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0-03-16杨燚娜柳慧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代思想教育

许 烽,杨燚娜,柳慧月

(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宁波315100;2.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175;3.宁波海曙区横街中学,浙江宁波315181)

杨贤江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新旧交替、改革震荡的一个重要阶段。原有的秩序被打破,西方文明涌入,各种文化思潮和教育思想互相激荡,广大青年困惑、迷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受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十分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对青年发展的指向、内涵以及方法的思考和判断有着重要价值。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应运而生,至今仍具有经久不息的教育活力。历史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不断影响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发展。研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把握特定时代青年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一)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与条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饱受屈辱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国家经受凌辱与欺压;另一方面,国内军阀势力猖狂,社会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中华民族要追求独立,实现强国兴盛,中国人民要追求幸福和自由。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有识之士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民众觉醒,才能让国家强大。以杨贤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教育救国之路。辛亥革命的成果虽然被窃取,但五四运动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一些旧礼教和传统封建思想逐渐被打破,青年爱国进步的民族热情逐渐被点燃。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就是在国家和民族发生重大变革,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青年成长环境发生急剧转变的历史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它及时回应了青年在时代发展中如何成长这一重大课题,是对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引领,也是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青年发展的战略指导。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的产生告诉我们,时代的变革催生思想,思想的产生依托于时代的改造,时代和社会有需求,思想就会有孕育的希望。同时,思想一定服务于时代和特定时代的人们,特别是特定时代的青年的。只有对青年成长成才起到催生和引领作用的思想,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精神食粮。当然我们还要看到,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正确的思想教育引领,并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青年才有未来。

(二)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与条件

二十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杨贤江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教育与中国青年的命运。杨贤江当时十分认同梁启超的“教育新民说”,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唯有教育才能救国。后来他又接触到陶行知的“教育改造论”,认为通过教育改造来实现社会改造,“一切的社会改造运动,如政治的,经济的,都不及教育的有根柢,能永久。因为教育的改造,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人的思想是足以支配政治及经济的”[1]。在这一阶段,杨贤江的青年教育思想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意识到相比较于“教育救国论”,教育可以作为救国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杨贤江还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教育理念,比如康德的“完人”理论。康德的“完人”教育思想“强调通过教育使人从愚昧、盲从和奴性中解放出来,服从理性的判断,追求思想和精神的自由,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巨大进步意义”[2]。当然,影响最大的,应属日本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杨贤江是最早在国内传播小原国芳教育理论的,认为“全人教育”是活的教育、开拓的教育、归于一元的教育、公正妥当及补偏救弊的教育。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认为,杨贤江的青年教育思想是对小原国芳教育理论的改造,“有些内容和方法直接引自《全人教育论》等著作”[3]。

实际上,杨贤江在继承小原国芳的教育理论时,站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小原国芳的教育理论是以“圣育”,即宗教教育为核心的,“都不能离开宗教来思考”,而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则是以为青年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的人生观为核心的。所以,杨贤江的青年教育思想还深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论的影响。1917年,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进步青年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也使杨贤江意识到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变革,他开始逐渐意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带领中国真正走上民族解放的道路,真正改变黑暗的社会。于是,包括杨贤江在内的进步青年开始纷纷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论也如雨后春笋般传播开来。杨贤江将自己的革命教育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全人生指导”思想,即对青年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关注和培育。杨贤江认为,人是否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受社会性质决定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社会的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才能实现。

总之,杨贤江青年教育观的形成,是在虚心借鉴前人、借鉴中外优秀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学习到实践、实践到学习的思想形成过程,与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这个国情紧密相结合。特别是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并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青年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达到思想的丰富和成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帮助杨贤江确立了其青年教育观的基本立场。杨贤江能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政党兴衰的文献书籍,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认识水平,从而彻底抛弃了唯心主义的成分,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帮助杨贤江坚定了青年教育观要将教育内容和革命活动、国家前途和青年成长紧密结合的基本信念,实践了青年教育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坚定了青年教育要与历史环境、民族命运和个体发展紧密结合的基本方向。

二、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目标:倡导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

杨贤江所倡导的青年教育思想,目标就是培养人,着眼于青年学生未来的发展,着眼于青年学生持续的成长。伟大的教育家就青年培养的初衷是永恒的,即体现了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朴素关怀以及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为公情怀。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是希望培养身怀技能、胸怀天下的,真正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具体而言,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强调对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关照,以培养“现代人”为宗旨,认为“教育的目的,至少须能养成学会做一个适于现代生活的人”[4]。他理解的现代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能适应时代对人的要求。他所指的“全人”不仅是知识和能力完美无瑕的人,还是既关注生存又关注精神、既拥有个性又拥有集体、既着眼现实又怀抱理想的人,是能经得起时代考验与现代社会改造,并能为民族振兴作出贡献的现代人。

