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等学校要为培植新型县域产业做贡献*
2020-03-15马陆亭
马陆亭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16)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地区覆盖全国1/3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地域辽阔,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家小康、强国目标的整体实现。由于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家长想让孩子通过教育离开故土,由此造成西部地区青少年总体以流出为主,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人才辈出、江山依旧”的状况。即优质基础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职业教育因产业不发达致使发展空间受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不够,各级各类教育间及教育产业间尚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探究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还是生态相对脆弱、产业相对单一,当然也有山高路远和人口素质的因素。产业链条短致使覆盖人群少、经济活力弱,经济活动的消费链、供应链难以构成完整丰富的价值链循环,百姓收入低。就全国平均而言,2019年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十四五”期间将迈向高收入经济体。因此对西部地区来讲,山高路远可以转化为有山有水的后发优势,人口素质可以靠教育来提升,但生态脆弱的问题不好办。不发展加工业,工业社会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和产业链基础难以形成;可发展加工业,又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任何地方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稳定的产业。如何生长出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将成为提高西部经济造血功能和发展致富能力的关键。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向未来,国家完整产业链条、产业安全至关重要,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先导,关键技术需突破,而作为稳定基础的民生产业也必须牢固。县域产业是中国广袤大地经济活力的基础,没有县域产业的发展,乡村、乡镇不可能繁荣。脱贫攻坚接续的是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因此,县域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活力,事关以国家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事关新型城镇化道路、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需要引起重视。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体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各级各类教育的社会职责,使县镇乡村实现振兴和繁荣,更加美丽且富有魅力,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自己的内涵特征服务社会和培育人才。高等教育起着龙头牵动作用,高等学校具有打造县域产业源头、创造新型绿色产业业态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职责,通过研究与服务的紧密结合,以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发展;产业有了,职业教育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自然会发达兴旺,基础教育进而也就由升学应试转向素质教育。以与经济产业结合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针对产业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形态变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性的办学方向和使命职责。
应该认识到,培植新兴产业就是最大的创新创造,高等教育要努力成为新型县域产业的孵化源。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应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促进地区繁荣,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把学问做到区域大地上。要重视科技赋能产业,致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开发拓展生态产业链,以美丽家园和社会建设彰显文化力量,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地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科技、人才、信息综合优势为发展新兴新型朝阳县域产业服务,这些产业包括数字经济、生态农业、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等,要特别注重开发地方百姓广泛受益的产业。
高等学校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汇集地。教育是人才的蓄水池,有了学校就能吸引来相应的人才;教育是经济的活力源,有了人才就会开创相应的事业,就会产生更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教育是科技的创新源,有了高层次人才就会集聚更多的人才,从而创造出与高层次人才相匹配的事业。这些人才的事业有可能就是新型产业的发源地,推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汇集人才的功能,使学校成为地方的知识中心、科技中心、孵化中心、培训中心、文化中心。在人才需求方面,大城市和小城镇及乡村不同,后者需要更务实有用的人才和脚踏实地的创造。
高等学校要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脆弱、产业匮乏、经济落后问题贡献聪明才智。作为一种办学模式,西部高等学校应把办学特色与社会需求、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科技含量。高水平大学要通过创新帮助打造新型产业源头,把能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问题当做自己的科研任务,不断开拓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地方本科高校要尽力扶持和融入县域绿色产业,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将自身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职业院校应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技能培训,特别是开展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培训,促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农民培训、技术推广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开门办学。
总之,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服务培植生态产业,培育科学文化,勇当乡村振兴的引领者。高等学校既是地方教育中心,也是科技文化中心,要让教师成为基层社会最受人们欢迎爱戴的人士,使教育激人奋进,把科技融入产业,用文化浸润乡风,涵养城镇乡村的和谐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