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基于集体记忆的分析视角
2020-03-15黄世虎
黄世虎,朱 英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因此,探讨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路径,既是弘扬中国革命文化、传播中国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认同的迫切需要。当前学术界已从不同角度讨论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本文尝试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分析和讨论革命文化的融入路径。集体记忆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哈布瓦赫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只能在社会中才能进行回忆、识别以及对记忆进行定位,而这种唤起、建构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框架,即是所谓的集体记忆或记忆的社会框架[1]。本文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以集体记忆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创设教学情境、建构象征仪式、挖掘实践资源等方面,探讨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以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
基于集体记忆所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是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经验来源。在历史长河中,人类集体记忆创设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离不开特定的符号载体,符号系统是集体记忆创设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载体。人类正是借助这些鲜活、直观的符号载体,才能得以彰显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革命文化的生成和弘扬也是如此。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挖掘各种蕴含革命文化精神实质的符号载体,借助这些承载集体记忆的符号系统,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知。
(一)利用文艺形式展现历史场景
影视、歌谣、小说、戏剧等作为承载集体记忆不可缺少的载体,是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文艺资源[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文艺资源,借助鲜活的历史素材,创设革命历史情境,再现革命历史场景,使学生通过真实立体的形象感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掌握历史事实、再现革命记忆的目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观看革命历史事件影像、红色经典电视剧片段,使其置身于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从而深入了解那个革命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为学生建立真实、广泛的集体记忆提供新的视角。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适时播放令人斗志昂扬、精神振奋的经典红色歌曲,挖掘革命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营造音乐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视听盛宴中感受革命文化氛围,在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红色歌曲中,产生独特的革命记忆。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红色经典小说结合起来,师生共同阅读,一起分享心得,选取经典章节和精彩段落,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历史场景为参照物,分析特定的革命历史场景和社会背景,再现革命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启发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信仰,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总之,对承载过去的集体记忆的文艺资源加以选择性重构,可以在情景感染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重新唤醒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利用档案资源呈现历史事实
关于革命文化的档案资源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革命文化的重要文本资源,它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历史事实和艰辛历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于其内容体系、章节篇幅所限,不可能全面展现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全景,也难以刻画中国革命历史的沧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档案资源,为学生深入了解相关中国革命文化内容提供历史背景资源。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主题,自主收集和整理一手档案文献,经过精心设计,合理搭配,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这些原始档案资料,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回顾当时的历史场景,激发他们的历史记忆和革命文化情感。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研讨小组或学习小组为单位,以重要的时间节点或历史重大事件为线索,深入当地革命景点、历史博物馆、档案馆,开展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历史文献,实施探究性学习与研究,并在课堂上分享文献档案查阅和研究的收获与心得,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个体历史认知,在相互交流中增强集体历史认同。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历史档案资源呈现历史情境,再现历史记忆,可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革命史实,并从这些档案资料追溯相关事件的历史渊源,印证当时革命历史人物判断和选择的正确性,在反复思考和追问中,唤醒个体对革命文化的自我意识,逐渐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倾向。
(三)利用口述历史激发历史情感
口述历史是指通过采访或调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人,用记文、录音或录像等设备记录采访内容的一种研究形式。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口述历史是个体对集体记忆的历史回顾和当下展现,是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有机结合。口述历史可以真实再现当事人的历史经历和时代境遇,具有很强的生动性、真实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专题,设定好采访主题,明确访谈对象,如老一辈革命家、特殊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安排和组织学生开展口述历史记录活动。老一辈革命家是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实践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本身具有真实性,通过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回忆,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永恒的革命文化记忆。当然,如果条件有限的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借助这些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全面还原革命亲历者讲述历史的真实场景,为学生上一堂深刻的革命文化教育课。不同的革命亲历者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同一历史事件,学生通过观看革命前辈们的口述影像,能够全面了解革命历史,丰富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加深革命文化记忆。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口述历史能够真实地、生动地再现革命场景和历史事件,强化学生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
二、建构象征仪式: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
革命文化由过去的认知转换为现实的记忆,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些被选择性加强的社会记忆自然成为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这就是说,那些被选择性加强的重要节日和纪念仪式可以成为构建革命文化集体记忆中的一部分。集体记忆理论认为社会仪式是建构集体记忆的主要传承方式,革命文化的集体记忆强调要通过仪式活动,在反复强化行为方式的过程中,变成个体发自内心的无意识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仪式功能,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象征仪式,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
(一)共享与参与:定位仪式形式
