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理念*

2020-03-16邱仁富

高校辅导员 2020年4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邱仁富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格局。当前,“课程思政”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如何把握,“课程思政”到底如何建设?这些都深层次地触及“课程思政”的理念问题。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目标,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深刻回答了“课程思政”谁来建、建什么、如何建、要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对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显然不同时代的课程呈现形式不一样,但是育人的内在要求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课程思政”的概念的出现并不同步,前者作为一种课程育人的理念早就存在,后者是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出来的新概念。“课程思政”首先是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建什么?如何建?这需要理念的指引,不同的理念在对待课程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思政”建设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亟待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化。当前,学术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探讨,至今尚未形成共识。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理念其实就是大思政、大德育理念。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借鉴意义,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般而言,“课程思政”的理念实质上是一种认识的理念,可以分为“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双重形态。作为“理论的理念”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理论层面的理念研究,它与课程理论的理念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关注“课程思政”理念的反思、批判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如何讲清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问题;作为“实践的理念”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的理念,它重点关注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课程来展现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思政”具有理论层面上的理念和实践层面上的理念两种形式,两者应该统一起来,但是又有差异和区分。

一、“课程思政”的“坚守”理念

“课程思政”首要任务是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然而,谁来坚守?坚守什么?怎样坚守?这是我们理解“守好一段渠”必须要考虑的前提性问题。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办好“课程思政”提供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这里明确了各门课程的育人要求,守住课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关于如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这里就课程如何坚守提出操作层面的要求,明确了“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应该坚守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谈“课程思政”的坚守,至少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方面,坚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课程思政”要坚守课程的基本知识、核心内容,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尊重学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能打折扣。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为了削弱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消解专业课程的学科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坚守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强调坚守,主要是指坚守立德树人,进而在实现“课程思政”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强调“课程思政”,更加突出地强调后面一个坚守,而且不是机械地坚守,应该将两者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坚守,才能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避免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和“传道者”。只有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导向,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思政”坚守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程思政”的“融入”理念

融入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从课程要求上看,目前学术界关于“课程思政”融入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把“思政”比作“盐”融入“课程”的“水”之中,“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另外一种是把“思政”比喻为“盐”,融入课程的“汤”中去。两者的核心在于把思政比喻为“盐”。当前,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主要是把“盐”融入“水”或“汤”里。这个比喻很形象,也通俗易懂,很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把“润物细无声”的观念体现了出来,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好地表达出来。然而,在笔者看来,对“课程思政”的融入,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不仅是“课程”+“思政”的概念(这个观念本质上还是“课程+”的概念,犹如“互联网+”)。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发现“课程”+,既可以加“思政”,也就可以加其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外部性融入理念,没有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要求。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思政比作“盐”,毕竟盐是咸的,而真理的味道应是甜的。思政的核心任务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事实上,“课程思政”的融入,还有一种内在性融入的一面,即“课程思政”是根据专业课程性质,挖掘专业课程内容的德育元素、立德树人的元素等。这些元素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被关注得比较少,或没有系统地梳理出来,或没有把它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密联系起来,或没有理性化提炼出来等。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把隐匿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德育元素、德育思想整理、挖掘、提炼出来,融入教学过程中去,不断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说服力、引领力,真正发挥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作用。这种融入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性融入,犹如“玫瑰散发出来的芬芳”,把这个方面的融入讲清楚,对“课程思政”融入的理解才能更全面。因此,谈“课程思政”的融入既要把握外部性融入,又要挖掘自身的独特育人资源,把真理的味道讲出来。

三、“课程思政”的“同行”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为了建“课程思政”而建“课程思政”,也不仅仅是为了挖掘课程中立德树人的元素,更为重要的是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而创构所有课程一起参与育人、协同育人、一体化育人的生态。同行的理念主要源于“同向同行”这一论断。同向同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如何同向的问题。“同行”首先要解决“同向”问题,这就是说“课程思政”在建设方向上要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具体体现为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文化认同的统一性。[4]以政治方向为例,“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明确政治方向,核心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5]“课程思政”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当前,在有些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6]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在于“同向”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在同向方向要重点聚焦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等方面的一致性,不能出现大的偏差。

二是如何同行的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同向”才能“同行”,“同行”才能协同,才能产生好的效应。“同向”管方向、管大局,“同行”管落实、管路径。在“同行”方面,要解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问题。[7]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行,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思政课程”的设置情况、主要理念、思路等,不能用传统的“两课”概念来描述思政课,也不能笼统地把思政课理解为一门课。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思政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了解不同阶段思政课的设置情况,把握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等,从而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创造条件。

三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结伴“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于这一考虑,把握“课程思政”就需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方面,用好课程的独特育人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挖掘、整理、提炼课程立德树人的理念。另一方面,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把“守好一段渠”和“三全育人”有机融通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又可以深化对“三全育人”的理解。

四、“课程思政”的“创新”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坚守、融入、同行,还必须要不断创新发展。创新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是推动“课程思政”的根本驱动力。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创新。“课程思政”的创新最主要的是推动课程创新。它是指在盘活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系列课程,特别是“中国系列”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经验。2014年,上海大学率先开设《大国方略》课程,采取“项链模式”和“问题解析式”教学模式,重点聚焦“以中国梦和中国道路为引领,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背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直面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一是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二是讲述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三是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方略”。[8]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聚焦中国主题,直面学生问题,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系列”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高校先后开设“大国方略”“理论中国”“中国道路”“锦绣中国”“法治中国”“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等60余门“中国系列”课程,形成规模效应,已成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其他省份高校也陆续开设“中国系列”课程,“中国系列”课程引领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中国系列”课程的探索表明,课程创新要聚焦问题、聚焦领域、聚焦实践等,以读懂中国为导向,以中国价值引领为目标,结合各单位的学科特色优势,打造优秀团队,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坚定“四个自信”。

二是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既要发挥“思政课程”好的做法和经验,沿用好办法;又要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思政”要沿用好办法,及时借鉴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陈旧的老办法,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比如上海大学在思政教学改革方面,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从解决教师“单兵作战”问题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问题、从解决线上线下问题到立足信息技术的综合改革问题等,逐渐形成了“项链模式”“问题解析式”“连接式”等教学新模式。“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要立足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要充分开发教学软件、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等,不断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教学生态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

三是课程体系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推动课程体系创新。目前,各学校、各专业都形成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完全简单机械地套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必须要不断拓展,逐渐建构起符合“课程思政”的新课程体系。不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体系,是难以适应大规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的。《纲要》提出了“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构筑了蓝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为此,要有序推进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逐渐构建起符合专业课程建设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符合专业特点、学科要求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