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2020-03-15张培卫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协同劳动

张培卫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1]。教育部2019年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时代命题呼之欲出。回顾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其经历了探索重建、调整改进和深化创新等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劳动教育边缘化、劳动教育内涵被误读、劳动教育主体过于单一等问题。以至于出现部分大学生不爱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甚至将劳动简单理解为体力劳动,从而忽略了创造性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劳动教育中关键的育人价值,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但由于教育理念窄化、课程和实践体系不健全、师资能力欠缺、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不协调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作用的有效发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1)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http://news.cntv.cn/china/20100505/101693.shtml)就是这个问题的突出的表现。如何从教育层面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劳动能力,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问题。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明显滞后于实践,需要充分发挥劳动精神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指引作用,劳动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与解决创新创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同功能,实现优势互补、跨越发展,共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劳动教育的时代回应

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与新时代劳动精神相吻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解决“毕业、就业、失业”这一根本问题的新策略、新方法、新路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注重与时俱进,注重与创新创业教育对接,注重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不断凸显,劳动价值不断升华、劳动内容不断更新、劳动方式不断变化,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有利于引导国人摈弃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个人体力劳动的偏见,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的脑力化与创造性本质,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对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深入分析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积极探究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能有效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是创新创业教育对劳动教育的时代回应。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是两者教育内容的共同指向。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中处处渗透着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可以有效增强劳动知识的应用与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使高校劳动教育富含科技元素和鲜明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创业活力,培养学生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新形势下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需注重劳动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对接新科技、新思维、新方法、新挑战,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劳动教育形态,改善劳动教育方式,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域,将创新创业教育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是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育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大胆创新,是全面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形式非常丰富,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处处蕴含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充分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中所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有效融合协同育人,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塑造,有利于高校劳动教育落地实施,有利于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性、时代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出现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部分学生“不识稼穑之艰、不知耕作之难”,不重视劳动、不想劳动、不乐于劳动,甚至将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体力劳动,忽略了劳动教育的脑力化和创造性本质。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便可发挥创新创业教育鲜明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积极对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形势、新业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范式,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文化氛围、实践场域等方面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内驱动力,切实提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和实效性,实现多种教育价值的协同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教育对象和时代使命,研究内容和方法高度相似,二者间融合互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适时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和载体的创新尝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有益探索。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当代价值和历史使命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把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完成由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转变。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和融合的可行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 的共振效应,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有利于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达成。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有着内在的契合点和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学方法、价值旨归等问题上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和发展了劳动教育学科体系。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趋势,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具有立德树人的综合育人价值。新时代劳动教育系统培育大学生的基本劳动素养、重要劳动技能水平、核心劳动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人生、感受生活,理解劳动创造人生、劳动创造财富,领会劳动的人生最美丽、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真谛,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完成由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转变,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高级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育企业家精神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重点在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许多共性。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存在协同育人可行性,二者的协同与合作,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充分挖掘大学生内在潜能,有利于培养出敢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一)教育目标同源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都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目标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3],人的全面发展回归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劳动创造人类,其本质属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劳动教育在教育与生产生活劳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综合劳动素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将受教育者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付诸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全面人才。将育人作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目标归宿。

形成对劳动的科学认知,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4]。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基本劳动素养、深厚劳动情怀、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新型劳动者。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劳动,体验劳动创造生活之美、感受劳动创造价值之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时代新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科技产业变革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主要包含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等方面。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必然高度认同劳动、尊重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乐于分享自身劳动果实、崇尚劳动精神,愿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由衷地认同幸福都是从劳动中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同时,企业家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更是新时代创造性劳动的一种典型表现。

(二)教育内容融合性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使学生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内容指向。21世纪,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劳动的创造性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创造性劳动的主体是拥有无穷创造活力的创新型劳动者,他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将创造性劳动能力转变为新的生产力,实现物质产品的创造和财富积累。劳动教育注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开发有意义的挑战性劳动,两者互融互通,共同实现创造主体与客体、创造思维与工具、创造意图与结果的统一[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6]。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一批批具备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型劳动者,努力发挥其创新创造能力,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并转化成新的生产力,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都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困境而进行的模式变革和理念更新,都特别强调创造性劳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都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者甚至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是切实增强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其核心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职业发展的劳动素养。因此,可将高校劳动教育概括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和创业素养的劳动教育,后者无疑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7]。

(三)教育方法相通性

实践是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方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二者共同的教学方式。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概念的理解,而且劳动教育还须重视实践。丰富和参与性强的劳动实践项目是劳动教育的刚需,只有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劳动实践场域,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真正理解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财富的真谛。创新创业教育是受教育者将所学创新知识、技能付诸于劳动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绝非“纸上谈兵”,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付诸实践,即把学生融入真实的创业实践场域,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转化为生产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业过程,提升创业能力,真正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均可综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参与式、情景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积极整合校内课堂和校外实践教学、创新技术操作和生产劳动实践教学,从而实现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的转变。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要充分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方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和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场域,让学生完成从体验劳动、热爱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转变,打好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合拳”,实现同向聚合、优势互补、多方联动,形成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合唱”。

