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探索
2020-03-15许步亮
许步亮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学工处,江苏 淮安 223300)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推出的“学习强国”APP,是一款比较全面的政治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手机软件,涵盖新思想、时政要闻、政治、经济、教育、体育、科技、党史、国际等的学习内容。尤其是APP中的党史文化,它的呈现形式多样,有图片文字、有视频、有互动交流区域。“学习强国”APP拥有丰富、权威、典型教育意义的党史资源能够用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其党史文化栏目截止2020年2月10日主要有学习“党史”和电视台“看党史”两大部分,“党史”和“看党史”又分为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党史研究、红色映像、中国精神研究、文献纪录片和红色记忆、红色家书、红色故事共计九个部分内容,史料可靠、内容详实,汇集各个地方宣传部门的资源力量,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典型的教育意义,从呈现形式到内容制作都极具吸引青年学生驻足的魅力。
一、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思考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示范性、榜样性,旗帜鲜明的引领大学校园学生群体文化,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教育、专项引导极大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
(一)筑牢党员发展过程中学习培训防线的可靠力量
党建工作的目标价值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坚持宁缺毋滥,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始终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政治思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部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发展的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过于功利化的情况,究其原因大学生入党动机引导教育的缺乏和教育素材空洞,对学生申请加入党组织时的审查力度不够,工作措施和针对性不强,导致入党动机引导成效与高校党建工作价值目标引领的不一致。
严把党员的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不意味着等待学生成熟入党象等待果树上的果子自然成熟一样,而是要不断加以培养,辅以养料、控制温度,让他在任何季节都能够成熟长大。“学习强国”APP中的看党史-红色家书栏目中《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的内容,就是这个养料的一种,它具备适宜的温度,应当成为每一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必读、必看的知识内容。《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中的贺页朵写下的宣誓书虽然只有24个字且有6个错别字,但每一个字无不体现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心;从“绝命书”中可以看到傅烈家境殷实,却写出“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诗句只是为了继承遗志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用极其短暂却绚烂无比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对党忠诚和勇于牺牲的夏明翰在它的“就义书”中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诗句;赵一曼的“示儿书”写出了“誓志为人不为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些共产党员的壮举是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更是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实践教材,有助于学生党员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端正和纯洁入党的动机,坚决履行党员义务,忠诚于党、服务于党。
党建工作者应认真听取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重点关注对“学习强国”APP党史文化的学习体会,初步判断入党动机是否纯正,从思想汇报初步了解拟发展的对象对党的认识是否深刻,确保拟发展的党员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在发展党员环节,对入党材料审查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所写所思所想不深刻敷衍应付的情况,这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没有学习透彻、没有引起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当然写不出深刻的思想汇报材料,也就失去了思想逐步提升的机会。这个过程需要党务工作者务实的工作作风,本着对组织负责的原则,加强监督党史文化的学习情况,认真审查学生的入党材料,严要求、高标准地对待发展工作。
(二)丰富“三会一课”的可靠素材来源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重视思想建党、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制度安排。无论是党小组会、支部大会还是支委会都要加强思想学习,让思想学习成为全体党员的一道新风尚,在常学常新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把习得的感悟和体会更加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党员核心素质,服务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党员干部要上好党课,讲党课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忘却历史。而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文化就是一部鲜活的、颠扑不破、有着重要党性品格塑造功能的素材库。
高校中高年级学生党员较多,要把学习强国APP中党史文化有机、准确地融入到“三会一课”中,构建以“学习强国”APP中党史文化的网络学习教育为基础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确保离校实习和即将毕业求职的学生流动党员正常参加党的组织学习和生活[1]。“学习强国”APP看党史栏目中十集纪录片《伟大的长征》系列内容特别适合学生党员群体学习,它包括伟大转折、远征、星火、转战、热血、奇兵、飞渡、冰峰、铁流、绝地等内容,给大学生党员的启示深刻,影响深远,这样的学习素材教育学生党员无论在未来的职业人生道路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有强大的意志去战胜,都有必胜的信心去应对挑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可贵的政治品格,比任何的现实说教来的更有说服力,因为共新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创造出来的。
