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2020-03-16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不断被引出的过程。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出现,并不断被采用。它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很多缺陷,是一种师生双主体,二者作为主体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活动等作为共同客体,共同作用于客体,形成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克服了许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了处于“拔节孕穗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钥匙。
一、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十足,性格张扬,追求自由、平等,性格使然,倾向于“灌输”论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他们形成了思想束缚。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会遇到一些“人为阻力”。为了摒弃他们所排斥的藩篱,采用优化整合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首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务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打开禁锢思想的牢笼,让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断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其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视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教师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潜心问道,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师生之间构建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互动模式,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得教师于细无声处启迪学生的智慧,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最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就是要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思想和心智各方面的成熟度,因材施教,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走进学生一线,倾听学生心声,洞察学生动态,了解学生主体所需所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的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现实之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信奉“有教无类”,栽梦深耕,实施精准化的因材施教,培植学生的个性,厚植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知音”的角色,跟学生平等互动,获悉学生所需所求,力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传统的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坚持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传授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接受方。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将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异化”为盛装这些知识的器皿,单纯被动“吸收”。这一模式下,学生学到了许多应试方面的内容,这一阶段成为老师、父母眼中的“好学生”。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的。这一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割裂了能动性思维,即人的情感、意志在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抑制了学生发散型、创新型思维的开发与拓展,限制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正在奋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我国当代社会现状相脱节,不利于学生踏入职场后的长久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实现语言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同社会发展所需相契合。由此可见,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现实之举。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一次重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且对此提出了几点要求。立德树人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办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韵味”的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坚持“四个自信”的意识,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情、强国志,认真践行报国行为,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惯以分数高低来评判教育的成败,忽略了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思维定式极易造就高学历低素质的“危险人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竭力培养集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于一身的时代弄潮儿。不言而喻,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
二、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解析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对传统“灌输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平等、教育内容缺乏说服力、教育方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予以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助力构建“师生双赢”的教学目标;助推大学生践行“四自”理念;推动奏响“三全育人”的最强音。
(一)助力构建“师生双赢”的教学目标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在”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和存在方式,追求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相互尊重、平等交往、沟通交流来提升人的道德觉悟和价值理念。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性和话语权,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风格、修行行为道德、端正教学态度,提升话语温度和教学艺术。课前,教师会积极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甄选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课中,教师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主要以学生探讨,教师总结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为主。课后,教师持续关注宿舍、餐厅、自习室等学生在校的第二活动阵地,实时跟踪学生的心理、活动动态,适时将一些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同时,这一过程对起主体作用的学生要求也更高了。课前,学生需要上网查阅资料,准备课堂中将要讨论的内容。课中,学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组织语言,发表自己观点,记录别人的观点,敢于质疑,不懂就问。师生之间构成“命运共同体”。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造就一大批具有“脑力”“眼力”“脚力”“笔力”的高素质教师,又成就了无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生。毋庸置疑,其深层旨趣是为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达到师生双赢的目标埋下伏笔。
(二)助推大学生践行“四自”理念
大学生思想已趋于成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因此,如果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诚然,大力构建学生会、社团组织和班委会这些大学生自我管理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因此,高校会加强大学生团体组织建设,支持成立相关的大学生组织,并放开手给予大学生组织适当的权力,让其在适可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举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活动、讲座和论坛。在班集体里,选取优秀的党员、预备党员或积极性较高的大学生担任班委,有效发挥先进分子的“领头羊”和辐射带动作用。学校给社团和学生会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以及场地,支持其加强自身建设。这样,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被动灌输型向无形渗透型转变。
(三)推动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学生主体性特征,鼓励学生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动员学生建设组织,实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就拓宽了育人的渠道,丰富了全员育人的内涵和外延。此外,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学目标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把思想和道德价值引领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惠及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挖掘各种优势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将“三全育人”发挥到极致,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培塑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为了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高校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来践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优化网络堡垒的育人功能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5]。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人们随时随地学习、娱乐提供了便捷。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网页上浏览新闻、关注时政。因此,高校如果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好网络这片新天地,对于落实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稳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高校要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拓展网络平台,丰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比如,开展“网教”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作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实际的书刊、影视作品,投放在制订的APP上,以便大学生随时随地读取和欣赏。利用问卷网或者问卷星平台,定期制作关于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方面的调查,适时、动态性掌控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将一些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和老师及辅导员实现平等对话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的融洽度。
(二)引导师生树立“双主体”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成功转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从理念上建构、重塑师生之间双主体意识。一方面,高校要引导教师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通晓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的活动,坚持自己主导主体地位的同时意识到学生也是主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因事因地因人制宜,重视学生的地位,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交流,把学生作为自己反观自照的镜子。平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走近”学生的心灵,提升亲和力,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师者自居。同时,教师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采用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发言的权利,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禁止“话语霸权”。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这个观点的权利”[1]。另一方面,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强化学生在尊重老师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有维护自己主体性地位的意识,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发出质疑,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他人或者上网查阅,多维、主动地理解所学知识。高校要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换位思考的意识,对于老师要求的不太情愿的事情,克制“个人本位”思想,要试着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此外,师生双主体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实现智慧共建,师生“共生”的关系,力争达到双主体之间视觉融合的境界。
(三)打造实现“三全育人”方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打造一支精干、德艺双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营养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该专兼职相结合。这个队伍中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学校党政干部。学校在遴选思想政治工作者时要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资格审查于一体,综合考量,挑选德才兼备的合格人选。辅导员要重视言传身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友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力争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情促知、以情导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辅导员要定期开展班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积极备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讲授这门课。专业课教师要避免“专业中心论”的观点,树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并重的理念,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相关的知识,还要关注时政,课堂中穿插些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事件,并做客观分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世界,学以致用。学校的党政干部要齐抓共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成员之间职责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即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共同体”,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引下打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齐心协力培养一批政治站位高、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纵观全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紧紧抓在手上[6]。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高校若能成功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找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阿基米德点”,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铸就教育强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