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职业教育学者中国高校短期讲学成效研究
——基于一个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的实证分析

2020-09-29于鑫瑶黄雯茜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讲人讲座内容

于鑫瑶,黄雯茜,何 东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佛山528200)

依据广东省外国专家局2018年项目之一《多伦多大学职业教育学者短期讲学计划》的日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W.教授如期来到广东省“211工程”“双一流”建设之列的S大学V学院,为该学院本科生开设了为期一周的题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的系列学术讲座。针对此次讲座,以V学院参与讲座的学生和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分析海外职业教育学者来华短期讲学的成效及其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一、研究的设计

研究以V学院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且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描述统计,以研究“海外名师项目”的实施成效。

(一)研究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外国专家的学术讲座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大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在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保证教育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外籍专家学术讲座是对学校课程教育的拓展,可丰富学校学术氛围,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是完善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有调查显示,大学期间从不逃课的学生少之又少[2]。因此,外国专家讲座这类无考核、不强制的特殊教学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就值得研究。为此,提出问题如下:(1)作为参加者的大学生认为海外职业教育学者在中国高校短期讲学的成效如何?(2)广东省外国专家局的“海外名师项目”的实施是否存在不足?(3)如果存在,如何改善这些不足,让海外学者的短期讲学项目发挥更大效益?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系由职司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不同官能组成的整体,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1998)认为,知、情、意、行虽更多的指代德育方面,但在智育领域仍然适合,“在施教时均应考虑到学生心理上的知、情、意、行四种特质的改变”。[3]因此,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这四个方面探讨海外专家学术讲座对学生的影响,并以此作为问卷及访谈提纲编制理论依据。“知”指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感知和记忆,在此特指讲座中的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情”指学生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心体验,在此则指学生在讲座全过程的情感体验;“意”指学生想要追求、渴望获得的意愿或价值观念,在本研究的“意志维度”中则指讲座对学生在学生生活各方面意愿的启发或观念的转变;“行”指学生外在的行为行动,在此特指讲座对学生行为行动的指导作用。[4]为保证问卷和访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特邀两名教育专家对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评价,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问卷和访谈提纲的修订。问卷调查利用线上问卷星和线下纸质版问卷结合实施,面向V学院参与讲座的本科生(300人),回收问卷244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约77%。

为增强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分别对参与L.W.讲座的2位教师和15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为问卷内容相匹配,包含四个部分:讲座前的期望、讲座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讲座结束产生的影响以及讲座的改进。调查结果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得出图表,并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统计、分析与结果

本部分对调查所得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客观描述,进而形成研究结果。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和四个维度的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34%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28%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见图1),即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参加条件限制,未能参加考试。但这部分学生通过中学英语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图1 调查对象的英语水平

图2 调查对象对讲座内容的接受程度

从图2可见,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42%的学生能够在PPT课件的辅助下,掌握大部分的讲座内容;而41%的学生则表示,即使能够听懂某些词汇,也难以整体把握讲座内容。通过访谈,发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讲座过程中注意力松散,掌握讲座内容的意愿程度以及主讲教授的语速过快、内容设置不合理等。

图3 调查对象所看重的外籍主讲教师特点

从学生对主讲教师的关注点看(见图3),55%的学生认为主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讲座的一个重要因素;51%的学生则认为主讲教师的学术背景更具有信服力;34%的学生认为特色讲座风格是影响讲座效果的重要因素;36%的学生认为主讲人对问题有独到的看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讲座质量和成效也取决于主讲教师在人格魅力、学术背景、讲课风格、独特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的英语语言水平与讲座内容接受程度基本呈正比,主讲教师所具备的各类特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调查者对讲座的兴趣,从而影响讲座成效。

(二)四个维度的统计分析

1.认知维度

图4 讲座是否拓展被调查者的认知广度

从学生认知扩展角度来看(见图4),86%的学生认为讲座提供了新知识,有14%的学生认为讲座没有让自己学到新知识。本研究认为,讲座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知识领域的延伸,而由于语言的障碍,或对讲座内容兴趣较低,从而难以获得新知识。