仪式在革命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仪式将跨越时空,将个人对革命文化的情感和认知转化公共的情感和认知,形成集体对历史的记忆和缅怀。革命文化仪式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对仪式的接受度、认可度,直接关系到仪式教育的有效性。一个受到学生内心抵触的仪式,即便能按照规定程序走完全部流程,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未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革命文化仪式教育要真正发挥教育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价值共享和有效参与两个角度去考量和定位仪式的形式、主题或内容。节日庆典和纪念仪式是推进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实践。一方面,节日庆典通过形式化、反复性的简洁语言辐射话语力量,深入个体心理,实现庆典主题的有效诠释,引发学生群体共识。另一方面,纪念仪式为学生提供共同参与的场景,学生在纪念仪式等公共事件中通过仪式操演获得集体体验,这种共有的体验能加深情境记忆,并从当下的情境体验建立与革命文化的过去记忆的联系,形成新的革命文化记忆。
(二)选择与重组:再现革命历史
仪式与符号密不可分,符号是仪式的载体。仪式往往是借助各种符号来表达各种文化价值,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历史人物、实物与音乐都是在仪式过程中表达集体记忆的有效符号。革命文化仪式教育的效果如何,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符号的选择和重组的效率。就符号选择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多种符号的使用和配合;就符号重组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横向组合符号外,还要纵向组合符号。在革命纪念仪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选择影像、音乐等符号充分展现和表达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影像可以在形式上真实再现过去的历史场景,音乐可以在内容上表达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情感历程。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运用系统思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组合各种符号[3]。横向组合符号是同时使用不同的符号表达同一历史事实,纵向组合符号是围绕同一革命精神运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内容的符号。在一场仪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能有效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有效选择和组合符号,必能引发学生对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刻领悟。
(三)互动与反思:生成情感共鸣
仪式是由特定符号组合而成的规范流程,它通过一系列的符号行动阐释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承载革命文化的相关仪式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许可以鲜明表达仪式活动的教育目标,或者承载集体记忆的影像、音乐等符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仪式的主题和内涵。但这毕竟是一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学生有时并非能有效感知和接受,从而难以抵达他们的内心深处,引发情感共鸣。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仪式活动中,增加互动和反思环节,将学生放置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未来,畅谈对革命历史感悟,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互动和反思环节的设置意向,以当下情境体验置换真实历史,在“假想的我们体系”中建构集体记忆,在“我们”的互动中反思革命历史,在革命历史反思中感悟“我们”的存在,进而引发学生产生对革命历史的敬畏感和崇敬之情。
三、挖掘实践资源: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行为认同
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产生了许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现存的革命遗迹、革命旧址以及后来重新修复革命历史建筑见证了革命年代剑拔弩张的局势,是革命历史实践遗留下来的革命文化象征。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挖掘丰富的革命文化实践资源,凸现革命文化价值,将有助于使学生在真实革命情境感受中产生历史敬畏感。近年来,象征革命文化精神的革命实践资源的历史价值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但在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中,大多数是流于形式的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革命文化精神并未有效地深入学生头脑、走进学生内心。因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优化实践资源,实现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行为认同。
(一)现场教学生成集体记忆
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藏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器物等,这些记录历史的物质载体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回忆和思考革命历史事实、追思与缅怀革命人物事迹。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上关于革命文化相关内容的感知大多是抽象的理论表述,远没有在纪念场所亲自观摩带来的直观感受强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教室内抽象的教学内容转移到具有教化功能的历史实体上,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革命纪念馆,在参观考察中开展现场教学。为防止出现流于形式的参观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现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具体做法就是,在同一革命历史纪念点,根据当地的革命文化资源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设计现场教学专题,开展菜单式专题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主题,切实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需求。这种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可以使现场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自主探究深化集体记忆
革命遗迹作为直观生动的集体记忆的历史符号,是历史事实的物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挖掘和体会革命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发挥自己的教学主体性外,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点燃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再现这些历史记忆符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实现革命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认同的有效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厘清相关革命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革命文化教学主题,设计革命景点参观路线图,编排革命景点讲解词,要求学生设计不同路线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做到有理有据。此外,学生还可以转换身份担任解说员。通过讲解,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前世今生,而且对革命年代背景下历史事实和革命人物的所作所为有更深刻的理解,实现特定情境下的记忆共享和深化。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革命文化,不仅能
直观感受革命实践的壮观,而且还能理性感知革命精神的伟大,从而深化学生革命文化的集体记忆。
(三)社会调研强化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回忆、识别记忆。革命文化的丰硕成果不仅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社会发展。集体记忆的分析视角给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意深远,不能停留在讲授相关革命文化知识的层面,要立足于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革命文化的社会服务实践,充分展现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革命文化实践资源开展社会调研,重点调研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现有革命文化资源使用情况。从社会效益角度看,学生社会调研成果,既有助于拓展地方革命文化的旅游资源功能,开发新的革命文化景点,打造地方旅游的特色名片;又可以为地方革命文化管理部门保护和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提供新的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革命文化资源方面的社会调研实践中,又会对革命文化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历史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