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的作品分析

2020-03-16穆慧琼崔焕珍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黄河之声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织体如梦令艺术歌曲

◎穆慧琼/崔焕珍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引 言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和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近几年中国的艺术歌曲发展迅速,在声乐界独树一帜,中国的艺术歌曲主要以唐诗、宋词作为歌词,由作曲家进行谱曲。李清照作为著名女词人,他的词被大量创作为声乐作品,《如梦令》是她早期的作品,表现了她早期的创作风格。在演唱时需要结合当代的音乐创作手法,以及背景创作的掌握,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一、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女”。从小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弟子,在当时的苏派中占有一席之地,李格非善于收集书籍,家中藏书甚多,早年间,李清照还是少女时,极其热爱读书,在这样浓郁的书香氛围中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她被当时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称赞:“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尝尽人生百味,也可以说是她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她,使她的诗词呈现出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少女时期的她生活优渥,与赵明诚婚后的惬意生活也滋润着她,这样恬静美好的生活使她创造出《如梦令》、《点绛唇》、《浣溪沙》等词,但是在晚年她却经历了家破人亡、孤苦飘零的凄惨生活,因此创作出的作品情调伤感,如《声声慢》、《题八咏楼》、《好事近》、《清平乐》等。

二、作品分析

(一)词——文学美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在随父亲来到汴京后,新婚不久后回忆自己在闺阁中的悠闲时光所作。常说“诗言志,词传情”,这首简短的小令寥寥数语就将作者的心境展露无遗。这是一首忆昔词,作者回忆起少女时期在溪亭游玩醉酒的情景有感而发。起笔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话把时间地点都交代的很清楚,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李清照在小酌之后昏昏沉沉在溪边的凉亭,不能明晰回家的路。可见作者内心的欢愉,也折射出流连忘返的心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致实在到了尽头,直到天色全黑才准备乘舟回家,无奈迷了路进入荷花深处,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在醉酒的状态下仍然情绪高涨,又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贪恋与忘情之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慌乱状态下,作者稚气的喊着:“快快划呀,赶紧划出去”,两个叠词把整首曲子推到高潮。也正是一心想逃离这密集的荷花,反倒因为划桨惊动了飞鸟,呼啦啦的飞向空中。正是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意境,体现了少女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神态。

(二)曲——音乐美

1、曲式结构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由现代作曲家王超所作。乐曲采用E羽雅乐七声调式,也就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变徵、变宫两个变音,曲子中起承转合的运用更加增添了古典韵味,即委婉又含蓄。音阶进行平缓,少有跳进的音程,同时借鉴戏曲中的一字多音,使音乐极其具有中国的古韵色彩。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是单乐段曲式,由引子、A段、间奏、A'段和尾声构成。节奏采用了中规中矩的4/4拍,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巧妙地结合了古诗词的特点,徐徐道来整首词的意境。前五小节是前奏,然后是四个四小节的方整乐句,在旋律上保持朗诵的节奏,具有古风古韵的意境。同时还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唱法,显得曲子曲高和寡。在使用单乐段的写作手法也体现了李清照中规中矩的大家闺秀的特点,这首曲子短小精炼的特点更能体现作者充满朝气蓬勃的游玩之乐。

2、演唱技术

《如梦令》的唱词只有33个字,演唱中的咬字讲究“字正腔圆”,这样才能体现歌曲的韵律美。仄韵格律是这首词的特点,要注重每一句尾音的押韵,“路”“处”“渡”“鹭”等都是归韵于“u”,所以在练声就要注意练习“u”母音的练习。而气息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这首词是典型的宋朝古诗词,在演唱时少不得吟诗作赋的吟诗状态,尤其在尾音处既要咬住字,也要保持住气息。演唱时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咬字时字头不要太重,会显得很生硬,也不要太松,让人听不清楚字的发音,演唱时就像说话的状态一样,保持气息的流动。比如第一句中的“常”“日”“暮”“沉”“不”“归”“路”,他们的时值都很长,因此要注意归韵,在归韵的过程中气息要保持住,演唱过程不易过快,否则丧失了歌曲的韵味。“记”归韵在“i”上。保持高位置哼鸣的状态,把每一个字都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演唱。在中间休止符的地方,借鉴戏曲中的演唱方法,声断气不断,保持音乐的连贯性。“路”“处”“渡”“鹭”等字都是开口音,归音于“u”母音,在演唱时保持喉咙吸凉气的状态,胸腔打开,小腹和后腰给力,保持声音的圆润和饱满,嘴型一定要保持住,不要变形,否则会影响音色。每唱一句歌词,都要保持气息的连贯性,准备好状态再开口唱,胸腔在整首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气沉丹田,不要提气,尤其唱到“争渡”的时候,注意头腔共鸣,注意声音的焦点,不要改变音色。尤其在谱子中出现的倚音、下滑音等,借鉴戏曲中的润腔唱法,比如“记”“亭”,谱例上是下行的音阶,因此在演唱时使用滑音和颤音的润腔方法演绎。而“日”作为长音,使用下倚音的润腔方法,“暮”可使用“拖腔”的润腔方式。这首词是作者少女时期借景抒情的作品,在演唱时把握少女俏皮、活泼和喜悦的形象,表现出少女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无限乐趣。

