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剑英在桂林的抗战演讲

2020-03-16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叶剑英桂林敌人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渝中400043)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军兴,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面抗战爆发后,尤其是在1938年底到1939年上半年,叶剑英率领李涛、薛子正等中共教员参与筹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组建中共中央南方局,多次往返衡山、桂林、重庆之间,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当时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广西已成为战时中国的西南抗日大后方。桂林作为广西的省会和桂系势力的统治中心,又是连接内地与香港及海外的重要交通和联络枢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叶剑英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桂林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多次发表了脍炙人口的抗战演讲。

一、在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团的演讲《现阶段的游击战与正规战》

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秘密建立,叶剑英为南方局常委兼军事组组长,负责联络工作。1月下旬,叶剑英由重庆赴桂林。当时东南沿海国土不断沦陷,广州、武汉已相继失守,位于西南的广西局势也在不断恶化。为此,桂系当局决定于1938年11月、12月间,招收第三次广西学生军(1936年、1937年桂系曾组织招收过两次学生军)。值此国难当头,广西青年学生积极踊跃参军,参军人数由原定的一千余名,最后达到四千多人。第三届学生军共编为三个团,第一、三团团部设在桂林,第二团团部设在荔浦。l938年12月下旬,第二团接到学生军司令部命令,到桂林集中训练。此时,叶剑英与周恩来刚刚参加完蒋介石主持的衡山南岳军事会议,就国共两党共同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达成协议,并一起从衡阳抵达桂林。在第二团任政治部主任的中共秘密党员靳为霖,通过《新华日报》桂林分馆经理张尔华的关系,与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联系,邀请叶剑英到该团为全体官兵作题为《现阶段的游击战与正规战》的抗战形势演讲。

叶剑英在演讲中,开篇提到“自从武汉撤退广州失守以后,我们的抗战已转入了一个新的局势”[1]250,也就是二期抗战的中日相持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决定我们一定要发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只有发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才能停止敌人的进攻;只有停止敌人的进攻,我们才能培植新力量准备实行反攻,进行决战。也只有实行反攻进行决战,才能把敌人赶出去”[1]250。至于将来能否把敌人赶出去,叶剑英认为,“首先,就要看我们现阶段能否停止敌人的进攻,因此,我们的正规军要用运动战的方法在敌人前面挡住敌人,同时,我们的游击队,又要用游击战术到敌人的后方和侧方去拉住敌人”[1]250。叶剑英明确指出:“这个时期,我们最中心的问题就是怎样停止敌人进攻”,因为“在停止了敌人的进攻之后,我们才有机会来发展我们的军需工业,进行我们的经济建设,培植新的机械化部队,才能争取更加有利于我的国际形势,才能争取时机来实行反攻”[1]250。

接下来,叶剑英还谈到目前日军进攻的势头没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时期那样激烈了,他指出,这不是因为日军已经没有力量进攻或者是不想进攻,而是因为“中日战争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敌人过去都犯了极大的过失,为了重新布置其力量,为了重新调整其部署,为重新实行其新任务,于是才形成了目前这个形势”[1]250。叶剑英还谈到,经过抗战前期的几次大会战,敌人仍旧没有办法消灭我军主力,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军采取了持久战略,我们不轻易和敌人进行决战,而仅用持久战来拖长战争。第二,敌人兵员少,不能包围歼灭我们。”[1]250因此,“我们的目的在坚持持久战,在转变敌我形势,用持久战来保存和发展我们的主力,以反攻敌人,来坚定必胜信心,争取最后胜利”[1]251。

而为了击破中国军队的持久战略,日军也不再以中心城市为作战目标,而改以中国的主力军队为目标。叶剑英指出,除了因为日军兵力太少不能整个击破外,还有几个原因:第一,由于过去历史估计的错误,以为把南京攻下就可以改朝换代。但“十年来的中国和过去已经不同了。目前,整个中国都在进步之中,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是进步的革命战争”[1]251,所以日军觉得非把我们的主力击破,要中国屈服是不可能的。第二,敌人对我城市和乡村认识的错误。“只将中国的南京、上海、武汉占去,而不将中国的主力消灭,而不能占领广大乡村,欲使中国屈服是不可能的”[1]251。第三,是国际上的原因,“在广州、武汉没有沦陷之前,敌人以为把我们沿海沿江的都市占领,把我们主要的交通都握到手中,便可以威胁英法停止他们对我军火及财政上的援助”[1]252,但现实效果不大。鉴于此,叶剑英对学员们大声呼吁:“现在是个危险时刻,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难得的时机,是由于敌人准备新的力量继续进攻,我们准备新的力量进行反攻,战事暂时沉寂的时候,同时也是最严重最痛苦的时期,只有捱过这一个时期,我们才能打败敌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1]252