图5 讲座内容是否能深化调查对象的认知层次

在认知深度的延伸方面(见图5),82%的学生认为讲座内容能加强自身对于原有专业知识的理解,但仍有18%的学生认为讲座对以往知识的理解没有太大帮助。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于:一是主讲教师未能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学情;二是学生自身的学术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建立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5]。

从认知维度的调查与分析可知:80%左右的学生肯定外籍专家专业知识讲座的积极意义。外籍专家专业知识讲座扩展学生知识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巩固原有知识并补充扩展新知识。

2.情感维度

图6 讲座内容是否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学习兴趣

根据“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对讲座相关内容感兴趣,23%的同学则表示兴趣较低。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6],即学生在具有挑战性性的讲座中获得越多价值的信息,就越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反之,在讲座中获得的成就感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也就是说学生一旦在讲座中处于持续的难以获得有效信心的状态,就会对讲座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图7 讲座是否能激发调查对象对不同文化的喜爱

关于讲座引发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兴趣方面(见图7)的问题,70%以上的学生认为主讲教师对其所在国家的介绍以及中外职业教育对比引发了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兴趣。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可接收到的外来信息越来越多,但学生想要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些信息还有一定难度的。外籍专家的现场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创建真实的情景,以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客观的看待国外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就激发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探索与喜爱。但仍有30%左右的学生持相反意见,据访谈得知主要归咎于讲座缺少吸引学生新奇有趣的事例,或者难以联系实际生活,认为与自己无关。

图8 主讲教师的个人品质是否受调查对象的尊重

据图8可知,92%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讲座教授身上的个人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是“教员”,更是“生活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7]。该次讲座的外籍主讲教师所表现的尊重、理解、耐心等个人品质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对于师范生来说,主讲教师对学生富有亲和力的态度和行为被学生所尊重和学习。

从情感维度的图表分析发现:(1)此次讲座引起了绝大部分同学的兴趣,表明从内容选择到呈现方式上基本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2)外籍专家自身文化背景引起了多数同学的兴趣,使学生接纳了不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背景带来的文化间的差异,丰富了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3)外籍专家作为主讲人所呈现的丰富的个人品质,如自信、公正、平等,也被大部分学生所尊重和学习。

3.意志维度

图9 外语讲座是否激励调查对象语言的学习

如图9所示,接近90%的学生表示该讲座为自身英语学习敲响警钟。大多数学生英语的学习根据语言考试的侧重点来进行,虽认识到自身不足,但由于缺少真实使用的场景便未加重视。而在该次讲座中,学生由于语言障碍错失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素质的重要性。学生将通过考试的外部动机转变为加强自身语言素养的认知内驱力,保持更稳定的学习动机[5],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

图10 讲座是否能激发调查对象出国留学的想法

根据“是否能激发调查对象出国留学想法”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在真实了解职业教育的国际发展情势之后,有意愿到国外进行深入学习探究。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吸引被调查者。另有40%左右的同学则表示并未考虑出国深造,原因可能包括经济条件、对实践的热忱大于对理论的学习以及对语言环境的顾虑。

图11 讲座是否影响调查对象的自身定位

从影响自身定位的角度分析(见图11),39%的学生明确肯定讲座对于自身定位的影响,46%的学生认为讲座对于自身定位的认知改变程度一般,其他学生则表示影响较低。被调查者涵盖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在访谈中发现,大一新生对于自身发展方向比较迷茫,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自我认知及定位则相对稳定。

在自身专业或学科的认知改变程度方面(见图12),43%的学生认为影响程度较高,43%的学生反映一般。该结果仍与被调查者涵盖年级范围广有密切关系,低年级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学习时间较短,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讲座中对该专业国际范围内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使低年级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职业教育,因而专业态度发生不同程度变化。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看(见图13),80%以上的被调查者受讲座影响进行调整。此次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指明道路,学生以此作为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理论依据。