(三)情——意境美

1、情感表达

中国古诗词类的艺术歌曲对演唱者的文学素养极高,因为古诗词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情感都具有独特性,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把歌曲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说歌唱不仅仅是唱技巧,更重要的是“以情带声”,因此演唱者必须根据自身的理解和体验,深刻的解读古诗文,了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与内容,将自己理解的艺术形象带入,感知旋律与词意的内涵。这首曲子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节奏悠扬欢快,是李清照回忆自己少女时期的美妙场景,欢乐的心情表现在欢愉的曲调上,所以演唱者对音色的处理要符合人物形象。因为情感表现极为重要,相当于歌曲的灵魂,可以打动观众的内心。

2、舞台实践

艺术是一种美,除了听觉上的听觉美,还有视觉美,每一位歌唱者在舞台上都要为观众展现视觉美。古诗词看似歌词简短精炼,实则内涵丰富,优美的肢体语言更加衬托出艺术的高审美。这首歌曲的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以作者回忆自己的往事开头,眼中的目光向远处望去,右手向远处探去,想象自己身处其境。“沉醉不知归路”,表现作者极为感性的状态,演唱“沉醉”二字借助右手表达情感,将右手收回放至胸口处,这时的眼神应该是扑朔迷离的醉态,演唱“归路”时把右手缓缓下落。“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前半句表现作者兴奋的状态,以及尽兴后雅致,后半句陈述作者误入迷途,在慢慢探索出路,“误入”可以把双手向前向上,“深处”将双手徐徐下落,这两种状态都需要表现在脸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处的音高达到最高处,情绪也达到高潮,借助双手向上的动作辅助发声,借助双手向下的动作表现情感的起落。

3、伴奏织体

艺术歌曲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钢琴与人声的结合”,古诗词与美妙的旋律相结合,达到艺术的高度,在表现过程中,钢琴伴奏与演唱者的结合,让听众在听觉上达到纯粹的享受。古诗词的古风古韵是歌曲中的灵魂,在钢琴伴奏织体中一定要体现出来,尤其是审美意境,既要体现中国的意境美,也要结合新时代音乐的音乐素材,将钢琴织体伴奏更加适合舞台实践。整体来说,演唱中每一句的呼吸气口要和钢琴的抬手气口保持同步,让音乐更加富有生命力。在歌曲开始的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主要以声乐独自吟唱为主,钢琴伴奏给予足够的独唱空间,“暮”和“路”作为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钢琴伴奏相较整句的其他伴奏织体略为丰富,更加充实了前两句的音乐色彩。“兴尽晚回舟”左手的伴奏织体要以配合右手的伴奏织体为主,“误入藕花深处”的伴奏旋律音高升高,这两句的两个琶音要弹出来,演唱者注意歌唱的连贯性,加入戏曲中的润腔,展现音乐的古色古香。“争渡,争渡”,右手的伴奏音高达到最高,演唱者在演唱时注意气息的稳定性,胸腔打开保持住,两者协同合作、相辅相成,推动音乐的最高潮。“惊起一滩鸥鹭”,以吟唱为主,最后以右手的单旋律伴奏结束第一段的演唱,达到收尾呼应的效果。钢琴作为歌唱的辅助乐器,主要是推动歌唱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一唱一和的合作中,伴奏要紧紧跟随者歌唱者的情感并加以推动展现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结 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大浪淘沙般留下最为著名的古诗词,让众人一一称赞,享受着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之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梦令》作为宋朝著名词作,经过作曲家的创作,将诗词的韵律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首歌曲极其具有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诗词、旋律的研究,解读李清照少年时期的欢愉,通过演唱技巧的分析,更加丰富地演绎着人物角色的特点。对于演唱者来说,谱子是一切的根本,必须严格按照谱例上的音符展示音乐的魅力。本文通过对“词、曲、情”三个方面的表述,倾诉了李清照在少女时期的心境历程,经过研究和分析,本文揭示了艺术歌曲的特点,阐述了演唱者在演唱时的发声技巧,以及自己的再次创作的特点。通过对人物形象精髓的再现,真正做到“古韵新唱,意蕴绵长”。

猜你喜欢

织体如梦令艺术歌曲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如梦令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如梦令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如梦令,长相思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