对实习期或毕业季的学生党员,要细化“三会一课”的学习规划,制定党课学习计划,把学习强国APP电视台模块中的《红色故事》部分的内容加入规划学习,让学生党员通过听故事和看故事的形式来参加学习。《红色故事》包括73集的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视频展播、33集的“红动湖西”红色故事讲解大赛、100集的“党史故事100讲”、18集红色故事汇、10集胡日旺讲红色故事、10个潇湘红色故事、10个广西红色传奇、6个山东红色传承、3个西征书,共计263个视频故事,这263个视频讲解透彻,故事逻辑较强,史实可靠,深度震撼,每观听一次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这样“三会一课”教育的实效性较强,使得学生党员真正从思想上武装自己,面对未来的社会担当和责任,以及职业人生规划,就会有更符合国家和社会期望的选择。
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
(一)党史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校应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现今是网络化和信息化普及的时代,要加强包含爱国主义内容的网络建设,宣传具有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移动互联传播的网络图文、音视频等,“利用官微公众号、APP等传播爱国主义思想,让爱国主义的图文、音视频充盈移动互联的全部空间”[2]。“学习强国”APP中学习模块“党史”栏目和电视台模块“看党史”栏目就是最佳的选择。
“学习强国”APP中党史文化栏目“中国精神研究”部分是爱国主义理论的教育材料,其中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最新时事政治例证,也有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建设方法,这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借鉴的。党史文化栏目中的“红色家书”系列内容真实、编剧生动,是革命先烈们留给后辈的珍贵精神财富。这样的舞台剧选材内容对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更加真切也更加耐人寻味,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史料学习资源。
专栏“跨越时空的回信”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让人记忆犹新,台湾的林正亨,家境殷实,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他义无反顾参加抗日,后又返回台湾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林正亨因为叛徒出卖被捕,可是他决不投降拒绝悔过终被判处死刑,成为在台湾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第一位台籍中共党员[3]。他的儿子林为民来参加节目时,已是林正亨去世后的69年,缅怀父亲时用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从内心深处期盼家国团聚。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通过现代人的现身说法来诠释父辈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无疑给了当代大学生深刻的教育,所体现的英雄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力量的内生源泉。传播党史中的英雄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诸如这样的教育素材资料在“学习强国”APP中党史文化栏目非常丰富。
(二)党史文化中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教育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时代,对于奉献和牺牲精神的理解缺乏实践的感悟,很难有机会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上通过实践感悟、习得奉献和牺牲精神。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奉献和牺牲精神培育最好的养料,革命传统文化的主题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促进民族振兴[4]。大学生学习革命文化,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和敬畏,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传承。
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例证在学习“强国平台”APP平台党史文化《跨越时空的回信》栏目和《红色映像-国家相册》栏目中都能找到,这些例证足已让今天的大学生震撼。1939年的11月,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因做手术时意外感染,最终恶化成败血症而去世。他在中国的六百多天里,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弥留之际,他写信交代将自己的物品全部分给战友,透露出对军民的不舍和中国这份热土的无限眷恋。80年后的一天,两位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军医到达节目现场,讲述在白求恩精神的感召下,人们走出国门参与维和,助力非洲的故事。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已在中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已在中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2020年年初正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国蔓延的时刻,举国上下震惊惶恐,媒体的正面报道让国人见证了大医精诚,医护人员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这些无不都是民族精神的展现,无不是中国人民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激励感染了中华儿女。
《红色映像-国家相册》栏目中“风雪戍边人”讲述在海拔4655米的喜马拉雅南麓有一个詹娘舍的小小哨所,8名边防军人常年守着两间小屋。每年大雪封山7个月之久,6级以上的大风要吹300多天,咳嗽一声都可能引发雪崩,他们站岗巡逻都要拴住绳子,防止被吹下山崖。2006年18岁的于晖铲雪滑下山崖,队友为了救他遭遇雪崩被困,三个战士冻僵去世,幸存下来的杜江南后来一直坚守詹娘舍直到退役,这就是中国的边防军人奉献和牺牲精神最好例证。这样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过程中最能体现,到底选择什么行业、到哪里工作,这是高校对大学生引导教育的必修课,大学生求职就业、生涯规划要服从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的责任担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一批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大学生甘于清贫、不畏艰险,时刻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三、融入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认知
意识形态是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将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化成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和拥护,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实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实属艰辛确实不易。要深入开展党史文化教育,通过“学习强国”APP党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晓党史、颂党恩,真正领会何为红船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5]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国家长治久安奇迹和经济飞速发展奇迹。