那目前应该怎样做呢?叶剑英说道:“我们应该利用时机,一面准备我军的力量,一面发展敌人后方广泛的游击战争,实行前方挡住敌人,后面拉住敌人的战略方针。”[1]252为了执行这个方针,“我们只有把全国民众发动和武装起来,然后才能度过目前这个最严重艰难的关头”[1]252。因此,“怎样发动民众,怎样发展民众工作,就成了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1]252。最后,叶剑英振臂一呼:“广西有了很好的民众组织,广西的民团也已给抗战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希望各位将来到各省、到各区工作的时候,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切切实实做群众工作,停止敌之进攻,实行我之反攻。”[1]253

在演说中,叶剑英还接受学生军的请求,改用粤话演讲,整场演讲“深刻、流利、生动,不时引起全场阵阵掌声。当时听众都是席地而坐,演讲长达几个小时,大家始终聚精会神地听着,唯恐听漏了一句话、一个字”[2]53,更加坚定了大家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决心。演讲结束后,许多学员仍久久不肯散去,有些还拿出笔记本请叶剑英签名留念。

二、在青年座谈会上的演讲《当前敌我战局的诸多问题》

1939年5月15日,南岳游击训练班第一期学员结业,并举行了隆重的结业仪式。叶剑英再次从衡阳来到桂林。1939年5月20日,叶剑英应邀出席二十几位青年举行的时事座谈会,做《当前敌我战局的诸多问题》的演讲,当时《救亡日报》记者司马文森也在现场,并做了详细记载。

当时来到一间不大的客厅内,面对二十几个焦急中带着兴奋表情的青年男女,叶剑英谦虚地说道:“让我在这儿坐着,用一种谈话的形式来随便谈谈好吗?”这一“要求”自然获得大家的一致赞成。接下来,叶剑英就开始了“他奔流一样雄浑而有力的战局分析”[1]263。他很快谈到目前的局势,“敌人对我仍在继续地进行侵略战争,只是自从汪精卫出走以后,方式上有了一些改变,原因是敌人更加了解中国的内情和弱点,假使说我们的战略从南岳会议以后,是着重地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那么敌人现在的进攻方式同样的是政治重于军事,后方重于前方,扫荡重于深入的。这事实就是表现在今天整个战线的沉寂上”[1]263。

由于敌人现在的进攻方式同样是政治重于军事,叶剑英说道:“敌人为着要配合他的军事进攻,在政治上常常在找寻并利用党派与党派间的空隙,地方与中央间的空隙进行各种阴谋破坏工作。因此在某些区域有些不明大局的人,往往有意或无意的中了敌人的阴谋,加重我们内部的磨擦,这样发展下去,是便利敌人进攻的。”[1]263叶剑英还谈到,以前日军的进攻方针,主要是朝着两个作战目标:第一,以中心城市为作战目标,如上海、南京、武汉的会战都是;第二,以歼灭我主力为作战目标。但因为我们土地广、兵员众多,人民拥护,敌人兵力过少,正面过广,后方联络线过长,游击战日益发展,兵力不够分配,因此屡次进行迂回或包围,但不能达到歼灭的目的。

接下来叶剑英谈到目前敌人采用的全面、跳跃作战的作战方针。因为敌人在这一困难情况下,兵力不够,散布地区广阔,牵制多,不能有健全的战略指导,其进攻力量已不能适当地配置在华北、华中、华南,全线地配合起来向我突击。敌人要继续向中国深入地进攻,必须组成一个突击力量,形成重点,而敌人现在只能组成单独的一个突击力量,一个突击方向(只有局部突击力量,而没有全线配合的辅助力量)。这之间迫使敌人不能不采用了和从前不同的进攻方式。又因为中国大部分水陆交通线握在敌人手里,兵力转用比较自由,这便利了敌人能够在全作战面上,任意选择一个方向——弱点,进行全面、跳跃作战的方针,他们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迅速地调动兵力,使我们捉摸不定,他便找寻我们的弱点,有机可乘时来一个突然进攻,等我们调兵遣将来对付他时,他却又转移到另一方向去,如敌人最近进攻南昌又转向襄樊便是一例。

