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历史寻迹与内核变迁*
2020-03-15钱鉴楠
钱鉴楠,刘 晓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专业是职业院校资源配置、日常管理等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和主要着力点,其建设水平体现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019年,教育部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的总体目标。从独立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这意味着传统与具体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划分体系逐渐与如今以技术带动产业相互链接融合的经济发展态势失配。针对新业态重新构建专业划分体系,整合分散的专业资源,构建配套的专业管理制度是当下提出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意图。面对新目标,系统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历程,厘清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的挑战,梳理各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回应时代诉求的重要举措,合理把握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经验与成效,有利于明晰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工作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面向社会一线急需探索高职专业建设的起步期(1978—1998年)
1978年,国家经济百废待兴,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的失衡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社会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一时间,新技术新生产设备的大量引进改变着我国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以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兴起。然而,我国仍存在本专科院校比例失衡,人才结构倒挂,面向工作一线的人才奇缺等人才供给问题。基于此,加快一线产业工人的培养,针对新技术新设备强化现有产业工人技能,面向社会急需岗位以及新兴产业,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人才成为当时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题。
(一)以职业大学为起点进行紧密联系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实践
1980年开始,为了缓解国家面临的人才奇缺境地,一批花钱少、见效快、酌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职业大学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借助现有学校、科研机构、大型厂矿企业的师资、设备、人员建立了起来,这也是我国最早实施高职教育的学校。职业大学在专业建设方面,根据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主要通过设立短线专业来帮助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呈现出针对性强,直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教学内容紧扣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求的特点。[1]以我国首个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为例,学校办学初期就设有文秘、工民建、法律、英语等专业,这些都是当时南京市迫切需要却难以分到或很少分到高校毕业生的专业。[2]到1984年,职业大学发展至82所,共开设专业200个以上,遍及主要行业,在校生46956人,累计向社会输入人才8260人。①数据援引自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11.
(二)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催动高职院校专业系统性建设的萌芽
1984年4月14日,国家教委批准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驾驶、轮机两专业中各开1个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班,开始了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1985年,国家教委同意在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三所学校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直至1997年,试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院校达到22所,开办专业66个,专业点总数达74个,涉及公路运输、汽车、纺织服装等21个专业种类,在校生规模达到25594人。②数据援引自杨金土.30年重大变革: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下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57.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试办一方面通过采取“四五套办”的做法使得中高职专业得到了有效衔接,同时通过选拔的方式极大保障了招收学生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推动了教师、教材、课程等教学要素的系统整合。课程结构由过去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变为公共课与专门课的两大模块[3]。同时,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课时安排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去协调,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教材得以被开发出来。
(三)“三教统筹”“三改一补”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了统筹与指引
进入9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专科院校、高职院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出现趋同的势态。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热衷于向本科院校靠近,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逐渐失去了高职教育应有的职业性特点。1995年,为贯彻“三改一补”方针,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教学上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并将推荐一批高职教育特色明显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部署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制订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计划。1998年,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对高职院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以及改组、改制来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至此,我国开始对高职教育进行“三教统筹”的管理思路,实现对各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朝同一个方向发展,共同探索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规格和模式[4]。90年代我国对高职教育进行的“三教统筹”与“三改一补”措施,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开始有了方向性的引导,增强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开始逐渐凸显。
二、面向社会就业聚焦专业建设要素的完善期(1999—2005年)
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这一时期,我国成功加入WTO,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得以发挥。但在深度嵌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过程中,我国也意识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难以长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维持竞争力。于是,我国开始提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一以国企改革为重心的改制过程对就业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包分配”的就业制度消失,全国高达千万的企业职工失业。面对国家经济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和经济体制改革对就业市场影响的双重冲击,稳就业,促就业,探索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在世纪之交的重要主题。
(一)多措并举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步入规范化
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引入规范化的轨道是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量、师资配备、专业实训条件、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基本规定。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以行业为主、学科为辅的专业分类逻辑,将高职专业分为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等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另一方面,还对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了原则性的引导。同年,教育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体系中,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专业建设主要观测点,为各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思路与方向。我国对于规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首先使专业名称得到了统一,通过采取“宽窄并举”的做法,在保留专业普遍性的同时兼顾了专业多样性的建设。其次,各高职院校有了更多的专业建设自主权,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对专业做出及时的调整。最后,逐渐形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各要素的建设框架,使各高职院校在实际专业建设过程中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专业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展开
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在对专业建设做出方向性指导的同时,对于专业建设中所涉及的课程、教材、教学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细致的指导。作为我国高职教育进入新世纪的第一部指导性文件,由此也开启了各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工作的开展。2002年,教育部启动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遴选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级护理专业等62个专业。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要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集合,并鼓励各地对办学水平高、评估结论为“优秀”的院校在跨省招生和灵活设置专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要求将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专业设置相挂钩。于是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响应文件内容,按照“学校申报、专家评审、财政资助、工程推动”的方式,支持了一批以就业导向为改革方向的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了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新框架[5]。同时,国内以姜大源、徐国庆、赵志群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创新性的思维开始在职业院校中尝试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化等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开发实践。我国以部分高职院校专业作为重点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改革实践措施,在专业教材开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样板。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方向凸显出专业人才对于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重要性。
