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研究

2020-03-16卢国琪

关键词:认同感理论课共同体

卢国琪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自2005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精神指引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所有二级学科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高等院校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点的数量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向前推进,继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是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在当前,依然存在着诸多影响该学科发展的因素,其中,学科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还不够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增强,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水平。因此,如何提升该学科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和尊严感,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成为新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应当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内涵

从词源上看,“共同体”一词的英文是community,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舶来词,社会学家经常将其理解为“社群”或者“社区”,带有强烈的“社会”意味。在19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对“共同体”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指出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之间的、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1]71相同的思想信念,使得大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家库恩指出,科学共同体的基础就是共同体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评价基础”。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同的评价基础,使共同体得以存在并发展壮大。鲍曼在其《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一书中这样说道:“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能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既可指有形的共同体,又可指无形的共同体。”[2]168意思是说,所谓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以及身份的“共同”,它是一种快乐“感觉”(feel),他们联合起来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共同体成员有着“有一个共同体”“置身于共同体”的安全感与信赖感,他们可以“相互依靠对方”[2]3。从社会学家的论述可以看出,共同体意味着一个安全的、快乐的、可信赖的大家庭,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地位、遭遇和观念,因而会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去共同面对、对抗所遭遇的一切。

从以上社会学家对共同体内涵的指认我们可以看出,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即成员拥有共同的身份、地位和思想观念,并因此面临着相同的社会境遇。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但每个学科的任务又各有不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说,共同体成员有着与其他学科共同体成员相同的特征,但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内涵,这是由他们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和使命所决定的。

从人员构成上看,该学科的共同体成员较为复杂。宽泛地讲,共同体成员即是指所有组织、参与和实施该学科建设的人员,包括该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政策实践者、学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保障学科建设得以实施的广大服务部门等。狭义地说,该学科共同体成员仅指直接关注、参与实施、具体实践的人员,更多时候指工作在一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

从时间跨度上看,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学科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时间较短。自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经过努力建设,这个学科与2005年之前相比,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意味着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对于共同体成员来说,无疑也经历着较大的变化。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共同体成员获得了迅猛增长,壮大了学科队伍,扩充了学科的实力,客观上带动了该学科的发展,但数量的增长并非意味着质量上的自动提高。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共同体成员的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也可以理解为该学科共同体成员的组织与建设。在组织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该学科共同体成员对该学科的接受度与认同感,进而提升他们对于该学科的衷心热爱,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当然,这个现实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多学科内容的话题。

通过上面的渐进式阐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内涵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界定:它是特指所有组织、参与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人员(包括该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政策实践者、学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保障该学科建设得以实施的服务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的主体认知和价值判断在认同度上达到高度的思想统一和行为统一,尤其强调工作在一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的主体认知和价值判断在认同度上达到高度的思想统一和行为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是一个需要提升的过程。“提升”意味着不断提高,进而使之升腾、升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来说,就是要在充分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于该学科的认同度,增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荣誉感、尊严感和自豪感,从而以更加积极、自信、从容、开放的心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基本内容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当然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共同体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接受和认同。在新时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也是“年轻”的,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学科,即历史科学。”[3]意在强调,这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设立,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这既有利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学科建设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理论功底必须是扎实的,知识学养必须是深厚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失去了人才支撑。如果那些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共同体成员自身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知半解、半信半疑,就不能指望其能够为该学科建设作出贡献。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这门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要真正学懂弄通,绝不是一件短时期内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们扎扎实实地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会融会贯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只有真懂,才能真信,只有真信,才能真用。这个逻辑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首要内容。

第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角色)认同感。没有身份认同,就没有动力和支撑,也就很难有热情有信心去做好一件事情。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跨域式发展。共同体成员中,一部分人是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人才,也有一部分是迫于行政命令的压力,才不得不进入这个队伍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整体上增强共同体成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比光荣的荣誉感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是身份认同的基本内容。这个身份认同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共同体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真懂、真信、会用,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全过程,都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理、方法去教育和培养学生。

第三,对学科建设的使命认同感。滕尼斯之所以将共同体视为一个持续的有机整体,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共同思想信念的整体。这个“共同的思想信念”是所有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是他们自身能够不断增长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如果缺乏使命感,自然也就不会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希望通过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既然有如此期望,如何才能不辜负这一期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学科成员使命感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使命感是二重的:不仅有努力建设好自身学科的使命感,还有指引其他学科发展的使命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有着明显的价值判断,几乎没有非意识形态化和完全价值中立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价值导向指引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共同体成员应当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起到价值观导向的引领作用。

