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社会责任的使命与对策*

2020-03-15郑淑超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师毕业生疫情

郑淑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后疫情时代,高校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同时高校将更直接感知社会期待并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高校既是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沿阵地,也是加强科研攻关、寻找抗疫武器的战略后方;[1]同时,也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援助的后勤力量,更是国家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战场。当前,对高校来说,解决好毕业生去向问题是最迫切的社会责任,其次是落实高校扩招计划,最后是要保证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面临的社会责任新使命

受疫情重创,大量企业遭遇滑铁卢,就业市场急剧减缩,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扩招计划提上日程。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相较去年增加40余万,教育部计划扩招研究生18.9万人(扩招超 20%),扩招专升本 32.2万人(扩招一倍),[2]并探索扩招第二学士学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今明两年扩招200万人。[3]同时,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均使高校面临质量保障新任务。

一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中31.05%缩减毕业生招聘规模,54.23%推迟毕业生招聘周期,72.43%依赖网站招聘毕业生。[4]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3月份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月降幅为26.69%,而求职申请人数增幅143.25%。[5]招聘进程整体延后、招聘需求大幅下降、求职人数急剧增加,三因素叠加导致毕业生签约比例创历史新低,尚有不少毕业生未落实就职岗位,亟须多措破解。

二是高校的扩招承载能力亟待扩容。2019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1.1万人,生师比17.95∶1,[6]假设高校数、专任教师数增幅不大,校均规模和生师比将大幅上涨,但部分高校尤其是老校区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201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导师44.5万人,[7]假设导师数增幅不大,人均指导学生数将由2.06人升至2.49人,半数导师需招收3名或以上研究生,部分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总数可能高达硕导7人、博导14人。这将大大摊薄导师的指导频率和精细程度,因此高校亟须保证培养质量。

三是人才培养结构及质量亟待优化。疫情期间大量新兴职业得到空前发展,数字经济、在线教育、人工智能都形成发展新常态,人社部根据防疫需求和社会发展情况连续两次发布新职业信息,其中,新增26个新职业、8个新工种,调整变更14个职业信息。[8-9]而目前高校专业仍是根据过去的经济领域划分而设置的,学生学习也受学制限制,亟须弥合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明显落差。

二、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对策

后疫情时代,各类高校均开展在线教育、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加剧,再加上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期,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实现治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优化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史无前例的重要发展期。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挖掘就业资源。就业是“六保六稳”工作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增进共享,挖掘潜力。结合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尽可能多地共享多主体多渠道的招聘信息和云招聘活动。激发校内科研项目的岗位潜力,挖掘校友企业的潜在资源,鼓励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整体就业效果。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学生实行个性化招聘信息推送和求职指导,对考研失利等特殊群体学生分类识别、一人一策。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区块链+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用户画像”,提高毕业生与职位匹配的效率和准确率,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助力就业。

二是明确扩招重点、统筹扩招增量。落实扩招、吸纳非就业毕业生,是保基本民生的重要议题。一方面,分区域、分校确定扩招重点。整体扩招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高校倾斜,向拥有新校区、承载空间较大的高校倾斜,向职业型、应用型的高校倾斜,向新审批成立的高校倾斜。另一方面,分层次、分学位统筹计划增量。博士层次对导师指导的时间、精力要求较高,研究生扩招应以硕士层次为重点。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对教育资源、导师指导等要求更高,扩招应以专业学位为重点。第二学士学位扩招的重点,要优先考虑之前已具备招生资格的高校,再酌情新增审批点。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调整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的社会责任,是高校发展的落脚点。一方面,实行弹性学制、推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4.0”的升级,构建未来学校,有效回应“工业4.0”的人才需求。[10]推进基于学分制的弹性学制,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开展在线教育、广泛推进移动学习,搭建移动技术实验室,实现高等教育的可及性、包容性和终身化,协助全社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变革、优化结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第28位,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能力逐渐提升,近几年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11]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应跟上社会创新的步伐,高校教育宜应时顺势地加大预防医学、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整体上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竞争力。

猜你喜欢

导师毕业生疫情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战疫情
伤心的毕业生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