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
2020-03-15吴志强李景保
陈 伟,吴志强,李景保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院校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地方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不断优化,是实现这一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同时其毕业生就业投身地方经济建设是实现这一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招生获取优质生源是实现这一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招生、专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高校应该建立三者的联动机制,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提高高校的发展水平[1]。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一、地方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的现状分析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科是专业建设的依托,专业是学科建设的抓手,专业设置与撤销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法。根据2013-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数据统计,我国高校新增设了12341个本科专业,撤销了101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的净增量占总量的37.9%,专业净增量排名前五的门类依次是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和理学[2]。高校本科专业增加速度没有放缓的迹象,高校的专业扩张速度仍将保持高速态势。基于2012-2018年麦克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5年以后出现的绿牌专业全部出现在新增专业里,而且基本都是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从历年的绿牌专业也可以看到,受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变化的影响,没有专业可以长期保持绿牌。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生物产业相关的生物类专业进入了红牌专业。
从现有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专业结构调整未能做到合理增减,学科专业的开设数量不断攀升,专业重设率高,缺乏结合院校自身特色的专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和特色;二是在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时未能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办学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就业市场脱节,造成了结构性就业难;三是专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大多集中在新专业的申报上,对于现有专业的质量和内涵建设重视不足,致使艰苦行业、服务行业等专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四是招生、培养以及就业缺乏有效联动,高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业务往往分属不同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有效的联动机制存在缺位。
二、构建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
新高考改革和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把高等教育发展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转向内涵发展,发展重点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高校通过积极吸引优质生源、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孕育新兴交叉学科等一系列内容来实现发展,从而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招生为基础和杠杆,人才培养是中心和关键,就业是风向标,三者互为一体,互相作用,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3]。基于此,对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与完善,将对提升高校内涵建设,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地方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利于地方院校及时调整招生策略,吸引优质生源
优质生源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质生源的争夺在各高校之间上演得也越来越激烈。地方院校生源构成一般以高校所在地占主体,能够争取到本地优质生源,对地方院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4 年 8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招生改革的序幕,如何应对新的招生考试改革,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的高考招生改革,特别是专业限考科目的设置,有助于地方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建设需要,设置录取考生的选考科目以使之与自己的特色相适应,可以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从生源上控制录取学生的构成,能为特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先天优势。同时,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就业联动能为地方院校提供有利的专属招生录取方案,更有利于吸引适合自己的优质生源。
(二)有利于地方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切实性
合理的专业结构是高校的立足之本,也是高校适应社会变革、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地方院校的专业结构应充分结合地方优势,与招生和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为专业新增和撤并提供了现实依据,专业新增和撤并的首要出发点应该是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业直接体现了专业与社会适应程度。二是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为专业的升级和改造提供新生方向。地方院校传统专业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是独具特色的品牌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和优越的办学条件,但对行业发展的依赖性比较大,对产业需求和社会的反应灵敏度比较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就业需求改变,能为传统专业的更新改造提供新的生长点。三是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为专业交叉发展提供了生长空间。新的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容易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有利于地方院校找准定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归根到底则是离不开人才的支撑[4]。当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是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而地方院校其办学定位、资源优势、服务对象、就业面向都在地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其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要充分体现在与服务地方互动中,探索和研究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是将人才培养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的内容。为更好地实现供需耦合、人职匹配,确保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有效供给,高校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新形势下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究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高校提出的招生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和就业实施方案是否具备科学性[5]。招生方案的制定需依据学校办学容量、学校发展定位和社会需求合理科学制定。专业结构的调整建设须以科学性为准绳,专业建设要基于学科发展为支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彰显科学性,及时把最新的科研理论、学科实践等相关的课题与经验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就业方案的制定要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制度,筛选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相关的教学及职能部门机构,并细化各部门及人员的各项职责,为就业方案的有效运行与联动提供保障。
(二)前瞻性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是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制订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指导的重要依据。因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相对滞后性,需要高校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清楚产业布局发展趋势,并做出前瞻性判断。因此,各高校需综合考量办学条件、社会需求、就业情况、学科优势等指标,结合各省份新高考改革的日程安排,及时调整招生策略,依据就业市场的情况合理调整招生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分析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前瞻性地制订招生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高质量就业[6]。
(三)协调性原则
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须考虑学科及其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确保科学性与前瞻性兼备。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考虑招生专业、知识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分化、整合与重组,还要思考现有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和互补。高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要做到调整与优化并举,做到整体协调,重点突出,以此来实现学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将继承与发展有效结合,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妥善处理传统专业、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处理基础性学科与应用型学科的发展问题。
四、专业结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基于社会需求,联动招生与就业
1.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变化,从源头调整招生专业及规模
学校在编制招生计划过程中,坚持统筹兼顾、平稳有序、动态调整的原则,综合考量办学容量、办学条件、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指标,结合各专业就业率、考研率、就业质量等指标,对就业质量好、需求量大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连续就业率低、质量不高的专业适当予以缩减规模[7]。
2.以就业促进招生,以专业特色吸引优质生源
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和就业,在以专业特色吸引优质生源的工作中,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创新驱动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需要密切关注高考动向,并让考生第一时间知悉学校招生政策,吸引更多优质考生报考;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招生宣传,鼓励学生积极报考;重点介绍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介绍历届专业就业状况,以此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3.采用订单式人才招生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而采用订单式人才招生模式,学校与优秀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减少学生们就业难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自愿报考。一是可以消除大部分学生的后顾之忧,不必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忧虑;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按照企业要求来进行对口培养,学生们填报志愿时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专业,四年大学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质量大大提高,从而也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员工;三是企业可安排学生提前到岗角色融合,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基于学生发展,联动招生与培养
1.追踪新高考动态,制定合理招生方案
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高校将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据分录取”变为“按人招生”,高考分数不再是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这将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招生的基本模式。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保证高校人才选拔的效度;二是通过凝练学校文化内涵、总结办学经验、甄选优秀人才等来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三是以学科需求为基础,及时评价调整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
2.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学生入校后统一完成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基础教育,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和专业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开展差异化培养。二是实行灵活的转换专业政策。针对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后,学生在符合专业转入要求以及不影响学校教学安排的前提下,允许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专业调整的申请。三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力推广活动类和实践性的教学形式[8]。依托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采取慕课等多种形式,探索分层教学、小班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形式,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宏观层面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各方面要求[9]。一是全面梳理学科专业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辨识度,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二是进一步重视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通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孕育新兴交叉学科,促进招生与专业建设间的良性循环,突出专业的吸引力。
(三)基于供需耦合,联动培养与就业
第一,立足于为区域经济服务,结合学校特色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及时淘汰,重点发展社会需求大、特色鲜明的专业,做到推陈出新、扬优支重;第二,对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在专业分流时,根据就业市场变化弹性调整分流专业的办学规模;第三,为实现供需耦合,高校需对标人才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积极开设“卓越试验班”“创新拔尖班”等模式的招生与培养,引导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第四,通过有的放矢的专业教育、能力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教育等提升就业能力[10];第五,以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就业,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高校就业部门为纽带,以高校院系为拓展,以专业教学为终端的 “五位一体”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对高校而言,招生、培养和就业所做的工作,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不管是高校还是师生都要加大对专业机构调整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高校未来招生管理、人才培养及就业管理等工作发展提供有效依据,适应国家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