第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持和维护的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一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善于引导,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善于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并作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时代,是一个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时代,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持和维护的认同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内容的生命线。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价值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键在教师。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其中,“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将有助于共同体成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更好地实现。

第一,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创新思维,学科建设也就会停滞不前。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而言,极其重要的方面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给全校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保障,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就可以了,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其学术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极大误解。2008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选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4]7223诚然,学术研究自身就意味着参与原创研究,但一个学者的工作还意味着必须走出去搞调查研究,去寻找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并要努力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而且还要把自己有益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或传递给他人。所以,高校教师所做的学术,实际上不仅是发现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而且也是综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显然,这个定位是非常全面的。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术研究的内涵不仅包括理论创新,还应当包括应用研究、教学研究等内容。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该学科建设。而学术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共同体成员自身对于该学科的高度认同。只有有高度的认同感,才能促使他们不懈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为该学科建设尽心尽力。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中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数目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大大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增强学科整体实力。除“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通用于各门学科的资助外,教育部还设立了“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各种形式的人才选拔项目,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这大大增强了共同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5]172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有利于更好地为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青年学人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该学科建设质量。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里重点强调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使命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使命不仅在于提供智力支撑,而且在于做好价值引领。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质量,除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还需要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果来保障,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源源不断培养出一大批有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马克思主义学识的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赢得尊重和赞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当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才上下功夫,狠抓人才培养质量,让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能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进而增强对这门学科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只有提升共同体成员对该学科的认同感,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第三,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凝聚力。如前面鲍曼、库恩的共同体概念所指出的那样,共同体成员具有相同的身份,还拥有相同的评价基础。一个成功的学术共同体,无疑会对该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科规范,确立本学科的评价机制,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和凝聚力,为本学科发展齐心协力贡献智慧和力量。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离不开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对于身份、地位、境遇、观念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来说,如果能够增强他们对该学科的认同度,无疑会不断增强该学科的凝聚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的就是“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保障和推动学术研究持续、文明、健康的发展,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为保障学术共同体的和谐。”[4]3而在当前,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所致,共同体成员的年龄层次、学历结构都不尽合理,专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导致在学科建设中难以形成共识,学术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共同体成员“单打独斗”现象突出,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背景的教师,他们的研究主题难以集中,研究特色不够明显,等等,都是导致学科向心力、凝聚力不够强大的重要原因。

第四,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153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两个巩固”做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就需要共同体成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认同感,进而提升该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增强,将会更加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两个“巩固”中的作用,有力地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如果共同体成员自身都缺乏对该学科的高度认同感,无疑将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将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极为不利的。

四、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的路径

共同体成员对该学科高度的认同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认同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将中央精神落实落细,促进学科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共同体成员安心、潜心于该学科的教学科研。如何增强共同体成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尊严感、获得感,是当前摆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获得了较快发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该学科建设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经费的有效投入。在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用于提高共同体成员的合理收入,明确规定,允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的津贴稍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津贴。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高级职称可以单列开来,在名额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这都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增强了共同体成员的自尊心和荣辱感。但在很多地区,该学科共同体成员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教学、科研压力,一方面面临着收入与付出不对等的境况,还面临着职称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评价机制上,既要反对不讲政治的抽象评价,也要反对过度政治化或仅仅凸显政治维度的评价。需要把中央精神落实落细,在经费保障、人事编制、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落实与配套,建立健全共同体成员发展的人才队伍领导责任制,真正使共同体成员有想头、有奔头、有盼头,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一个“体面”的学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青年人加入到共同体当中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力量。

第二,立足本学科实际,总结该学科发展规律,充分发掘本学科资源,明确学科共同体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共同体成员致力于该学科建设的信心。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吸收前人思想精华和研究成果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价值诉求和实践旨趣,坚持明确的政治导向以及立德树人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不同于其他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显著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中,渐渐有了自己的学科意识,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这需要我们清晰地阐释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由来、学科性质、学科地位,从中寻找到该学科的发展规律,进而充分发掘该学科的理论资源。为此,我们需要清晰地定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各个二级学科的基本范畴,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将它们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明确该学科共同体成员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明确的道德规范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青年人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否科学、是否正确,绝不是无所谓的小事情,而是直接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大事情。年轻的一代人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他们拒斥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因此,立足本学科实际,总结该学科发展规律,充分发掘本学科资源,明确该学科共同体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共同体成员致力于该学科建设的信心,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到共同体当中。

