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启示
2020-03-16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权”“科学的意识形态”“党性原则”“灌输论”等是其主要内容,阐明工人阶级领导权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逻辑及其方法论等,同时也揭示科学理论的生成机理和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构建的伟大飞跃。在新的时代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趋复杂化,教育效果式微,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边缘化,削弱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并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1]。可见,维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归宿。而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度,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掌控和引领,都要坚持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原则,从中汲取智慧。
一、当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矛盾分析
基于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视角,探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与大学生教育规律的内在逻辑,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而寻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与大学生认知片面性之间的矛盾
列宁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伟大建设者和贡献者。根据革命斗争中实践的需要,列宁首次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对意识形态概念做出描述性的新解读。列宁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新阐释,经历“颠倒的意识”到“虚假的意识”,再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最后到“科学意识形态”的历史演进,实现了意识形态概念从否定性到中性到肯定性的转变,形成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建设性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2]即客观实践是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界定的关键因素。表明列宁对于意识形态科学性的界定:一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也当以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为依据来指导具体的实践过程,即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体现在能够符合特定时代的实践需要,满足指导解释一定时代实践主题的条件,这就说明意识形态的话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过程,而非教条式僵化、排他封闭式的话语价值体系。二是这种意识形态所秉持的价值体系一定是符合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思维的发展规律,是同社会历史客观发展的需求相符合的。列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实践斗争的革命理论,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无疑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学习途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时刻发生改变,课堂教学不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途径,多渠道的碎片化信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认知的生成。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的渠道简单快捷,网络使每个人都有表达自身的价值诉求和言论的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被多元文化与社会思潮所影响,部分大学生辨别力、判断力不足,易形成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缺少坚定立场和独立思考能力。如网络自媒体虚假营销账号以传播虚假信息、熬制“毒鸡汤”、宣传“丧文化”、贩卖焦虑等方式吸引大学生群体,严重影响部分大学生社会心态。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知识积累不足、阅历不够丰富、心智尚未成熟,不能正确分析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对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往往大于理性认识。即大学生群体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等因素制约,在认识事物、剖析矛盾上还存在直观性和片面性,难以全面地、联系地、实践地认识问题,对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一大认知障碍,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理解上的偏差,致使大学生思想意识上排斥、疏离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普遍性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这表明,意识形态是服务于特定集团的特殊利益的价值体系,然而为获得政权或巩固政权以及维护自身的利益,将采取普遍性的形式加以理论包装,塑造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本质特征就是阶级性,是特定阶级维护其根本利益的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历史上第一次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往的意识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旨在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塑造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奠定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意识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需要构建普遍适用的知识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思维活跃、热爱新鲜事物,为满足其自由表达的个性需求,极力凸显自我个性,在其专业之余涉猎多种新领域。如观看网络直播、开设直播间展示才艺打造大学生“网红”;设计影音内容并制作生成视频,在网络平台进行发布传播;热衷于“二次元”文化、“汉服”文化等,涉及电竞、手游、学习、美妆、美食、购物等多种新型娱乐领域,旨在排遣空虚无聊和孤独的情绪而暂时忘却现实焦虑,或者构建在一定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基础之上的新社交领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普遍性话语在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态势下,面临着“被选择”“被稀释”的边缘化危机,难以满足大学生感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需求,相比之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传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式微,逐渐失去其话语阵地。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既定性与大学生接受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内在联系紧致、结构精密的知识体系的外在表征,在传播内容上具有既定性。首先,意识形态话语以固定的语词传递特定阶级的价值诉求,因此其基本立场、核心利益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意味着,构成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和基本论断是既定的,必然是一套逻辑自洽、高度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其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话语权威。马克思曾阐述话语权威在思想统治历史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必须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必须证明,在一个相继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4]话语权威指的是言说对象对话语体系的信服和推崇程度。获得话语权威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承继历史遗留的传统话语权威。其二是经由指导时代主题实践获得话语权威。因此,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是必然以历史事实和实践发展为基础建构的,而历史与实践本身是不可否定、不可捏造和颠倒的客观存在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内容必然是既定的。
大学生接受变动性是指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心智的大学生在需求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可、接受状态的不确定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内容上的既定性决定其无法满足受众变动性、感性化、生活化需求,对部分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显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不能填补大学生的文化空缺、心理归属,因此,他们将意识形态教育简单化理解为“应付”考试的必修科目,这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光环和教育意义。
二、坚持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原则,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借鉴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精髓,坚持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原则,从传播主体、接受客体和话语体系内容创新三方面为切入点下功夫,是破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主体队伍建设,保持队伍先进性,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凝聚力
列宁历来重视理论“灌输”工作队和革命家组织的建设,指出:“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5]列宁认为科学意识形态需要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比较高的人向工人阶级进行灌输,即社会民主党人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是俄国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思想精髓也对中国等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可见,坚持列宁“灌输论”思想,发挥主体能动性,对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同样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建设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必不可少。