图12 讲座是否影响被调查者的专业或学科态度

图13 讲座是否作用于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

从意志维度的几幅图表分析发现:(1)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英语类讲座激励学生转变外语语言学习方式;外籍专家从全球范围分析职业发展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从宽范围、多角度分析问题,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并引发部分学生留学深造的兴趣(2)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该讲座有助于完善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清晰自身的定位和职业规划。

4.行为维度

在拓展问题分析视角方面(见图14),接近90%的学生认为该讲座在不同程度上提出新的问题研究视角。外籍教师的学术素养较高,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颇有成就是主要原因。这也表明,主讲教师自身素质与讲座质量直接相关。

图14 讲座是否拓宽被调查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图15 调查对象是否愿意深入学习研究讲座内容

据图15可见,86%的同学表示,在讲座结束后愿意进一步学习与讲座主题相关的内容,13%的同学则持相反的态度。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在讲座中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和目前自身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相关;而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实质上并未充分认识到学术讲座的本质和长远影响。

图16 调查对象是否可以将讲座内容运用到实践中

根据“是否将讲座内容运用到实践”的调查结果,讲座中通过对职业教育从业能力等问题的探讨,约76%的学生认为讲座中的内容可以应用到自身学习反思或工作中。但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应用缺乏实际经验支撑,因而约24%的学生持否定意见。

据图17所示,74%左右的学生认为,讲座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其进行一步学术研究的想法,还有24%的学生则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职业教育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对职业教育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要想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获得更好地发展,需要从事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齐心协力。

从行为维度的图表的分析发现:(1)70%的调查对象认为讲座中接收到的信息可以进行实际运用。讲座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从业奠定基础,外籍专家问题研究视角与方法也可被学生借鉴。(2)讲座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价值,不仅能引发学生自主深入的学习讲座内容,而且激发了其研究深造的意愿。

图17 调查对象是否将在相关领域研究深造

(三)研究结果、问题及成因

本研究聚焦外籍专家讲座成效分析,运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参与S大学V学院外籍专家短期讲座的大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研究结果

在认知维度上,80%左右的学生认为此次讲座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知识领域,从关注课程内容转向更大范围的学习,间接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看问题的素养;同时在知识的理解层次上也有深度的延展,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梳理职教发展的历史与趋势,间接训练学生从动态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在情感维度上,一方面,由于主讲人自身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属性,此次讲座75%左右的学生表达了对国外文化的喜爱,从而逐渐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根据榜样教育的理念,主讲人作为讲座活动中的主导力量,其优点也被学生在潜意识中模仿和学习。在调查研究中,90%以上的被调查者愿意学习主讲人的个人品质验证了这一点。在意志维度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次讲座扩宽了自身发展和职教研究的国际视野,树立客观真实的职教观念,并意识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包括外语语言能力的欠缺。行为维度上,75%左右的学生肯定讲座内容的实践性和价值性,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引导。尤其对于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既为其实习或就业等实践活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也为其毕业论文写作或学业深造提供了研究方向。综上所述,此次讲座被认为是有成效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此次讲座仍存在影响质量成效的负面因素。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从上述的调查与分析来看,影响外籍专家讲座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组织者

第一,讲座组织者缺少对讲座专家和讲座内容的全面宣传,间接导致学生对讲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第二,讲座组织者的初衷是使学生在较长时段内沉浸在全英课堂模式中。但讲座时间安排过长,学生在非母语环境中,难以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且参会人数较多,组织形式仍然是传统的讲座方式,与国外真实的课堂环境相区别,学生难以参与到讲座中。

(2)主讲人

首先,主讲人未充分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在内容选择上与学生目前水平和需求存在偏差,忽视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的差异,使部分学生丧失兴趣。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过多的生词或复杂的语法结构使学生对内容理解造成直接的阻碍,当学生通过PPT辅助理解时主讲人并未给予适当的停顿时间,导致学生跟不上讲座节奏,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对讲座的兴趣。再次,中外学校文化的差异,主讲人一时无法适应长时间保持教师主讲的大课堂氛围,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影响讲座成效。

