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路径研究

2020-03-15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居民

庄 越

(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23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1]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治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和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纵深发展。从对上海市奉贤区海湾社区居民法律需求现状调研来看,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法律诉求与供给有限的司法资源已然成为一对矛盾[2],对现有的司法资源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多种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法律服务,构建多元的法律服务提供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法律志愿服务,是当前满足居民法律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海湾三校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社区居民现状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84份;针对上海市奉贤区海湾社区居民法律需求现状,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居民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缺乏系统性

海湾三校组织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缺少专门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在志愿者招募、考核、激励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主要由学生自发来组织实施。在问及“你认为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时,学生中78.13%认为“学生对于社区居民的真实法律需求不清楚”,76.56%认为“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也有53.13%的学生认为“缺乏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组织性不强”;在如何解决存在问题中,59.38%的学生认为要“加强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法律志愿服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多呈现碎片化的现象,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缺乏互通渠道,服务缺乏持续性。调查显示,社区居民针对“所在社区是否有大学生开展相关法律服务活动”问题,37.14%的居民确定有,28.57%的居民确定没有,34.29%的居民不清楚;而在对大学生的调研中,参与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志愿者主要以大二的学生为主,占45.45%,他们参与法律志愿服务社区的时间较少且不固定,志愿者流动性较强,不能连续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服务活动难以与之前的活动进行对接,缺乏长远的活动设计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复性和无序性。

(二)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性

法律志愿服务不同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它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语言表达功底以及临场反应速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大学生囿于自己的法律专业水平,即时性、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活动开展甚少。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获取有关法律知识的途径中,互联网和电视报道占51.43%,志愿者宣传仅占14.29%;居民认为“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社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中,57.14%的居民认为“大学生熟悉法律文本,但缺乏实践经验”,37.14%的居民认为“大学生群体不具有权威性”。关于城市居民“会接受哪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活动”,40%的居民选择现场咨询,22.8%的居民选择法律援助,也有14.28%的居民选择卡通剧、快板、小品等新颖的法律传播服务形式;而大学生“参加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所采取的主要活动形式”中,45.45%的学生散发宣传资料,36.36%的学生通过法律微课堂、法制情景剧或者其他形式开展,而仅有18.18%的学生表示选择以现场咨询。

(三)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缺乏积极性

法律在保障大家生活有序运行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据调查,42.86%的社区居民认为其法律意识还可以,40%认为居民法律意识薄弱,甚至有8.57%的居民认为当前社区居民不具备法律意识。可见,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进而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十分必要。而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的认知意识和参与意识远远不足,71.88%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太了解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有9.38%的学生表示对此完全不了解,而仅有18.75%的学生表示了解这项活动。而表示参与过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学生仅有17.19%,他们没有长期参与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仅有9.09%的学生参与多于5次,而大多数学生参与均少于3次。而关于参加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原因选择的数据显示,“为他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的占72.77%,选择“扩大交际圈,认识更多的朋友”的占64,55%,但也有45.45%的学生选择了“学校规定或拿学分”,27.27%的学生选择了“获得补贴”。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法律志愿服务有着正面的认可,不过也存在部分学生虽参加志愿服务,却不是怀服务之心,而是为了奖励,即“被志愿”。

二、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存在问题的成因

当前伴随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然而,受现实条件所限,城市社区无法让居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与社区居民法律需求也存在“供需错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伍不够健全

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伍是实现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保障。但是,目前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伍缺乏专门的管理。一是组织架构模糊,没有明确责任和分工,志愿活动仅仅依靠个人能力组织,不能进行流程化管理,缺乏成文的规章制度。二是志愿者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志愿者的自律性、组织性和专业性极大影响着法律志愿服务,当前各高校法律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大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在进行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形成事与愿违的情况;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日益多元化,不少大学生受到志愿精神的感召和大规模活动的吸引,积极投身到活动中,但是随着新鲜感的淡化,[3]再加上面临许多困难,志愿者活动的效果不佳,这种挫败感严重影响其参与热情。三是团队缺乏品牌建设,法律志愿服务团队没有成熟的项目,其法治特色没有得到挖掘和体现,并且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开展的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大搞形式主义,使得活动无实质性作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的被认可度不够高