第一,加强主体队伍思想理论建设。组织专业化的教育队伍,旨在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效果上进行深入分析与实践创新。首先,思想上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事关政治原则和立场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其次,较高的理论素养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主体队伍要求经过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并且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做到彻底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较高的理论素养也就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掌握,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和方法论来解释、辨别、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7]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宣传,通俗易懂的讲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与吸引力,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二,加强主体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是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程度的关键变量,习近平指出:“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方法等各方面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8]应对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培养以下几种能力:一是理论阐释的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与观点进行梳理、总结、运用于时代主题,进而结合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时俱进地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动积极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升理论自信。二是论证实践的能力。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规律,要分析大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所遇见的生活困难,以解答疑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原则,避免宏大叙事,引导大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实践性,并在实践中获得认同。三是教学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跟进科学技术发展,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的结合,以新媒体为载体打造精品理论课程,如运用网络直播、公众号、微视频等平台融入教学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新的时代符号,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二)注重客体特定诉求,塑造情感认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感召力
列宁十分重视根据“灌输”客体的多样化诉求而选择不同的灌输途径,在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指出:“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的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9]在对待农民阶级的理论灌输时,更要根据农民阶级的认识水平差异性来区别对待,不能直接把共产主义思想灌输到农民阶级中去,指出:应当“向他们提供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告诉他们实际生活各个方面的事实,用各种办法接近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如此等等”[10]。可见,坚持灌输方法灵活性和客体诉求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由“强制性”灌输向“自觉性”感悟转变的桥梁,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感召力,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所接受、认同。
第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以塑造情感认同为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是“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11]。这就表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既要有理论话语作为基盘支撑,也要有感性话语塑造认同助力切实落地,即塑造情感认同,因为“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化的思想,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作用机理本质上是情感认同”[12]。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应注重消解负面情感和价值引领的契合性。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新媒体双向互动平台建设,消解传统单向说教、强制灌输模式而引起的抵触情绪。鼓励大学生主动发声,善于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利用契合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征的资源,如通过校园公众号不间断的设置生活化的网络议题;打造开放、多样和接地气的校园网络直播内容;在课堂增设学生发言、提问与辩论等环节,以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加强人文关怀。部分大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迷茫阶段,对自身未来没有规划或者不能准确定位,在心理上有空虚感,而渴望被关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3]应遵循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主动关心、积极沟通,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之上,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认同。
第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以强化实践教育为根本支撑。意识上的认同“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这种内在过程中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14]。即实践的内在化环节至关重要,而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才具有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时代下新媒体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息息相关,然而部分大学生依据个人偏好选择性关注、接收、传播“推送”信息,他们以为的彰显个性和自由,实则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信息孤岛”,成为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心里栖息之所,长久沉浸于个人“舒适圈”之中,形成排他和自闭的世界观,对社会信息、时事政治、公共事务毫无兴趣和关注,逐渐与社会实践脱节。因此,要加大媒介素养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增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聘请新媒体相关领域优秀教师开设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信息,认识各类APP精准“推送”信息;激发大学生自主性精神和创新精神,如鼓励大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参与制作新媒介作品,引导大学生在触媒中多维度地批判、思考、选择信息。其次,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寓于实践活动当中,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实践力量,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要加大实践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学生社团运作机制,提供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平台,推进大学生社会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开展,整合资源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专业实习等。
(三)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促进教育生活化,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
“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照现实,解答问题”[15]。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有两重效用:一是批判各种虚假错误思潮的革命武器;二是巩固无产阶级政党合法性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从功能性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建制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的生产来实现的。建制性话语以论证现实、解释社会生活为主体内容,旨在建构现实关系和建构个体认知;批判性话语是社会矛盾与异质性思想批判的创新话语,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剖析社会现象,塑造个体认知。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或把个体‘改造成’主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作用’的。”[16]他认为意识形态通过询唤机制实现其功能,表现为话语体系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功能,推动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认识功能,对个体社会行为的规范功能和个体价值塑造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初步成型的特殊时期,其接收的话语是意识形态教育魅力的直接表征,与时俱进地转换和创新意识形态建制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内容,体现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提升其说服力,以助力大学生塑造正确的认知和观念。
在话语内容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并不是对原有话语体系的重构,而是在其原有核心观点和普遍原理基础之上的更新和拓展,以承继典范知识体系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因为时代局限性而未充分展开的思想理论资源,进行整合与重释,创新传统话语表达方式。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吸收社会共识性的先进思想以及其合理成分,摒弃不符时代主题的陈旧话语,以促进教育生活化为价值导向,以大学生对理论的实际接受程度为教育效果的检验标准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改进宏大叙事、泛泛而谈的理论说教,加强体现大学生心理话语的收集工作,如借助日常话语和生活话语解读特定的政治价值观,活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流行语融合学理性知识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开展意识形态批判教育,揭示当下各种错误思潮的实质,同时客观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道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清异质性思想,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传播,促进大学生整体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以社会发展的事实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包容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