(二)教育内容:提倡品行、智慧、健康、劳动、审美等在内的“全人生指导”

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站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又有对民族和国家前途的重大思考,是结合了时代要求和历史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年成长论述。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在对青年成长与发展的认识上,带有一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寄托,既有对理想信念的主张,也有对爱国为民的倡导;既有对道德品格的教育,也有对劳动生活的指导;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背离青年身心发展”的现象,主张德才兼备、知行合一,重视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价值观引领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本领的培养,而非简单的理论抽象派主张。

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围绕青年个人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他看来,“一个人要过圆满的生活,应当有强健的身体及精神,有工作的智识及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有丰富生活的风尚与习惯”[5]。“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主要强调青年一生的各方面均衡协调成长,注重青年成长中具体实际问题的解答和应对,主要内容包括人格与品行的培养、求知与智慧的培养、身心健康教育、劳动生活教育、美的教育等。其中,人格品行培养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核心要旨,他主张青年应树立“生长的人生观”,引导青年以改造社会为使命,把为人类幸福做贡献作为人生崇高目标,同时要“从青年的需要,现代的趋势和中国的现状这三方面来研究考虑”[6]。关于读书求知,杨贤江倡导青年多读书,多实践,“一个人不爱读书,不爱与书为伴,是真贫穷,是真孤独,是真堕落,是真偷懒,而且因不知利用现代文明,也难免成为非现代人”[7]。他要求青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张青年读书要讲求特定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讲求读什么书目的选择,讲求从读书中找到特定的精神和乐趣,鼓励青年自觉地投身求知。关于健康教育,杨贤江认为,保持健康既是青年应有态度,也是青年充分的权利。他十分重视青年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推崇自然的锻炼方法,强调应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青年保持身心健美才能更好开拓人生。关于劳动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应把头脑的活动与手足的活动平等注重。……于人文主义修养中,加上劳动的因素;于实科主义的劳动中,加上修养的意义。这样,才能有个健全的人格,才能有个文明社会”[8]。杨贤江倡导青年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树立劳动自觉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关于审美教育,杨贤江主张要培养青年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青年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培养青年良好的审美鉴赏力,“一个人有高尚的审美心,足以使志趣纯洁,品格优美”[9]。总之,杨贤江青年思想从横向上看,涵盖了青年生活成长的各个维度:思想、心智、道德、生活等等,从纵向上看,既关注当下,又引领未来,既有校内生活的指导,又有校外实践的指导,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三)教育方法:倡导身体力行与自觉自动

在帮助青年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方法选择上,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倡导青年发挥独立自主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强调学生身体力行与自觉自动,重视引导青年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获取真知,得到进步,体现青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倡导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倡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智慧启迪青年成长成才。

杨贤江十分注重青年的自我管理,认为青年教育要尊重青年的个性和成长规律,让青年“自治”是世界教育的趋势,提出“自动”是青年的本性所决定的。他认为“要做完人,必须经过自觉、自尊、自动、自全等几步功夫方能实现。这种实现的可能,正是人类真正的特色”[10]。他认为,要让教育的作用发挥效应,就要改变青年学生被动的、僵化的旧有面貌,以“无教”代替“有教”,强调培养青年独立探索精神,引导青年树立学习共同体理念,唯有如此,青年才能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圆满人生。他还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探讨“自动”“自力”的成因,认为“学习是自力的价值化”。“自动自力”就是体现“在行为上,须由自己发动,自己负责”[11]。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青年积累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创新动力。对青年的教育,杨贤江还提出要注重团体训练,认为人不能脱离集体,“人是永远而且必然的是个人群中的人,人的生活也是永远而且必然的是个群性的生活”[12]。他还特别表示:“我们必须承认团体生活是人类生活的要素、事业发达的来源。倘使我们拒绝团体生活,就会生活不成;倘使我们忽视团体生活,就足使人类生活变为不健全、不进步。”因此,他认为“讲修养而不注重团体的训练,实只是缘木求鱼的办法”[13]。

三、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重大改革机遇期,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视和期待前所未有,“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以劳育人”等教育命题促使将青年教育问题回到起点。立足关注青年这一教育主体,立足时代发展规律和青年发展主题,我们从教育家杨贤江的青年教育观中找到新的启迪,确立正确的青年成长发展观,能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教育提供借鉴。