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由于大多缺乏系统的法治教育,法律意识淡薄、法治思维不足、法律知识匮乏,往往不会选择通过正规途径去维权。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居民对于法律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些居民也会对此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活动还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无法充分地发挥和实现大学生的社会服务功能。[4]由于高校的宣传力度不足,再加上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社区居民对于大学生提供法律服务不信任,认为大学生的法律志愿服务就是学校的社会活动,并不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此外,由于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时间的限制,参与活动的居民多是留守在社区的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或是无业者,而其他渴望获取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对法律志愿服务能够提供的时间,更多的社区居民表现出希望能够定时、长期的长效化愿望。[5]

(三)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缺乏足够保障

大学生的法律志愿服务基本依靠社团组织和学校的相关资金来维持活动的进行,缺乏长效的资金链条。资金的限制导致法律志愿服务活动不能持续有效进行,服务的短期行为不仅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导致了活动的不完整性,而且一些大型的活动无法开展,使得法律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很多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要自己负担交通费、伙食费等,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目前中国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来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对于以大学生为主体提供的法律志愿服务,政府没有指定专门的法律制度进行管理,这一领域尚处于“真空地带”。学生的安全也是学校和社区共同面对的问题。[6]志愿服务的权责界线难以真正明确,更谈不上对大学生志愿者可能遭遇的财物损失或者人身伤害进行权利救济。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志愿者、志愿者组织、服务人的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得不到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者参与的热情。

三、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的路径

城市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对国家法治社会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居民具备了相当程度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素养才能推动社会法治化进程。因此,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城市社区要充分考虑到“需求侧”的需要,即城市社区居民的的需要,从而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更新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的理念和思路,注重对接的主体、内容和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建立健全法律志愿队伍

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全面回应居民的现实法律需求,需要建立健全高校法律志愿服务队伍,促进志愿队伍的专业化。一是成立专业化、常态化的法律志愿服务团队。由高校院系牵头,鼓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到团队中,同时号召有兴趣愿意参与到法律志愿服务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建立相关的人员分配制度、志愿者管理规章制度、活动经费使用制度以及评价反馈机制等,为合作社区提供专业化的法律志愿服务。二是构建志愿者队伍的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高校法学专业教师资源,由法学专业教师带队,针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学习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着重开展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法律志愿者经验交流。同时通过高校法律人培养、模拟法庭辩论赛,通过法院、律所实习,参与案件代理,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合法性,认可大学生群体和相关的志愿组织所提供的法律志愿服务。发挥多方力量为大学生的法律志愿服务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对志愿者在经济或其它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推动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进入社区,发挥社会主体治理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持续、有效地进行。最终,形成一支出色的法律咨询志愿者队伍、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管理制度。

(二)精准确定志愿服务内容

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法律需求,不少居民对于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也存在认识偏差。推动大学生法律服务与社区进行对接,必须从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以应对城市社区居民法律需求。一是根据不同社区文化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法律服务内容。通过前期调研,了解社区的文化特点,了解居民的法律需求点,如针对老年人居多的养老型社区,提供老年人防诈骗等法律援助;针对流动人口比较多的租住型社区,提供家庭财产纠纷、权益保障等法律援助;针对拆迁安置的社区,提供社会救助问题的法律援助等,从而使得社区法律服务具有针对性。二是以现有的法律节日为依托,进行社区全覆盖的志愿服务。比如“3.15”在社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障”宣传;“4.15”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及;“4.26”在社区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讲;“12.4”在社区开展“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等等,营造校园与社区法治文化氛围,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三是推进活动形式多样化,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比如打造“法律微课堂”,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通过概述案例、引用法律条文、浅析警示;自编自演“法制情景剧”通过生动的剧情展现法律现象,引人深思;开展“小型法治漫画展”“法律咨询台”等,结合新时代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活动载体。

(三)创新法律志愿服务方法

在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过程中,与社区居民的对接往往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如何更高效、更便捷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满足居民的法律需求在对接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对接方式,打造“互联网+法律服务”志愿平台。一方面,线下在社区设置专门的法律服务站。当前,一些社区已经在街道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高校院系可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业主管委会联系,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机构设置专门的法律服务站点,确保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此外,高校院系可以与当地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司法局、司法所、司法纠纷调解中心等)对接,充分发挥司法局指导当地居民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的相关工作职能,确保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另一方面,线上打造“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大家可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最新的法律资讯以及常见的案例分析;相关的法律从业者以及大学生可以形成线上志愿服务团队,进行相互交流与法律援助;社区居民可以咨询相关法律问题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团队可以直接与社区居民进行对接,扩大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提高服务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居民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石器时代的居民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