第三,建立一套适合该学科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遴选真心喜欢、热爱、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员加入学科建设的共同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不感兴趣,并不是真心热爱,就不可能成为该学科建设的有效支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有个全面的概括,那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个要求虽然是针对所有老师提出的,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来说,显得更为现实和紧迫,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引领学生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如何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课程,该学科共同体成员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而应该是必须有、必须强。在当前,由于各种因素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共同体成员虽然从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但构成较为复杂,其中有一部分从事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人员也进入到这个共同体,比较起来看,这部分人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相对较低。还由于部分人员自己进入这个学科领域的时间短,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不够,也会影响他们对于该学科的认同感。一些高校为了在短时间内“凑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数量,把一些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员也吸纳进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教师为了“赶时髦”,趁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春风进入到该学科共同体成员的队伍当中。结果是,由于这些人员的非专业性,导致他们的教学效果不佳,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进而影响了青年学生对于该学科的认同,无法带来青年学生对该课程的吸引力,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也就在客观上窒息了该学科的发展,导致了该学科共同体“大而不强”的事实。因此,建立一套适合该学科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将真心喜欢、热爱、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人才选拔出来,将那些对该学科认同感不够的人员调离该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尽快避免让那些并非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员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科研指向必须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要避免因科研成果的“非马化”,而带来人才培养的“非马化”。在具体政策制定上,提倡本硕博连读,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计划的力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储备人才资源。这也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准入制度上下功夫,把那些政治坚定、理论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共同体中,严格把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导师遴选,对不喜欢、不胜任该学科的人员坚决及时地调离,坚决强调共同体成员必须“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爱马”,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热爱和信仰。

第四,借鉴其他成熟学科建设的共性经验,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与其他相关学科成员的连接纽带。马克思曾经说过:“烧公鹅的调料,也是烧母鹅的调料。”[7]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知识性与价值性兼备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建设相比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尽快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必须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如前所述,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以来,共同体成员数量增加了不少,但是共同体成员大多以自己个体化的教学、科研活动为主,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和联系并不多,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共同体成员的成长,进而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建立共同体成员健康成长的纽带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例如,建立一套统一的学术活动规范,要求共同体成员在统一的学术规范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有效的纽带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全体成员形成共识、齐心协力,从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魅力和吸引力,这一方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第五,不断提高该学科共同体成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8]14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引领学生不断成长,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倾听时代的呼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将“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置于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当中,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度和吸引力。“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9]新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问题与矛盾层出不穷的时代。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在面对许多问题时,会产生很多困惑与不解,甚至会被错误认识所误导,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扎实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尖锐地指出:“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8]12只有共同体成员自身品格过硬、知识扎实、思维创新、热爱祖国,才可能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怎么有能力去指导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获得感、认同感,就必须提高共同体成员自身的理论素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8]10在当前,部分共同体成员对该学科认同感不高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得不深入、认识得不全面、把握得不透彻等。只有真正深入、了解、学习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可能从根本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他是不可能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想当年马克思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时,他以笔做理论武器,与现实社会的不公正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斗争。无论是年轻时期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以丰富的学识和他的对手即《科伦日报》的主笔进行论战,还是后来不再年轻时期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的论战和斗争,都充分表明:没有丰富的学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没有有力的证据,没有深厚的学养,是不会把对方驳倒的。在斗争中,谁能够先占尽先机,谁就能夺得话语权和阵地,处于有利的一方。今天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与马克思当年相比,肯定是有很大不同,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共同体成员,时刻都不能忘记,今天依然存在着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需要我们不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而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真正的斗士,不仅需要斗争热情,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一直强调不能丢掉“斗争精神”的原因之所在。在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共同体成员,一定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和能力,应该要成为一个斗志昂扬的斗士,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同各种丑恶现象、邪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理论素质至关重要,但政治素质更是不可或缺。教师决不能将课堂视为“自由”的讲坛,随意发挥自己的一些缺乏理论支撑的“高见”,甚至为了吸引学生而肆意谩骂。那样就会给那些生活经验缺乏以及辨别能力弱的学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使其在错误的价值观指引下误入歧途。这些年来虚无主义的盛行,与部分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的缺乏有着很大的关系。个别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抹黑”中国,已经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不同,甚至与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自身不仅要有着扎实的理论素养,深入、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才可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六,要适应网络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共同体成员从事教学科研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共同体成员需要学习搜索引擎以检索、获取学术信息,查询海量期刊以及图书信息的数据库,使用网络系统进行投稿,选择多元的平台发布学术信息,娴熟运用“腾讯会议”的技术操作,等等,这都需要共同体成员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并逐渐适应信息时代对自身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在普遍网上授课的特殊环境中,个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技术掌握得不够娴熟,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其他学科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识度、重视度和利用度都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因此,要不断增强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还需要让他们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航”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意见为指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在提升学科建设质量中真正走内涵式发展,坚持立足中国大地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在中国大地上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奉献智慧、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认同感理论课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