面,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全体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报效国家的民族豪情壮志;新时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国家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认同等。在当代中国,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爱国主义,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真正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始终维护党的领导,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让广大青年把对祖国的情感转化为一种内驱动力,加强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爱人民成为广大青年做人做事的一种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依旧发挥着源源不断的重要动力,具有巨大的价值意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首先的要求就是爱国,可见,爱国主义的重要价值意义。当代青年,代表着祖国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每一个公民的道德准则,当然也是对每一个青年的要求和规范,广大青年要把爱国放在个人道德价值观首要位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反对一切阻碍国家发展进程,破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港独”“台独”“藏独”等敌对势力,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弘扬创新精神,提升青年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奋发进取、改革创新,是五四青年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之一。”[6]当代青年必须深入学习五四先驱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先辈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无所畏惧的良好品质。

弘扬五四创新精神,提升青年的创新意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竭源泉。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意识,提高青年群体的创新能力,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青年群体具有思想活跃、富有激情、与时俱进的特点,拥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对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充满好奇心,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社会群体。青年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处于创新创造的活跃期,广大青年要抓住宝贵的时间,把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才干上面,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不断锤炼自己,发扬五四青年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青年群体应担负起祖国未来发展进步的重担,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结合,练就自己过硬的本领,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历史发展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每一个青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实现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进步,才能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弘扬奉献精神,支持青年投身基层建设

“打破一个旧世界需要无数革命先辈热血和生命的奉献,建设一个新世界更需要建设者们无私奉献。”[7]无私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广大青年要把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支持青年投身基层建设,有助于提升青年吃苦耐劳、为人民着想、为群众服务、报效祖国的素养,有助于提高青年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到陕西梁家河基层一线做了七年的知青,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练就顽强的意志和品格。基层是青年人锻炼和成长最好的平台,是青年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青年只有经过基层的历炼,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基层建设的征途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楷模:“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马国勇,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用青春践行使命,用青春书写人生,用青春拥抱更加辉煌的未来;高材生回乡创业的典范——马瑞强,现在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让青春在责任与坚守中光荣绽放。他们引领了新时代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基层服务的青年工作人员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就要继承五四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惧牺牲的胆识、无私奉献的品质;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以优秀的青年楷模为标杆,在基层工作中,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恪尽职守、生活中严以律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就要以新时代新标杆要求自己,做一个追逐梦想、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青年基层工作者奋斗在祖国各地的岗位一线,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困难的阻拦、利益的诱惑,考验着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但是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会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会被现实轻易打败,五四先辈无私奉献,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神定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扎根基层,建功新时代。

(四)弘扬民主科学精神,鼓励青年紧跟时代潮流

五四民主科学精神在当代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精神,青年敢于针砭时弊,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进步精神。青年应当关注国家政治,崇尚民主科学,展现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有血气、有朝气、有锐气的时代弄潮儿。

首先,新时代青年应当树立民主意识,崇尚民主精神。人民的权利高于一切,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青年群体应当跟随世界发展脚步,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关于人民民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牢牢把握民主问题的前沿发展脉络,锻炼较强的民主思维方式,拥有崇尚民主的精神品质。其次,新时代青年应当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民主发展的不断优化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破坏国家民主的行为和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维护国家民主整治建设。最后,新时代青年应当崇尚科学,敢于提出新问题。广大青年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沉迷于过去已有的经验、停滞于过往的实践,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和科技发展潮流,立足实践,更多地学习新理论,拓展新思路,开展新实践,提出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答案。

总之,五四先辈所展现出的良好精神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优秀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奋进,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应当认真学习五四精神,在艰苦奋斗中磨炼坚定的意志品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民主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爱国主义教育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