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歌舞戏剧类“非遗”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2020-03-16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陵歌舞非遗

张 靖 张 蕾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2.铜陵市新桥小学,安徽 铜陵 244151)

随着2011 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1],国内众多知名大学都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2],高校内的科研教学工作者[3][4]也不同程度的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高校艺术教育进行保护传承。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强,歌舞及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尤甚,如徽州民歌只流行于黄山地区[5]、铜陵牛歌仅在铜陵地区流行[6],皖南花鼓戏也只流行于宣城市[7]。而有一定影响范围的区域重点高校如安徽省的安庆师范大学等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开展对所有非遗歌舞戏剧的教育,只能针对流传性较广如黄梅戏等“非遗”歌舞戏剧进行。因此,若只是将“非遗”歌舞戏剧教育工作局限于重点高校,不能保证所有歌舞戏剧类“非遗”项目面面俱到。

一、应用型高校歌舞戏剧类“非遗”课程开设意义与现状

从1998 年开始,教育部将部分优秀高职高专院校重组、升格,组建了一批新型的本科高校。为了实现与传统本科高校的错位发展,这些高校提出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概念。而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如铜陵学院、黄山学院等大部分位于非省会城市,以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为开展具有地域限制的“非遗”歌舞戏剧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将“非遗”歌舞戏剧教育引入地方应用型高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对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健全了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丰富了音乐教育课程、突出了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教学特色,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

但目前应用型高校对“非遗”歌舞戏剧教育缺乏足够的氛围,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对象对“非遗”认知不清,对应用型高校铜陵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做的随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音乐专业学生对黄梅戏、豫剧、越剧等流传较广的非遗歌舞戏剧较熟知,但对诸如皖南花鼓戏、当涂民歌、铜陵牛歌等地方非遗歌舞戏剧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对“非遗”概念都不清楚,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非遗歌舞戏剧并没有纳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体系;(2)教育主体“非遗”意识不强,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并没有开始非遗歌舞戏剧课程,以安徽省为例,国家级歌舞戏剧类“非遗”项目共37 项,而27 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含民办)中,只有4 所高校开设了3 项非遗歌舞戏剧舞蹈课程。

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两个方面造成了在应用型地方高校中“非遗”歌舞戏剧教育氛围的缺失,难以对“非遗”歌舞戏剧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就上述问题,本文初步构建应用型高校歌舞及戏剧类“非遗”项目教学体系,以为后续大范围开展应用型高校歌舞及戏剧类“非遗”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二、应用型高校歌舞戏剧类“非遗”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一)理论教学体系

1.教学对象

非遗歌舞戏剧的教学对象主要为音乐表演专业的本科学生,但由于相关学者对各类非遗歌舞戏剧的历史渊源、发展流布及其与社会民俗和地方语言文化的联系也做了深入研究,因此非遗歌舞戏剧的教学对象也可以包括中文、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本科学生,同时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非遗歌舞戏剧教育还可以作为公选课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授课。

因此,根据课程开设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非遗歌舞戏剧的教学对象可通过起步、发展、普及三个阶段逐渐由音乐类专业扩大到所有专业学生,以铜陵学院为例,起步阶段以音乐表演专业(含演唱、演奏方向)学生为授课对象,发展阶段授课对象扩展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终在普及阶段扩大到全校62 个专业的学生。但由于不同专业对非遗歌舞戏剧的教学要求不一样,因此,不同的教学对象,其课程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非遗歌舞戏剧教学对象及课程性质进阶图

2.教学内容

由于歌舞及戏剧类“非遗”项目存在全国范围内的共性和地方上的个性,同时既有外在的表演也有内在历史渊源流布发展,因此,可从“两视角三方向”设计教学内容,两视角分别为:以非遗歌舞戏剧在我国的总体情况为宏观视角、以地方非遗歌舞戏剧的具体情况为微观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别从三个教学方向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发展与流布

宏观层面介绍我国非遗歌舞戏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渊源、传承流布、相互间的演变过程及发展保护现状。微观视角层面具体阐述某一地区(通常为应用型高校所在地区)的歌舞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演变情况、发展保护现状。

(2)艺术特征

非遗歌舞戏剧多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戏剧如地方小戏、民歌小调等,总体来说,非遗歌舞戏剧的艺术特征包括唱腔曲调、乐器伴奏、舞蹈动作等特征。因此,可从我国非遗歌舞戏剧的总体艺术特征和某类非遗歌舞戏剧的具体艺术特征两个视角具体阐述上述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如旋律、曲调、戏曲唱腔、演唱特色等曲调唱腔特征,伴奏形式、伴奏乐器种类、伴奏特点及乐器间相互配合的伴奏乐器特征,舞台上演员站位、动作配合等舞蹈特征。

(3)民俗、语言、文化等特征

另外非遗歌舞戏剧的形成也深受地方民俗活动、语言文化以及人口迁徙、社会变革等影响。因此,可结合相关学者对各类非遗歌舞戏剧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非遗歌舞戏剧的社会民俗、语言文化特征教学。

以铜陵学院为例,其舞蹈戏剧类“非遗”课程微观层面教学内容为铜陵地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陵牛歌,以牛歌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现状和周边地区民歌如徽州民歌、当涂民歌、巢湖民歌的关系等作为发展流布教学内容,以牛歌的演唱形式、曲调特征、音乐结构作为艺术特征教学内容,以牛歌的歌词特色、反映的地方语言及民俗特征为教学内容的第三个方面。