“学习强国”APP看党史栏目《红色记忆》部分收集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时间发展顺序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发展历史,从六集纪录片“中国有了共产党”、四集纪录片“人民军队创建”到十集纪录片“伟大的长征”,再到“抗日烽火”和最后的“进京赶考、保卫延安、新中国从这里走出来、三大战役等“为了新中国”系列纪录片,这个过程的史料文化足以让党史知识缺乏或不完整的青年大学生感动、感悟,对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艰辛有全新的立体认识。每一集视频内容都是各个宣传单位精心设计、编排、查阅史料拍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现今网络小视频无法比拟的,百看不厌,底蕴深厚,教育意义是几分钟看完付之一笑快餐式小视频无法企及的[6]。每一集党史文化的学习都会触动每个中国人的神经,读懂才会明白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在天安门广场为什么要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学习强国”APP党史文化独特的内容选择,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对大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政治认知有较强的吸引力。党史知识栏目“漫画新中国史”就是独特的选择,它由人民网创作,通过漫画和文字解说的形式来展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开国大典、女排精神等历史瞬间,表达中国国产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颖的方式让大学生易于、乐于接受。党史知识栏目中“新中国的若干“第一””如:第一个无缝钢管、第一批国产汽车诞生、第一批的确良原料等可以强化青年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全面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党史知识栏目“红色映像-国家相册”中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70秒70年巨变中国-桥梁-交通-饮食-通讯-服饰等短视频和图片使得青年大学生通过碎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崇洋不媚外,珍惜今天生活的来自不易,勿忘历史、铭记历史,奋发有为勇担责任。
(二)抵制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有力武器
历史虚无主义是运用各种变式歪曲历史史实,抹黑历史、摧毁信仰的一种历史观;而“普世价值”论是宣扬存在一种为普天之下各个国家人们共同接受的,并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价值论,实质是普遍适用、永恒存在的价值。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决抵制的思潮,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时间较长,高校要坚守网络的阵地,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与“普世价值”论的意识形态企图[7]。“学习强国”APP党史文化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常在“学习强国”APP党史栏目沐浴,会使青年学生神清气爽,整个人的思想得到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自身充满了对四个自信的正确认识。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引导教育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对复杂态势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学习强国”APP学习党史中“党史研究”栏目有确切的内容可以用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如“党史研究”栏目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本质》《历史虚无主义的驳斥》《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共产党宣言》等部分的内容。这些理论对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最为彻底,而青年大学生经常沐浴这些理论中,就能很容易看清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思潮的虚伪本质。因为这两种思潮在中国传播的目的和宗旨就是瓦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蚀毒我们的中国精神、弱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冲击对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认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8]。
不仅如此,历史虚无主义还在妖魔化中国革命史及共产党政权,尤其是抹黑党的领袖,扭曲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网络上还有大量否定和诽谤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内容。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内容,没有强而有力的理论和恰当的引导,思政工作再跟不上,就很容易动摇大学生的信仰信念。“学习强国”APP中党史部分,关于网络否定和诽谤的内容都有历史的正解,当史实和错误放到一起的时候,大学生就必须自己要辨析谁是真的,当然扭曲、否定、诽谤的材料和史实放在一起显然不攻自破。“学习强国”APP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奋斗、奉献和牺牲自我,难道都是假的?那得需要编出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9]。“党史红色映像”中的隐形将军“韩练成”,因信仰的力量申请加入共产党。他的儿子访谈父亲时说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却义无反顾加入共产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些史实假不了。象韩练成这样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比如“党史故事”中的以身试打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的陶其敏、三赴重庆的革命先锋萧楚女、20世纪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等。我们有无数的英雄,只要我们愿意去聆听,去阅读这些英雄人物,就不会被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的思想所侵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0],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学习强国”APP的党史文化正是应了导向之魂、内容之王。将党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应是高校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的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0]这一根本问题的有力举措。