面对敌人这种全面、跳跃作战的方针,叶剑英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战略,“我既不能处处设防,在地理、空间配备上便容易显出空隙,露出某方或几方的弱点,使他们容易取得胜利,如果他们跳我们也随着跳,那么他们占有交通运输的便利,而我们却失去了这个条件,很容易使我们感到兵力调动的疲劳,这对于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应以静制动的方法对付他,不要他跳时我们也跟着跳,他静时我们也跟着静。我们知道敌人纵然跳跃作战,也必须沿某几条交通线而且一般的方向我们可以知道的。在某几条可以被进攻的线上,我们把兵力布置好,当敌动时我们以镇静的态势打击他,当敌人静的方面我们则积极的动作起来,争取主动的运动战。因此我们对付敌全面跳跃作战的原则,在战略上是以静制动,战术上以动制静”[1]264。

除了正面抗击敌人,叶剑英还说道:“还须大规模在敌后进行破坏工作。在敌后我们的口号,应该是破坏重于作战。敌用以向我进攻的,是优良的现代化兵种,他必须有现代化的地区,有完善的交通联络,才能发挥威力,我们要不断的破坏,使敌后交通断绝,不能接济,逼使他们对我作战时,不能不改变装备。减少敌人重兵器,要以轻兵器和我们作战,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大规模的发动敌后游击战,以游击战破坏敌人远近后方,敌兵力也必大受牵制,因而也不能利用交通进行全面的跳跃,破坏敌人后方交通线,可以大大帮助我们正规军作战。这是各方面的抗敌工作,均应引用到大规模的到敌后进行破坏工作去。”[1]265演讲结束后,叶剑英还望着周围的青年,询问各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但“没有人对他的报告提出了异议,也没有问题,因为大家都听得十分明白,透彻”[1]265。

三、在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的演讲《当前战局之特点》

1939年5月21日,应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和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教育长杨东莼的邀请,叶剑英骑马到桂林东郊天圣山校址,在操场上对全校师生做题为《当前战局之特点》的演讲。当时白崇禧作为新设立的桂林行营主任和桂系第二号领袖,在南岳游击训练班上与叶剑英共事半年多,此番听说叶剑英去建设干校讲课,主动提出陪同前往,以表示感谢叶剑英将军对广西培养地方干部的支持。他还特意嘱咐部属,要为叶将军挑一匹好马。

叶剑英当时身穿八路军的灰布军装,腰间扎着宽皮带,在学员们的掌声中昂首阔步走到讲桌前。在开始讲课之前,叶剑英再次立正,向大家敬军礼致意。全场掌声雷动,白崇禧也大声地鼓掌。由于时间久远,叶剑英此次演讲的内容没有完整记录下来,但还是有人记得叶剑英曾这样开头:“共产党的血与国民党的血,在抗日战场上是流在一起的……”[3]130然后叶剑英分析国际国内斗争形势,强调只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发动全国人民坚持抗日持久战,我们是有办法,有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他还在演讲中列举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果,还具体讲到如何对付日本鬼子。

叶剑英在讲话中不时插点广东话,讲得有声有色,引得大家发笑。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是于1939年初到1940年底在桂系统治下创办的一所培养地方干部的新型学校。当时学校内部政治情况比较复杂,有国民党特务在里面捣乱,可是自从叶剑英来校作了报告之后,敌特在内部的公开破坏活动就停止了。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的学员,皆为广西各地基层骨干,干校开办时,在杨东莼(中共党员)的具体领导下,安插许多来自省内外的中共秘密党员,他们在校任大队、小队政治指导员及教员。干校多数学员思想倾向爱国和进步,因此对叶剑英来校讲演非常敬佩和欢迎,叶剑英所作的报告起到了生动而现实的宣传教育的作用,对于在广西发展进步势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员们在听完演讲后大为振奋,大家都说叶剑英的演讲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一扫过去“速胜论”或“亡国论”的错误思想。