(四)教育功能相合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教育是基于人的本质,通过劳动的方式培养人、发展人、提升人,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8]。劳动教育的功能可以概况为推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就个体发展功能而言,劳动教育不仅仅赋予人们维持基本生存所需的能力,更在于培育人们实现对更丰富、更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在劳动教育中不断的自我觉醒、自我提升,将劳动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来,在劳动中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体现在培养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合格劳动者,同时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促使人才培养体系向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是保民生稳就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实现个体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发展。

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互为补充、协同共促。创新创业使劳动教育充满丰富的智力活动,劳动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日常的劳动活动当中,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养料,确保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正确、价值合理、目标恰当。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提高了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和实效性,共同推进各自功能的良好发挥。当前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要突出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将创造性劳动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发挥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的育人功能[9]。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困境而进行的模式变革和理念更新,两者具有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还存在缺乏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借力跨越,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达成。

(一)强化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价值旨归。理念所解决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具有指引性和导向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实现协同互促,可以帮助学生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提升创新能力、创业品质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练就真本领。摈弃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狭隘化、功利化认识,坚持立德树人基础,设定融劳动价值观塑造和首创精神、冒险精神、挑战精神、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培养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观。把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夯实新时代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优良创业素养的培育。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设计创新意识培养目标、创业能力提升目标,切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劳动教育要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领悟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人生的真谛,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理应“守初心,担使命”,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培养深厚的创业情怀,树立科学的创业目标,激发主动的创业行为。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着力培育学生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在劳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功能互补,推进高等教育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为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构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是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积极构建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融合与应用,重点开设创造性劳动研究和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效应。课程体系建设应当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新特点,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劳动教育形态和评价方式,将其有机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丰富劳动教育精神,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在创新创业劳动中学习新知识,迸发新思想,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引导学生在依靠自身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面向全体”“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应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普及性”教育与针对少数的“个性化”教育双轨并行的“广谱式”教育[10]。这种“广谱式”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普及性课程”。第二阶段是面向具备基本创新创业素养、创新创业潜质较强的学生,开设旨在提高其创新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挑战能力、抗压能力、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的“个性化课程”。第三阶段是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性教育,可有效呼应、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除开设培养学生基本创新创业素养的基础课外,还可以同时开设培养学生基本劳动素养的劳动通识课,让学生既要“明创业之理”又要“晓劳动之意”,为培养具有敬业、奉献、挑战、创新、开放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打好基础。第二阶段,除开设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育课程之外,应结合专业特点强化本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助推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降低创业风险、把握创业机遇、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三阶段,“实践活动课程”要以劳动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为引导,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核心劳动价值观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一批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劳育金课”,有机融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国工匠面对面”“大国制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

(三)共建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劳动教育师资的可互借性,决定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共建师资,进行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努力实现校企师资队伍双向流动,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兼职,参加企业师资能力认证训练,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进行产学结合的研发、教学。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源介入高校办学,聘请专业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创造能力突出的“大国工匠”担任校内兼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 在“专业化”教师培养上,有效融合必要的劳动知识教育和SYB、KAB等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培养一支既熟谙劳动教育发展规律又精通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管理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探索建立劳动模范、创业精英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辅导员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在“混编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协同整合校外优质创新实践资源,落实各领域的专家、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创业精英等各类型新时代劳动者进校园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在各行业精英的示范引领下,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劳动价值观的一体化培养。

(四)营造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是塑造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环境和载体。营造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既要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动态。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不断优化劳动价值观和创新创业观的校园环境。高等院校可以通过校报、社团刊物、微博、公众号、抖音、广播站等阵地,弘扬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等主旋律,正面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和创业观,自觉抵制慵懒散慢的不良文化,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中无声地接收熏陶。其次,以创新教育为载体,加强文化活动建设。大学生思想活跃、喜爱集体活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开展以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主旋律的创业大赛,利用重大节假日、重要典礼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劳模基地、观看《大国重器》等影视纪录片,组织劳动模范进校园、创业精英进课堂、大国工匠面对面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渲染创造性劳动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的突出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大国工匠、创业精英和劳动模范创新创造、努力奋斗、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业能力。最后,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把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纳入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完善督导落实方案。把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制定学分互认替换制度,设立专项科研经费,鼓励青年师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制定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将相关教育教学制度化、规范化,为两者的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通过营造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创新创造能力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1]。

(五)拓展协同育人的实践场域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的迫切需要。高校劳动教育应注重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社会服务新变化、科学技术新进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大力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的领域和形态,培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中落地生根,以利于培养劳动价值取向正确、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型劳动者。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注重实践性,这种“实践”应该是系统化的、贯通性的,绝不是简单的、“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体验,应该在系统化的实践中增进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怀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系统性、贯通性”实践体验需要大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场域:一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讲好“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大国故事,再现“墨子”“悟空”“天眼”“C919”“天宫”“蛟龙”等大国重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历程,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劳动精神,强调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对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二是着力夯实“互联网+劳动教育”基础。注重与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合、相链接,设置竞赛和实战项目,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开展创造性劳动。三是着力开辟“理论逻辑+实践劳动”的复合型课堂,有序推进技术创新操作和生产实践劳作有机结合。坚持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协同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