3.教学要求

从授课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匹配性考虑,不同专业对非遗歌舞戏剧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授课专业应分别确定了各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教学要求主要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种要求。了解为对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熟悉为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概述、对比,掌握为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知识点进行归纳、复盘推论过程,并且能对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的总结。如知道非遗歌舞戏剧唱腔的语言特色即为了解,而能对不同类的非遗歌舞戏剧的唱腔语言特色进行对比异同即为熟悉,能够叙述唱腔语言特色如何形成、不同唱腔语言特色相互间的联系即为掌握。

表1 非遗歌舞戏剧课程教学要求区分表

4.教学方式

非遗歌舞戏剧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流布、社会民俗及语言文化特征等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而艺术特征实用性较强。对于前者,授课教师可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现出来。对于后者,如非遗类歌舞戏剧的唱腔特征等,校内专业老师对其理论部分掌握较好,但具体的外在表现,却不是专业老师的强项,而非遗歌舞戏剧专业演员及民间艺人对艺术特征的具体展现更为娴熟。因此,对于艺术特征的教学,可采用校内专业教师+校外艺术导师(民间艺人或专业演员)共同授课的方式,使学生既能掌握非遗歌舞戏剧艺术特征的内在理论基础又能对外在具体表现有直观的认识,为后续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二)实践教学体系

非遗歌舞戏剧的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构建非遗歌舞戏剧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非遗歌舞戏剧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方面。

1.校内实践教学

歌舞戏剧类“非遗”项目校内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1)成立非遗类歌舞戏剧艺术社团

社团在高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可依托当地非遗歌舞戏剧项目,成立具有非遗歌舞戏剧文化主题的艺术社团。在学校的支持下,聘请校外艺术导师作为社团艺术指导老师,学习排练非遗歌舞戏剧表演,不仅能弘扬地方民俗传统、传播民族情怀、传承非遗文化精髓,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开展非遗歌舞戏剧艺术展演活动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专业特征还是课程特征,非遗歌舞戏剧课程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艺术导师共同努力下,依托社团,组织学生定期开展非遗歌舞戏剧艺术展演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非遗歌舞戏剧实践内容的掌握、契合专业特征和课程特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领悟我国非遗歌舞戏剧的魅力,扩大非遗歌舞戏剧在高校师生中影响力,有利于非遗歌舞戏剧的校园传承。

(3)参与非遗歌舞戏剧课题研究

歌舞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高校教师是其中的生力军,这些研究课题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搭建了很好的研究平台,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学生不但能掌握基本的科研操作方法,为进一步深造夯实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非遗歌舞戏剧,让非遗歌舞戏剧的传承植根于学生的意识中。

2.校外实践教学

(1)深入原生地开展实地采风

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相关研究课题开展非遗歌舞戏剧采风活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艺术导师可带领学生去非遗歌舞戏剧的原生地,直接接触原生态的非遗歌舞戏剧作品,直观了解其艺术生态环境和传承的文化空间。挖掘并整理非遗歌舞戏剧作品,一方面为非遗歌舞戏剧理论学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便于非遗歌舞戏剧的传承保护。如对于铜陵牛歌,铜陵学院专业老师可带领学生深入老洲、顺安、流潭、朱村等牛歌发源地观摩民间老艺人的原生态唱法和舞台表演、发掘收集整理歌词唱谱等采风活动。

(2)进入专业剧团开辟第二课堂

虽然在校内教学中,学生通过校外艺术导师学习了非遗歌舞戏剧表演,但受校外导师授课时间所限,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而专业的非遗歌舞戏剧艺术剧团内演员众多、艺术氛围好,因此,将学生“送出去”进入专业剧团、传习所等,开辟第二课堂,在专业演员和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下,深入学习非遗歌舞戏剧表演。另外,校内专业教师也可采用“挂职”形式,进入第二课堂,学习非遗歌舞戏剧表演再回校反哺给更多学生。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理论实践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走进群众参与地方民俗表演

我国各地在传统节日期间都会有节庆活动,通常都会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歌舞戏剧表演活动,经过系统学习的师生可参与地方民俗表演活动(如铜陵地区的顺安三月三庙会、鹊江龙舟赛等),与当地群众一起进行非遗歌舞戏剧实践交流。

3.非遗歌舞戏剧教学评估

教学是否有成效,直观体现就是学生对非遗歌舞戏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舞台表演的熟练程度。而这些体现来源于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因此,对非遗歌舞戏剧对的教学评估,不能只对教学效果评估,还应对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应由社会团体(剧团、民间艺人)、兄弟院校、本校专业老师组成教学评估小组对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1)教学体系评估。对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程序设计、授课老师专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2)教学过程评估。采用随堂听课形式,对授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实操水平、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进行评估。

(3)教学效果评估。以对学生的理论考核和舞台表演效果为对象进行评估,是非遗歌舞戏剧教学评估的直观体现。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评估结果对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歌舞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这些都离不开应用型高校的支持,应用型高校在各地方非遗歌舞戏剧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合理科学的地方特色非遗歌舞戏剧教学体系、开展地方特色的非遗歌舞戏剧教育,在丰富应用型高校教学特色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非遗歌舞戏剧的保护传承,因此,无论是应用型高校及在校师生还是相关从业人员都要为提高非遗歌舞戏剧教育质量而努力。

猜你喜欢

铜陵歌舞非遗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亲亲的鸟
歌舞欢庆“三月三”
其实冬天不可怕
歌舞爷爷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