三、服务产业发展聚焦专业内涵建设的深化期(2006—2014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在面向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世界,摆脱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方式,走以技术驱动的高效绿色产业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选择。2005年,我国开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而对于职业教育,我国也同样指出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在这一时期各产业得到了优化升级与平稳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发挥技术知识积累优势推动产业发展,面向新技术新产业调整现有专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在这一从“量”的扩大到“质”的深化的转变时期的主题。
(一)以示范、骨干校为重点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三年间分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和重点建设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示范校建设的实践探索使得在人才培养、专业资源共享、专业社会服务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校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教育部决定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并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主要建设任务,涵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发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等主要内容。从2010年到2013年,教育部分批支持了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辽宁职业学院等共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示范校、骨干校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新的抓手,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资源、校企联系等方面实现了专业内涵建设的深化,细化了专业各要素建设的指导建议,使得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清晰,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多社会主体的参与,使得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
(二)确立以服务产业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向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实施方面,通过主管部门出台扶持激励性措施或搭建各种平台,鼓励一线高等职业院校的探索和交流[6]。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中进一步指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同时中央财政下拨20亿元资金进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并选拔了1000个左右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以服务产业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向,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对专业建设内涵理解的深化,即要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但又不局限于育人的建设格局,进一步加深了各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程度,提高了高职院校专业的社会服务力;另一方面,实现了从“人-岗位”到“专业-产业”的视野开拓,开始逐渐推动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发展。
四、立足产业转型基于专业集群建设的发展期(2015年至今)
在一系列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6.9%,超过第二产业的44.2%;2015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业50.8%,超过总产业产值的一半。①数据援引自国家统计局网络公示数据.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但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阶段,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总耗能的70%左右,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7]而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不少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如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制造+创新”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不谋而合的发展方向[8]。此外,我国就业市场低端劳动力供给开始下降,人口红利开始向素质红利转变。在这一时期,面对产业经济高速高质量的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共命运,以集群思维有效整合多元建设力量,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主题。
(一)从办学模式到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推动专业建设外部多元主体力量集群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上明确鼓励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建立职教集团等方式,有效集聚来自职业教育之外的社会、政府、企业的力量。根据教育部截止2018年的统计,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100多个行业部门。②数据援引自新华网.我国已建设职教集团1400余个近3万家企业参与[EB/OL].[2018-11-07].http://m.xinhuanet.com/2018-11/07/c_1123679692.htm.在这一时期,各地方高职院校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践尝试,如天津职业大学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协同共建华厦眼视光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建设道路。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从2015年至2018年,教育部分别开展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共涉及410所高职院校。③根据教育部2015年至2018年发布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整理所得。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专业设置要对接产业需求,校企要共同研制高水平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相关标准,做好落地实施工作。在这一时期中,无论是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深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力量集群的氛围。一方面,提高了学校之外相关利益主体深度参与专业建设的活力,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引入来自多元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设备支持;另一方面,在紧密联系多元主体的同时,能够发挥多元主体集群的优势,针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课程、教材、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进一步深化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生教学管理、教师成长路径以及专业运行机制的建立,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更为合理的保障。
(二)专业目录完善与专业群建设的提出促进专业建设内部力量集群
2015年,教育部对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相比于早期发布的专业目录,新目录除了对专业类别、划分、名称等有所调整外,还增加了专业方向举例、主要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四项内容,进一步增加了中高职专业前后的连贯性。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双高计划”,提出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教育部在之后通过“学校申报-各省审核推荐-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评审”的方式,遴选出197所建设单位,共计389个专业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目录完善与专业群建设,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部力量的整合集群。从纵向上看,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的专业衔接机制,强化了相关专业在不同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的衔接,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更具有连贯性,更符合终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横向上看,深化贯彻了产教融合的建设思想,从“专业-产业”到“专业群-产业链”的匹配思路转变过程中,匹配口径变宽,匹配要素增加,专业建设与产业之间的对接愈发系统全面,进一步提高了专业人才供给的质量和社会服务力度。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独立专业建设到如今专业群建设,在外部形态与产业集群式发展保持一致的同时,其内核经历了建设目标定位从起初面向岗位、服务就业到面向产业、服务经济再到如今融入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培养定位从起初面向岗位、匹配学历到面向产业、匹配专业再到如今面向发展、匹配技能两个层面的变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尝试以技术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带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以技术衔接带动岗位衔接。同时以群思维进行专业建设,柔化各专业间的界限,实现底层技术共享、中层技术分立、高层技术专精。对于现如今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更要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群顶层设计、有效整合资源等方面系统推进。首先要始终把握产业发展脉象,及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布局。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渠道,提高对外部产业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与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可以采取纳入相关专业群或及时进行淘汰,以此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其次,要将专业群顶层设计沉降至技术链层面,准确把握面向产业链、岗位群的核心技术技能,并围绕这些核心知识重新组织群内教学资源。再次,要集聚群内资源,将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举措,使学生既能习得产业通用的一般技能,同时又能针对具体岗位习得个性的技能。最后,要以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作为重要突破口,建立健全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