(一)科学把控青年成长成才的航向目标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产生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对青年问题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不管是在动荡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青年问题都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显露出来,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青年工作者充分认识青年问题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发展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事物交替变化产生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呈现、社会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对青年人的一些误解,使部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迷失,价值导向模糊,自尊自信匮乏。物质诱惑和精神迷惑不断刺激和影响青年学生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致使青年问题凸显。这是因为青年学生知识储备有限,人生阅历缺乏。社会、家庭、学校都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角色,各自的责任十分重大,如果各方对青年问题的看法仅局限于现象分析和推卸责任上,没有采取引导纠正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教育不力或教育缺陷,这对青年的成长是不利的。如何使青年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变迁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如何在经济社会大潮中坚定拼搏奋斗的人生信念,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题。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对青年学生成长方向进行正确把控和指引,把对青年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责任引领放在第一位,明晰青年的价值观、使命观和发展观,把好青年成长发展的方向,帮助青年不断地修炼自身的品格修养,真正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成为能够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具备健全人格的“完人”。

(二)全面指导青年健康发展的多维层面

青年问题关乎自身成功、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已经超出了青年自身和教育本身可以解决的范畴,它是一个系统性社会问题,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在任何历史时期,青年学生都有摆脱贫穷压迫、摆脱求学痛苦、摆脱旧俗束缚、摆脱求职烦恼等诉求,并要求实现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男女平等权等等。比如,杨贤江在《答山东济南正谊中学公剑芒》一文中,详细谈到了对青年学生“记忆力”和“判断力”的指导,他还勉励青年看书时要有抉择书中要点的能力,甚至对青年“性”问题也加以解答。他在《青年问题》一文中,将青年问题分门别类,涵盖家庭、经济、身体、交友、求学、婚姻和人生观等方面,就缘由和要义进行细致分析,帮助青年回答人生问题。解决好青年成长的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也需要青年自身的抗逆力作用的发挥。作为教育工作者,则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职责和本分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加以全方位指导,最大程度解决青年的困惑和疑虑,从而取得青年的信赖与支持。此外,“全人生指导”不仅是全方位的,更是需要贯穿一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青年学生作为在校生应具有的优良品质,更要对其一生负责,将青年学生的人格培养贯穿始终。

(三)有效促进青年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

杨贤江将自律作为“完人”的必要条件,从读书到做人,他都提倡“自律自动自助”,引导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读书能使青年学生养成自动求知求学的态度,其本质是培养青年自律的人格和自我管理的素养,并最终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杨贤江认为,有觉悟、要求进步向上的青年不是想着去做官,而是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是去研究、观察、实践国家事业的。

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引导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就需要将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做好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引领青年自律、自主、自助并以此成就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必须深刻意识到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意识到青年在国家发展、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引用李大钊同志说过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青年有责任也有使命承担起创造、引领社会价值的重任,青年应在关注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和人类共同命运,这才是负责任和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四)与时俱进创新青年教育的话语接受范式

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既要讲究“说什么”的艺术和“说多少”的力度,也要注意“如何说”的技巧。不同时期,对青年思想的教育与引导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生、冷、硬的语境困难,致使青年学生很大程度上难以接受,效果不佳。杨贤江在与青年的对话中,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视角,以长者的姿态和人生朋友的角色,与青年真诚沟通、平等交流,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就启示我们,教育引导青年要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要与时俱进地把握青年话语体系和接受范式。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用中国传统文化加强青年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始终贯穿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尊崇真善和谐之美,主张忠孝家国情怀。杨贤江身体力行,以自身扎实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识涵养、强大的人格魅力向青年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能量。二是要善于创新语言表达方式,以适应青年认同的话语体系。杨贤江善于经常使用比喻,形象地阐释观点;善于运用耳熟能详、青年熟知的俗语、谚语来说明问题;善于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大白话、大实话来拉近与教育对象的距离。在这些简明有趣的语言中增加了教育的地气。这就启发青年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民间中汲取思想教育的养料,在语言共通、思想共鸣和情感共融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教育效果。三是要擅长运用丰富的语言艺术增进青年教育实效。杨贤江青年教育观集中体现了语言风格的匠心独运,通过不同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气魄的话语体系来激发青年斗志、唤醒情意、塑造灵魂,使青年育人工作走出语言困境。

四、结 语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杨贤江立足时代社会所需和青年成长之问,用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国家命运、社会规律和青年本质,其“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恳切回答了青年、社会和国家共同成长进步的时代命题,立意深远,内涵博大,既在认识论上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党的青年工作理念的新境界,也在方法论上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借鉴指导。

猜你喜欢

时代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