四、在桂林第十八次时事座谈会上的演讲《积小胜为大胜》

1939年5月28日,叶剑英在桂林第十八次时事座谈会上,对储才学校师生和广西社会各界青年做抗战演讲《积小胜为大胜》,影响最为重大。

叶剑英在演讲中首先提出,当前抗战进入第二期,我们在战略方面还是以持久来对付速决,但在战争中“如何达到持久战的目地,在目前也就是怎样达到消耗敌人的力量和增加自己的力量的目的”[4]428。针对当前有些人“拖而胜之”的错误观点,即“把持久看作拖延,认为只要拖的久,敌人必然自己崩溃,因此主力决战需要避免。为了要拖延,所以还是用过去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即继续撤退,直退到更遥远的边境上去,也不要紧,敌人一崩溃,我们就可以全师而返南京”[4]428,叶剑英直接指出:“如果把战略建筑在这种拖延的办法上是非常危险的……结果必然变成我们对后方准备的消极,对前方乘机出击、歼灭敌人的消极,对敌人后方进行艰苦工作的消极,总括说,一切准备消极,因此日后战略反攻也不能做到。”[4]429

因此,“我们对敌二期作战必须是战而胜之,不是拖而胜之,而是积极的在战斗中获得胜利”。“我们必须运用消耗战尽力求胜,只有积极地求得胜利,才能使我们对抗战前途不致消极,对工作设计有所把握,而更加积极起来”[4]429。

接下来,叶剑英分析敌人二期作战的形势特点,将目前“敌人利用交通线向各方面进攻,这种跳跃的长距离机动性的进攻”定义为“全面的跳跃作战”。这一战法“可以使我们疲乏,而不能作战”[4]431。针对敌人这一作战方法,叶剑英提出了“保全空间,争取时间”。他强调,过去“曾经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对付敌人的积极进攻,确曾起过伟大的作用”,但在二期抗战中“应该加以修改,空间要加以保障是必要的,持久抗战的力量是在空间,如决战,力量在哪里呢?如何发动和组织民众的力量呢?这都联系到空间的保障问题,在某些空间,我们要准备力量,作战略上反攻的地步,换句话说,必须尽可能的保留未沦陷的空间”[4]432。但叶剑英指出,“光是保守空间,这意义还是不够的”,“不仅要保障已有的空间,并还要争已沦陷的空间”[4]432。那么,在战术上如何争取已沦陷的空间,保留未沦陷的空间呢?叶剑英提出,第一,在前线需要正规军打击敌人。第二,还要用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的后方的联络部队,以牵制敌人。从而“我们一方面在战斗中消耗敌人力量,另一方面,我们的力量继续增加”[4]433。当然,“战略上一切计划是要以战斗来完成的”,因此叶剑英接下来重点阐明在战斗中“一切为着进攻”,实际运用“大力打小仗”“破坏重于战斗”“用全力取小胜”等战术问题,从而达到“积小胜为大胜,争取最后胜利的到来”[4]436。

当时现场听众非常活跃,到会有1000多人。而叶剑英在演讲中深入浅出,论据充分,使听众深受鼓舞。当时桂林各界评论说,叶将军的演讲,“稳定了军心民心,抵得上千军万马”[5]161。这篇演讲全文刊登在5月30日的《救亡日报》上。此外,叶剑英在刘季平主持的生活教育社举行的时事座谈会上,做了同样内容的演讲报告,再次引起轰动。

作为“一个具有天才的演说家”[6]201,叶剑英的抗战演讲深入浅出,论据充分,使听众深受启发,极大提高了广西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主张的认识,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斗志,促进了广西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外,这个时期桂林出版的《救亡日报》《扫荡报》以及桂林发行的《新华日报》先后发表了叶剑英的数篇抗战讲稿与文章,如《二期抗战与游击战》《正规军当前的任务》《在敌后的两年》《游击战线上目前军事问题》等。据统计,叶剑英从1938年1月至1940年初公开在报刊上发表30多篇报告和文章,后编印成《叶剑英抗战言论集》,广为发行,成为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

猜你喜欢

叶剑英桂林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桂林行
叶剑英的港澳情
敌人派(下)
乐!乘动车,看桂林
叶剑英(上)
足够是够的敌人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最后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