(3)学生

首先,受国内英语考试的侧重面影响,部分学生难以有效提取英语讲座的关键信息。其次,学生并未充分重视此次讲座。讲座时间临近期末,学生忙于课程作业及期末备考,并未认真听讲。并且,部分学生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有限,或在大学期间产生学习倦怠以及自律能力较低,此次讲座虽由学院统一组织,但很多学生抱有仅出席到场即可的心态。再次,学生的记笔记策略运用欠缺,大多以基本文字记录或者拍照为主,而忽视录音、视频、做符号标记、速记等方法的使用。最后,讲座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维持,一方面由于语言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学生短期的学习成效低,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动机较弱,讲座结束后鲜有学生对讲座内容进行梳理完善。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重视外籍专家讲座从各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讲座中所出现的组织不当、学生意识淡薄以及讲座内容与学生实际期望或需求不相符等问题,应着力采取相关措施,提升讲座成效。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讲座成效受讲座多方参与者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讲座的效果。本研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一)研究结论

海外专家讲座的价值和意义是受到大多数被调查者肯定和认可的,但讲座满意度整体上低于预期值。因此有一下内容值得注意:讲座成效是多方合力产生的结果,主讲人或主题要引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在知识补充或思想行为引导方面的需要。应提高讲座成效,讲座的组织水平与参加者的外语语言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

1.组织者方面

首先,在讲座内容的选择方面,组织者可以预先与主讲专家确定几个专题,由学生票选决定。其次,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做讲座前的准备。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年级较低的学生来说,在没有接受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的情况下,组织者可以适当透露讲座内容,使学生提前做好讲座内容的预习和准备。再次,调整讲座时间安排。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从英语讲座中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可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如讲座和讨论提问环节交叉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讲座内容有充分消化理解的时间,也能让主讲人根据学生的提问对讲座内容进行临时调整。

2.主讲人方面

首先是调整语速,配合肢体语言。主讲人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等来调整自己的语速,在提及一些专业术语或学生不太熟悉的单词时,可以放慢语速增加重复率,为学生留出时间从自己头脑中搜索对应词,或对照PPT上的文本做记录,以便课后查询。同时,主讲人可加以肢体语言的配合可以有效辅助学生理解[8]。主讲人可以在讲述某个情景时使用肢体语言,增加讲座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对内容的关注。

其次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情。主讲人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应将自己的一些研究或者独特观点传达给听众,开阔学生的眼界。语速的调整、内容组织都需要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兴趣为前提,讲座首先适合学生才有意义。另外,讲座内容应在“精”不在“多”,专家可以根据所面向学生群体的能力水平与需求适当调整单向讲授时间,而向学生抛出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共同探讨。[9]同时,讲座专家要注重师生平等,有意识地缩短自身与学生间的距离感,以平易近人的亲和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一同参与到讲座中来,活跃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仅是讲座的接受者,也是提问者与思考者。

3.学生方面

学生应当调整英语学习策略,加强实用性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不能只靠简单的识记,还应注重口语和听力练习。信息化时代丰富学生学习手段,利用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辅助学习,可增强语言学习的情境性和趣味性。

重视外教讲座,要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外国专家的讲座可引导学生检视自身学习,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国际趋势,间接培养学生在看待专业问题的国际视野,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学生应学习主讲人的演讲风格,提高演讲能力。

4.教师方面

首先,在专业领域教学中,应尽可能打破教学范围的局限性,丰富教学内容。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仍需借鉴国外的理论与经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国际视角。其次,要注重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笔记行为的训练。课堂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技巧性意见;扩大英语学习范围并丰富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性活动,如英语活动周、速记竞赛等。再次,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成就动机,克服学习倦怠。教师应引导学生生成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的完成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10]树立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倦怠的消极心理。

四、结语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海外教师讲学成为国际高校间学术交流的常态。充分利用海外专家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通过一次调查研究来推断海外专家学术讲座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局限性的,但研究发现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期望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的各类海外专家讲座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研究发现。

猜你喜欢

主讲人讲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浅谈当前党课教学的面临问题与完善建议
由一道测试题所引发的思考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主要内容
《开讲啦》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